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支架的控制装置及手机支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0411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支架的控制装置及手机支架。它包括感应模块用于在感应到手机与手机支架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发送第一感应信号至控制器,用于感应到手机放入手机支架上一定时间后发送第二感应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感应信号后驱动电动机正转,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感应信号后驱动电动机反转;电动机用于在正转时带动手机支架的夹持夹爪张开,用于在反转时带动手机支架的夹爪合紧夹紧手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感应模块实现夹持夹爪自动的张开与合紧、通过氛围灯和蜂鸣器实现遗忘提醒功能,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大大提升了车载手机支架的科技感,实用性以及智能化性能。

A control device of mobile phone bracket and mobile phone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支架的控制装置及手机支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手机支架的控制装置及手机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在车内使用手机时往往会将手机放置一个车载手机支架上,通过手机支架将手机夹持固定,然后再对手机进行操作,实现手机导航,充电,信息查询,影音娱乐等功能,从而实现车机一体,为人们生活带来方便性。然而市面上常见的手机支架需要通过手动按压手机支架上的开启把手才能将支架上夹持手机的夹持功能开启,开启方便性较差,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乘客在下车后容易将手机遗忘在手机支架上忘记取下,从而对乘客的生活带来不便的影响,市面上常见的手机支架无论时在实用性还是在智能化性能上都存在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机支架的控制装置及手机支架。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机支架的控制装置,包括感应模块,用于在感应到手机与支撑面板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发送第一感应信号至控制器,用于感应到手机放入支撑面板上一定时间后发送第二感应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感应信号后驱动电动机正转,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感应信号后驱动电动机反转;电动机,用于在正转时带动手机支架的夹持夹爪张开,用于在反转时带动手机支架的夹爪合紧夹紧手机。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车内的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手机支架对应布置,所述控制器和感应模块均固定于控制面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ACC电源接口和B+电源接口,所述ACC电源接口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B+电源接口分别与控制器、电动机和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ACC电源接口用于连接ACC电源,所述B+电源接口用于连接整车电瓶电源。一种基于上述控制装置的手机支架,包括支撑面板和固定于支撑面板背面的后盖,所述支撑面板的两侧设有夹持卡爪,支撑面板的底部设有支撑卡爪,所述电动机通过齿轮结构与夹持夹爪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氛围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氛围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识别到供电电压降低时控制氛围灯点亮,所述氛围灯为与支撑面板外轮廓相配合的环形结构,氛围灯固定于支撑面板与后盖配合的间隙处。进一步地,还包括蜂鸣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蜂鸣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识别到供电电压降低时控制蜂鸣器声音报警。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结构设置于支撑面板的背面,所述齿轮结构包括圆形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圆形齿轮中心与电动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平行布置于圆形齿轮的两侧,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与圆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连接段一端与夹持夹爪连接,第一连接段与另一端第一齿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一端与夹持夹爪连接,第二连接段另一端与第二齿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段另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位于第一齿条上与轮齿相背的一侧;第二连接段另一端设有平行于第二齿条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与第一导向槽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段另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支撑面板背面设有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与第二导向槽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段上设有限位销,所述支撑面板背面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销与限位槽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上均设有条形的导向孔,所述支撑面板背面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孔与导向块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夹爪包括左夹爪和右夹爪,所述左夹爪和右夹爪一端均与齿轮结构连接,所述左夹爪和右夹爪另一端均为朝向支撑面板一侧弯折的弧形段。进一步地,所述左夹爪和右夹爪固定在支撑面板与后盖之间,所述左夹爪和右夹爪一端的内侧均设有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支撑面板的支撑框架端面贴合,左夹爪和右夹爪一端的外侧均贴合后盖。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夹爪包括固定板、一个或多个第一夹爪,第一夹爪通过固定板固定于支撑面板的底部,所述第一夹爪一端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一夹爪一端朝向支撑面板的一侧设有与支撑面板底部配合的凹槽,第一夹爪另一端为朝向支撑面板一侧弯折的弧形段,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所述固体板位于支撑面板的背面,固定板通过穿过连接孔的螺钉固定于支撑面板上。本专利技术在手机支架上设计感应模块,当感应到手机与感应模块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感应模块即可向手机支架内部中央控制器发射信号,中央控制器接受信号后驱动电动马达转动,马达转动端的齿轮结构连动着手机卡爪上的齿轮,通过齿轮的连动功能使手机卡爪开启,手机放置在手机支架上一定时间后,手机支架上的卡爪将手机卡紧,从而实现了手机支架的感应开启功能,解决了手机支架开启操作难的问题,同时提升了车载手机支架的科技感与品质感。同时,本专利技术在手机支架内部内置一个蜂鸣报警器以及在手机支架周圈布置一圈氛围灯带,蜂鸣器+氛围灯带+中央控制器串联连接,由ACC和B+提供电能,当乘客熄灭发动机准备下车时,ACC停止提供电能,此时中央控制器感应到电压的变化,延迟一定时间后驱动手机支架内部的蜂鸣报警器发出蜂鸣音,同时手机支架周圈的氛围灯带闪烁,以此提醒乘客从手机支架上取下手机,从而达到遗忘提醒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感应模块实现夹持夹爪自动的张开与合紧、通过氛围灯和蜂鸣器实现遗忘提醒功能,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大大提升了车载手机支架的科技感,实用性以及智能化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背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隐藏后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A截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齿轮结构与夹持卡爪、电动机配合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齿轮结构与夹持卡爪、电动机配合的爆炸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夹爪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隐藏支撑面板和后盖后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氛围灯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夹持卡爪张开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夹持卡爪合紧夹紧手机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隐藏在车内的剖面图。图中:1-支撑面板;2-后盖;3-控制面板;4-夹持夹爪;4.1-左夹爪;4.2-右夹爪;4.3-限位面;5-支撑夹爪;5.1-第一夹爪;5.2-凹槽;5.3-弧形段;5.4-固定板;5.5-连接孔;6-控制器;7-电动机;8-齿轮结构;8.1-圆形齿轮;8.2-第一齿条;8.3-第二齿条;8.4-第一连接段;8.5-第二连接段;8.6-第一导向槽;8.7-第一导向杆;8.8-第二导向槽;8.9-导向孔;8.10-限位销;9-感应模块;10-氛围灯;11-蜂鸣器;12-ACC电源接口;13-B+电源接口;14-螺钉;15-间隙;16-手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机支架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6、电动机7和感应模块9,感应模块9用于在感应到手机16与手机支架的支撑面板1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如30-50mm)时发送第一感应信号至控制器6,用于感应到手机16放入支撑面板1上一定时间(3-10S)后发送第二感应信号至控制器6,感应模块9采用红外传感器;所述控制器6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感应信号后驱动电动机7正转,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感应信号后驱动电动机7反转;所述电动机7正转带动齿轮机构8联动使夹持夹爪4张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支架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模块(9),用于在感应到手机与手机支架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发送第一感应信号至控制器,用于感应到手机放入手机支架上一定时间后发送第二感应信号至控制器(6);控制器(6),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感应信号后驱动电动机(7)正转,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感应信号后驱动电动机(7)反转;电动机(7),用于在正转时带动手机支架的夹持夹爪张开,用于在反转时带动手机支架的夹爪合紧夹紧手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支架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模块(9),用于在感应到手机与手机支架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发送第一感应信号至控制器,用于感应到手机放入手机支架上一定时间后发送第二感应信号至控制器(6);控制器(6),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感应信号后驱动电动机(7)正转,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感应信号后驱动电动机(7)反转;电动机(7),用于在正转时带动手机支架的夹持夹爪张开,用于在反转时带动手机支架的夹爪合紧夹紧手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车内的控制面板(3),控制面板与手机支架对应布置,所述控制器(6)和感应模块(9)均固定于控制面(3)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支架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3)上设有ACC电源接口(12)和B+电源接口(13),所述ACC电源接口(12)与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B+电源接口(13)分别与控制器(6)、电动机(7)和感应模块(9)电连接,所述ACC电源接口(12)用于连接ACC电源,所述B+电源接口(13)用于连接整车电瓶电源。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装置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面板(1)和固定于支撑面板背面的后盖(2),所述支撑面板(1)的两侧设有夹持卡爪(4),支撑面板(1)的底部设有支撑卡爪(5),所述电动机(7)通过齿轮结构(8)与夹持夹爪(4)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氛围灯(10),所述控制器(6)的输出端与氛围灯(10)电连接,所述控制器(6)用于在识别到供电电压降低时控制氛围灯(10)点亮,所述氛围灯(10)为与支撑面板外轮廓相配合的环形结构,氛围灯(10)固定于支撑面板(1)与后盖(2)配合的间隙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亢胜利周虎王伟伟贺桥利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