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油器短气门的密封防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27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注油器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注油器短气门的密封防脱结构,所述注油器包括油桶和注油泵,所述注油泵的上部为气缸,气缸内设置有活塞体,活塞体同轴设置有换向拉杆,换向拉杆上套设有换向扁杆,所述换向扁杆上由内向外对称设置有一对短气门和一对长气门,所述短气门包括气门头和气门杆,由下而上安装在换向扁杆的短气门安装孔内,所述气门杆由同轴的上圆台和下圆柱组成,所述上圆台的下底面积大于下圆柱的底面积,上圆台与下圆柱之间形成锥形卡扣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注油器短气门的密封防脱结构,使短气门易于安装,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不易松脱,避免造成设备故障。

A Sealing and Anti-stripping Structure for Short Valve of Oil Inj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油器短气门的密封防脱结构
本技术属于注油器的
,涉及一种注油器短气门的密封防脱结构。
技术介绍
注油器是一种机械润滑系统中输送润滑油的设备,主要包括盛装润滑油的桶体和和注油泵。为了实现注油泵中不同气体通道的切换,注油泵的气缸中一般设置有短气门和长气门。其中短气门一般使用与短气门安装孔过盈配合的塑料头,在安装时利用塑料的弹性形变将短气门压入到短气门安装孔中,安装非常不便,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活塞的频繁往复运动,短气门很容易从短气门安装孔中脱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注油器短气门的密封防脱结构,使短气门易于安装,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不易松脱,避免造成设备故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注油器长气门的防松结构,所述注油器包括油桶和注油泵,所述注油泵的上部为气缸,气缸内设置有活塞体,活塞体同轴设置有换向拉杆,换向拉杆上套设有换向扁杆,所述换向扁杆上由内向外对称设置有一对短气门和一对长气门,所述短气门包括气门头和气门杆,由下而上安装在换向扁杆的短气门安装孔内,所述气门杆由同轴的上圆台和下圆柱组成,所述上圆台的下底面积大于下圆柱的底面积,上圆台与下圆柱之间形成锥形卡扣结构。上述上圆台的上底面积和下圆柱的底面积相同。上述下圆柱的高与短气门安装孔的深度匹配,下圆柱的底面积与短气门安装孔的截面积匹配。上述气门杆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圆柱形盲孔。上述盲孔与气门杆同轴设置。上述盲孔延伸至气门头内。上述气门头的下端同轴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面积与活塞体上的气道孔相同。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改变了短气门与短气门安装孔过盈配合的传统安装方式,使用卡扣结构,使得短气门的安装更加方便,安装后也更加牢固,不会在使用过程中松脱,延长了注油器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在气门杆内设置了盲孔,使短气门安装时更容易发生形变,进一步增强了短气门的易安装性,同时也不影响安装后的牢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气缸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短气门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短气门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短气门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注油泵的立体图。附图标记:1、注油泵;2、气缸;3、活塞体;4、换向拉杆;5、换向扁杆;6、短气门;7、长气门;8、气门头;9、气门杆;9a、上圆台;9b、下圆柱;10、盲孔;11、圆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6:一种注油器的换向结构,所述注油器包括油桶和注油泵1,所述注油泵1的上部为气缸2,气缸2内设置有活塞体3,活塞体3同轴设置有换向拉杆4,换向拉杆4上套设有换向扁杆5,所述换向扁杆5上由内向外对称设置有一对短气门6和一对长气门7。使用时,通过换向拉杆4拉动换向扁杆5上下移动,短气门6和长气门7随之上下移动,通过气门与相应气道孔的配合,切换气体通道,使之分别与气缸的上腔和下腔连通。所述短气门6包括气门头8和气门杆9,由下而上安装在换向扁杆5的短气门安装孔内,所述气门杆9由同轴的上圆台9a和下圆柱9b组成,所述上圆台9a的下底面积大于下圆柱9b的底面积,上圆台9a与下圆柱9b之间形成锥形卡扣结构。安装时将气门杆9的上圆台9a卡装于短气门安装孔中。上述上圆台9a的上底面积和下圆柱9b的底面积相同。不同于传统方式短气门6与安装孔的过盈配合,上述下圆柱9b的高与短气门安装孔的深度匹配,下圆柱9b的底面积与短气门安装孔的截面积匹配。为了便于气门杆9发生形变以将上圆台9a卡装进短气门安装孔中,上述气门杆9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圆柱形盲孔10。上述盲孔10与气门杆9同轴设置。上述盲孔10延伸至气门头8内。上述气门头8的下端同轴设置有圆形凹槽11,所述圆形凹槽11的面积与活塞体3上的气道孔相同。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油器短气门的密封防脱结构,所述注油器包括油桶和注油泵(1),所述注油泵(1)的上部为气缸(2),气缸(2)内设置有活塞体(3),活塞体(3)同轴设置有换向拉杆(4),换向拉杆(4)上套设有换向扁杆(5),所述换向扁杆(5)上由内向外对称设置有一对短气门(6)和一对长气门(7),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气门(6)包括气门头(8)和气门杆(9),由下而上安装在换向扁杆(5)的短气门安装孔内,所述气门杆(9)由同轴的上圆台(9a)和下圆柱(9b)组成,所述上圆台(9a)的下底面积大于下圆柱(9b)的底面积,上圆台(9a)与下圆柱(9b)之间形成锥形卡扣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油器短气门的密封防脱结构,所述注油器包括油桶和注油泵(1),所述注油泵(1)的上部为气缸(2),气缸(2)内设置有活塞体(3),活塞体(3)同轴设置有换向拉杆(4),换向拉杆(4)上套设有换向扁杆(5),所述换向扁杆(5)上由内向外对称设置有一对短气门(6)和一对长气门(7),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气门(6)包括气门头(8)和气门杆(9),由下而上安装在换向扁杆(5)的短气门安装孔内,所述气门杆(9)由同轴的上圆台(9a)和下圆柱(9b)组成,所述上圆台(9a)的下底面积大于下圆柱(9b)的底面积,上圆台(9a)与下圆柱(9b)之间形成锥形卡扣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油器短气门的密封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台(9a)的上底面积和下圆柱(9b)的底面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灵钢邵先月谭加第林妙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丰五福气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