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机组主轴承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94430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主轴承加热装置,包括前后端均具有炉门的炉体、进出炉体的承运小车和驱动承运小车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炉体的外部,其活动部与承运小车相连;炉体内设置有加热器和循环风机;加热器位于循环风机的下方,加热器的数目为两个,并且分别设置在承运小车在炉体内移动方向两侧的内壁上;循环风机的数目为多个,并且在至少一个内壁上沿水平方向依次分布;加热器与循环风机分别与设置在炉体外的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有助于减少内外圈温差、实现自动化控制及降低劳动强度。

A Heating Device for Wind Turbine Main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机组主轴承加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力发电机制造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风电机组主轴承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组是通过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因此其机械传动部分主传动链非常关键,主轴轴承则是其主传动链上的关键部件。目前各大风机公司主要使用SKF、FAG等著名品牌的主轴轴承,轴承质量稳定、可靠性高,此时轴承的装配工艺显得尤为重要。有统计资料显示,大约85%的轴承失效是由于安装不当与润滑引起的,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不正确的安装方法和工具。在轴承热装工艺中,通常所采用的加热方式为感应加热法,具有操作简单、加热速度快、作业清洁等优点,但由于风电主轴轴承尺寸越来越大,内外圈的尺寸差异明显,而感应加热器设计时主要以加热轴承内圈为目的,因此,导致轴承加热过程中内外圈温差较大且难以消除,从而影响轴承的装配质量。而且目前的感应加热法还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能耗大、工人劳动强度高等一些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有必要对现在加热方式进行革新从而满足当下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风电机组主轴承加热装置,有助于减少内外圈温差、实现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机组主轴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端均具有炉门(12)的炉体(1)、进出所述炉体(1)的承运小车(2)和驱动所述承运小车(2)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炉体(1)的外部,其活动部与所述承运小车(2)相连;所述炉体内(1)设置有加热器(5)和循环风机(3);所述加热器(5)位于所述循环风机(3)的下方,所述加热器(5)的数目为两个,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承运小车(2)在所述炉体(1)内移动方向两侧的内壁上;所述循环风机(3)的数目为多个,并且在至少一个所述内壁上沿水平方向依次分布;所述加热器(5)与所述循环风机(3)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炉体(1)外的控制器(6)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机组主轴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端均具有炉门(12)的炉体(1)、进出所述炉体(1)的承运小车(2)和驱动所述承运小车(2)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炉体(1)的外部,其活动部与所述承运小车(2)相连;所述炉体内(1)设置有加热器(5)和循环风机(3);所述加热器(5)位于所述循环风机(3)的下方,所述加热器(5)的数目为两个,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承运小车(2)在所述炉体(1)内移动方向两侧的内壁上;所述循环风机(3)的数目为多个,并且在至少一个所述内壁上沿水平方向依次分布;所述加热器(5)与所述循环风机(3)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炉体(1)外的控制器(6)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主轴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驱动所述炉门(12)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控制器(6)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主轴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运小车(2)的车身平台上设置有若干沿周向分布的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的内侧面为圆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主轴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平台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一(10)和温度传感器二(11),所述温度传感器一(10)与所述车身平台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二(11)与所述车身平台中心的距离,所述温度传感器一(10)和所述温度传感器二(11)分别与所述控制器(6)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电机组主轴承加热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庆强陈波陈孟科张家润于宁建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联合动力技术连云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