一种抗氧剂1098副产物的回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0597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氧剂1098副产物的回收方法,该回收方法通过对特定的抗氧化剂1098母液进行减压蒸馏处理,采用热过滤的方法对母液中的抗氧化剂1098副产物、3,5‑甲酯进行分离回收,获得较高纯度的抗氧化剂1098副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回收方法环节衔接紧密,搭配合理,能够协同增效,回收操作简化可控,安全性高,对抗氧化剂1098副产物、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的回收率高,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A method for recovering by-products of antioxidant 109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氧剂1098副产物的回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氧剂1098副产物的回收方法,属于副产物回收工艺技术。
技术介绍
抗氧剂1098(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是一种分子内复合型抗氧剂,具有受阻酚和受阻胺类抗氧剂的双重功效、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抗析出性、抗辐蒸锡毓射性和与树脂的相容性,是一种优良的高分子材料用抗氧剂和热稳定剂,主要用于聚酞胺和聚缩醛,也可用于聚烯烃、聚醋,天然或合成橡胶,以及其它对热氧化敏感的高分子化合物,一般用量为0.3-1.0%,在用于聚酞胺纤维时,抗氧剂1098的抗氧化性能的优势尤为明,随着国产化技术的成熟,抗氧剂1098的应用及生产不断发展扩大。如今,抗氧剂1098合成的反应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简称3,5-甲酯)与己二胺在二甲苯溶液中进行的氨解反应,在抗氧剂1098生产过程中发现,抗氧剂1098母液中有含量为3~10%的抗氧剂1098副产物。熊杰明等(熊杰明,吕九琢,徐亚贤.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氨解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J].精细石油化工.2002(5),34-37.)分析了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E])与己二胺([DA])在二甲苯溶液中氨解反应可能存在的两种机理,以二正辛基氧化锡(有机锡)(SnO)为催化剂,在130~139℃、催化剂浓度(1.386~5.545)×10-3kmol/m3、己二胺过量的情况下,对反应过程中体系浓度变化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发现氨解过程对3,5-甲酯为二级反应,并说明目的化合物的生成占绝对优势;反应过程活化能为110.5kJ/mol,反应速度与催化剂浓度成正比,反应动力学表达式为d[E]/dt=-2.568×1016exp(-1.105×105/RT)[SnO][DA][E]2。经过许多实验及测试,发现抗氧剂1098副产物为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失去一个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的结构。然而,目前现有技术中对在合成抗氧剂1098的母液残留的抗氧剂1098副产物(如图1所示)的回收研究很少。对于抗氧化剂1098的大规模生产,如果能将母液中抗氧剂1098副产物的有效回收利用,将会降低生产抗氧化剂1098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氧剂1098副产物的回收方法,该回收方法简单可控,安全可靠,回收率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氧剂1098副产物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抗氧化剂1098制备后的母液备用;(2)母液预处理:将母液减压去除溶剂,得到颗粒Ⅰ,然后加入溶剂Ⅰ进行溶解,离心过滤,进行2~3次,得到的滤液为溶液Ⅱ;所述溶剂Ⅰ选用苯或甲苯;(3)溶液Ⅱ处理:将溶液Ⅱ减压蒸出溶剂Ⅰ,得到颗粒Ⅱ,将颗粒Ⅱ放入纯水中,进行超声波处理,使颗粒Ⅱ在水中分散,得到悬浊液;(4)悬浊液热处理:对悬浊液边加热边搅拌,悬浊液温度加热至70℃时,颗粒Ⅱ出现熔化,保持悬浊液温度在70~72℃,使颗粒Ⅱ熔化直至不再熔化后再升高温度至75℃保持5~10min,至颗粒Ⅱ不再熔化,继续对悬浊液加热,悬浊液溶液温度加热至沸腾,沸腾3~4min,至颗粒Ⅱ在溶液中无变化,然后对溶液进行降温至75~80℃,得到热悬浊液;(5)热过滤:将热悬浊液保持在温度为75~80℃下进行热过滤,热过滤中用75~80℃的热水洗涤2~3次,干燥得到的白色晶体为抗氧化剂1098副产物,残余液体Ⅲ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有机层和热水层;(6)冷却结晶:将残余液体Ⅲ静置降温至72℃,下层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有机层逐渐结晶,然后降温至65℃并保持,趁热过滤,得到白色晶体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和热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抗氧化剂1098制备后的母液通过以下步骤获得:以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1,6-己二胺为原料,在二甲苯中反应,先通入5min的N2,再加入碱性催化剂甲醇钠,在N2保护下,压力为-0.075MPa下,加热反应,温度控制在167~170℃,反应6~8h后,加入乙醇溶解、重结晶、陈化1~2h,离心过滤,进行2~3次,干燥得到的白色晶体为抗氧化剂1098,残余的溶液为抗氧化剂1098母液;所述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与1,6-己二胺的摩尔比为2:1~1.05,碱性催化剂甲醇钠用量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的0.4~1.0%。进一步地,所述乙醇浓度为70~10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颗粒Ⅱ与纯水的质量比为1:2~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超声波处理的超声频率为20~25kHz,超声时间为20~30min。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热处理选用油浴加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所述热过滤选用减压热抽滤。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每次洗涤所用的热水量为所述颗粒Ⅱ质量的0.5~0.8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热过滤从溶液Ⅱ中分离回收抗氧化剂1098副产物相对于树脂附和精馏处理降低了回收成本,且操作简单可控,回收率高。2、该回收方法将母液中的抗氧化剂1098副产物回收再利用,可以与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反应生成抗氧化剂1098,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经济效益。3、本专利技术通过热过滤还可以将母液中残留的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原料回收再利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4、该回收方法中,所用的热水可以循环利用,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5、本专利技术的回收工艺环节衔接紧密,搭配合理,能够协同增效,回收操作简化可控,安全性高,对抗氧化剂1098副产物、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的回收率高,达到再利用的目的,节约资源,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抗氧剂1098合成方程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这些实施例仅是出于解释说明的目的,而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实质。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抗氧剂1098副产物的回收方法,步骤如下:(1)抗氧化剂1098母液的获取:在装有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反应瓶中加入5.84g(0.02mol)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1.174g(0.0101mol)1,6-己二胺为原料和40ml二甲苯中,先通入5min的N2,再加入0.0033g碱性催化剂甲醇钠,在N2保护下,压力为-0.075MPa下,加热反应,温度控制在167~170℃,反应6~8h后,加入20ml100%乙醇溶解、重结晶、陈化1~2h,离心过滤,进行2~3次,干燥得到的白色晶体为抗氧化剂1098,称量其为5.739g,残余的溶液为抗氧化剂1098母液;(2)母液预处理:将母液减压去除溶剂,然后加入6ml甲苯进行溶解,离心机中进行离心过滤,进行2~3次,得到的滤液为溶液Ⅱ,并得到甲醇钠;(3)溶液Ⅱ处理:将溶液Ⅱ减压蒸出甲苯,得到颗粒Ⅱ,称量其为0.6630g,将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氧剂1098副产物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抗氧化剂1098制备后的母液备用;(2)母液预处理:将母液减压去除溶剂,得到颗粒Ⅰ,然后加入溶剂Ⅰ进行溶解,离心过滤,进行2~3次,得到的滤液为溶液Ⅱ;所述溶剂Ⅰ选用苯或甲苯;(3)溶液Ⅱ处理:将溶液Ⅱ减压蒸出溶剂Ⅰ,得到颗粒Ⅱ,将颗粒Ⅱ放入纯水中,进行超声波处理,使颗粒Ⅱ在水中分散,得到悬浊液;(4)悬浊液热处理:对悬浊液边加热边搅拌,悬浊液温度加热至70℃时,颗粒Ⅱ出现熔化,保持悬浊液温度在70~72℃,使颗粒Ⅱ熔化直至不再熔化后再升高温度至75℃保持5~10min,至颗粒Ⅱ不再熔化,继续对悬浊液加热,悬浊液溶液温度加热至沸腾,沸腾3~4min,至颗粒Ⅱ在溶液中无变化,然后对溶液进行降温至75~80℃,得到热悬浊液;(5)热过滤:将热悬浊液保持在温度为75~80℃下进行热过滤,热过滤中用75~80℃的热水洗涤2~3次,干燥得到的白色晶体为抗氧化剂1098副产物,残余液体Ⅲ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有机层和热水层;(6)冷却结晶:将残余液体Ⅲ静置降温至72℃,下层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有机层逐渐结晶,然后降温至65℃并保持,趁热过滤,得到白色晶体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和热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氧剂1098副产物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抗氧化剂1098制备后的母液备用;(2)母液预处理:将母液减压去除溶剂,得到颗粒Ⅰ,然后加入溶剂Ⅰ进行溶解,离心过滤,进行2~3次,得到的滤液为溶液Ⅱ;所述溶剂Ⅰ选用苯或甲苯;(3)溶液Ⅱ处理:将溶液Ⅱ减压蒸出溶剂Ⅰ,得到颗粒Ⅱ,将颗粒Ⅱ放入纯水中,进行超声波处理,使颗粒Ⅱ在水中分散,得到悬浊液;(4)悬浊液热处理:对悬浊液边加热边搅拌,悬浊液温度加热至70℃时,颗粒Ⅱ出现熔化,保持悬浊液温度在70~72℃,使颗粒Ⅱ熔化直至不再熔化后再升高温度至75℃保持5~10min,至颗粒Ⅱ不再熔化,继续对悬浊液加热,悬浊液溶液温度加热至沸腾,沸腾3~4min,至颗粒Ⅱ在溶液中无变化,然后对溶液进行降温至75~80℃,得到热悬浊液;(5)热过滤:将热悬浊液保持在温度为75~80℃下进行热过滤,热过滤中用75~80℃的热水洗涤2~3次,干燥得到的白色晶体为抗氧化剂1098副产物,残余液体Ⅲ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有机层和热水层;(6)冷却结晶:将残余液体Ⅲ静置降温至72℃,下层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有机层逐渐结晶,然后降温至65℃并保持,趁热过滤,得到白色晶体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和热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剂1098副产物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抗氧化剂1098制备后的母液通过以下步骤获得:以3,5-二叔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骄阳赵崇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极易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