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后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8391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后拨安装结构,包括车架、螺栓和吊耳,车架一端开设有安装槽,吊耳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第一连接部开设有螺纹孔,第二连接部开设有U形凹槽,U形凹槽的开口方向与螺纹孔的轴向垂直,螺栓穿设安装槽和U形凹槽固定吊耳和车架。使车架在安装后拨时,后拨通过吊耳进行安装,方便拆卸吊耳进行更换;另外,减少车架传递到后拨的振动,同时使后拨在自身重力下产生的振动减少,提高后拨安装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A Backdial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Electric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后拨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后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是一种方便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现如今一些小型的电动自行车的车座往往都是采用支撑杆与车头连接起来。而使用者可以坐在车座上并开动电动自行车。现有技术中的后拨安装一般是直接安装在车架上,由于后拨安装后会突出车架一部分,导致后拨在使用时容易刮蹭甚至碰撞,从而对后拨造成破坏,甚至严重时会损伤车架,导致车架无法使用,且车架是自行车的主体,更换或维修的费用都较高,因此,后拨使用的成本较高;另外,由于电动自行车在使用时的速度较快,车架承受的振动也较多,而直接安装在车架上的后拨也需要承受车架的振动,导致后拨的结构容易受到破坏,导致后拨的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提高后拨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降低后拨使用成本的一种电动车后拨安装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车后拨安装结构,包括车架、螺栓和吊耳,所述车架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吊耳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开设有用于安装后拨的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开设有U形凹槽,所述U形凹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螺纹孔的轴向垂直,所述螺栓穿设所述安装槽和U形凹槽固定所述吊耳和车架。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为7~9mm,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为3.5~4mm,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第三端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端面与第四端面呈阶梯状连接,所述安装槽的的底面与第四端面贴合。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的一侧端面为弧形面。可选的,所述U形凹槽的底端与第二连接部远离U形凹槽开口方向的最远端之间的距离为9~10mm。可选的,所述U形凹槽的开口端与第二连接部远离U形凹槽开口方向的最远端之间的距离为34~35mm。实施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使车架在安装后拨时,后拨通过吊耳进行安装,吊耳嵌设在车架的后叉部开设的安装槽内,同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吊耳与车架,方便拆卸吊耳进行更换;另外,吊耳的第二连接部设有U形凹槽,使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吊耳的第一连接部在安装后拨后,在吊耳受到后拨的重力和车架传递的振动作用时,U形凹槽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减少车架传递到后拨的振动,同时使后拨在自身重力下产生的振动减少,提高后拨安装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车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吊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架,2、减震器,3、前连接体,4、第一端,5、第二端,6、连接筒部,7、上边壳,8、左边壳,9、右边壳,10、座包安装部,11、轴孔,12、座管夹,13、座包组件,14、后连接体,15、第三端,16、第四端,17、警示条,18、线槽,19、后叉部,20、安装槽,21、导向装置,22、车把,23、前叉,24、前轴,25、前轮,26、驱动装置,27、驱动电机,28、链轮,29、脚蹬组件,30、链条,31、飞轮,32、吊耳,33、第一连接部,34、第一端面,35、第二端面,36、第二连接部,37、第三端面,38、第四端面,39、螺纹孔,40、U形凹槽,41、后拨,42、后轮,43、制动装置,44、刹车组件,45、刹车圆盘,46、刹车钳,47、刹车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考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动车,包括车架1、导向装置21、驱动装置26和制动装置43,导向装置21包括车把22、前叉23、前轴24和前轮25,车把22安装于前轴24,前叉23连接于前轴24远离车把22的一端,前轮25安装于前叉23;驱动装置26包括驱动电机27、供电控制单元(未示出)、链轮28、脚蹬组件29、链条30、飞轮31和后轮42,后轮42和链轮28均安装于车架1,脚蹬组件29与链轮28传动连接,飞轮31固定安装于后轮42,链轮28与飞轮31通过链条30传动连接,驱动电机27安装于后轮42用于驱动后轮42转动,供电控制单元(未示出)安装于车架1且与驱动电机27电连接;制动装置43包括前刹把手(未示出)、后刹把手(未示出)、刹车组件44和刹车线47,前轮25和后轮42均安装有刹车组件44,前刹把手和后刹把手均安装在车把22上,前刹把手和后刹把手通过刹车线47分别与前轮25的刹车组件44和后轮42的刹车组件44连接,其中,刹车组件44包括刹车圆盘45和刹车钳46,刹车钳46与刹车线47连接,刹车圆盘45同轴安装于前轮25或后轮42,刹车钳46固定于车架1;车架1包括减震器2、前连接体3和后连接体14,前连接体3设有第一端4和第二端5,后连接体14设有第三端15和第四端16,第一端4与第三端15铰接,减震器2分别与第二端5和第四端16铰接,减震器2、第一端4、第二端5、第三端15和第四端16呈环状连接形成具有环形槽的环形体,环形槽内侧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嵌设有用于黑暗环境下反馈电动车位置的警示条17;前连接体3设有座包安装部10,座包安装部10连接于第二端5,座包安装部10安装有座包组件13,后连接体14设有后叉部19,后叉部19连接于第四端16,后轮42安装于后叉部19。本实施例的电动车,第一,车架1通过前连接体3和后连接体14铰接,使前连接体3和后连接体14在受力时可相对转动进行适当的缓冲,同时,前连接体3和后连接体14通过减震器2连接,在第一端4和第三端15相对转动时,第二端5与第四端16通过减震器2进行缓冲,进一步提高了车架1在受力时的缓冲效果;第二,减震器2、第一端4、第二端5、第三端15和第四端16呈环状连接形成具有环形槽的环形体,将座包安装部10连接于第二端5,后叉部19连接于第四端16,使用户在骑行时通过座包对座包安装部10施加重力时,第二端5的力通过环形体向第一端4传递扭矩,通过将垂直向下的重力转化成第一端4与第三端15的扭矩,使第二端5和第四端16发生相对移动,从而通过减震器2进行缓冲,且后轮42通过后叉部19连接在第二端5,使后轮42施加到车架1的力传递到第二端5,通过与第二端5连接的减震器2进行缓冲,从而提高车架1的抗震和承重能力。第三,减震器2、第一端4、第二端5、第三端15和第四端16呈环状连接形成具有环形槽的环形体,环形槽内侧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嵌设有警示条17,可在黑暗环境是提示来车或行人电动车的位置,防止发生冲撞,提高电动车使用的安全性。参考图3,进一步的,座包安装部10开设有轴孔11,轴孔11外侧设有用于夹紧座包组件13的座管夹12,方便安装和拆卸座包,使用更方便。具体的,参考图2,飞轮31包括若干个齿盘,后叉部19一端连接有吊耳32,吊耳32安装有后拨41,链条30绕设于飞轮31、后拨41和链轮28,通过后拨41和若干个齿盘配合,改变齿盘与链轮28的传动比,从而使电动车适应不用的路况使用,节省电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后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螺栓和吊耳,所述车架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吊耳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开设有用于安装后拨的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开设有U形凹槽,所述U形凹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螺纹孔的轴向垂直,所述螺栓穿设所述安装槽和U形凹槽固定所述吊耳和车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后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螺栓和吊耳,所述车架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吊耳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开设有用于安装后拨的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开设有U形凹槽,所述U形凹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螺纹孔的轴向垂直,所述螺栓穿设所述安装槽和U形凹槽固定所述吊耳和车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后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为7~9mm,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为3.5~4mm,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国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美雅途助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