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钻孔工作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89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钻孔工作站,包括至少两台数控钻孔机床、上料机构、下料机构和工件取放机构,工件取放机构包括有移动单元以及抓取单元,抓取单元滑动设置在移动单元上,移动单元用于驱使抓取单元在至少两台数控钻孔机床之间往复滑动,抓取单元用于抓取待钻孔工件并放置在数控钻孔机床上,或者抓取单元用于抓取成品工件并放置在下料机构上。该智能化钻孔工作站运用工件抓取机构实现至少两台数控平面钻床的上下料作业,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可实现多种类小批量钢板钻孔智能加工,提高了流水作业生产效率及自动化程度。

Intelligent Drilling Work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化钻孔工作站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化钻孔工作站。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钢结构小件钢板钻孔采用数控平面钻床,小件构件上下料方式一般采用人工操作起重上下料,构件上料位置与需固定位置一般会存在较大偏差,需人工二次修正,上下料效率缓慢,自动化程度低。此外,人工操作数控平面钻床时,工人的数量需要与钻床的数量对应,例如,设置两台钻床时,需配备两个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增加了工人成本,加剧了用工紧张的局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钻孔工作站,以改善传统的钢板构件钻孔时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钻孔工作站,其包括有:至少两台数控钻孔机床,上料机构,用于储放待钻孔工件,下料机构,用于储放完成钻孔的成品工件,工件取放机构,所述工件取放机构包括有移动单元以及抓取单元,所述抓取单元滑动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上,所述移动单元用于驱使所述抓取单元在所述至少两台数控钻孔机床之间往复滑动,所述抓取单元用于抓取所述待钻孔工件并放置在所述数控钻孔机床上,或者所述抓取单元用于抓取所述成品工件并放置在所述下料机构上。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条数控钻孔机床沿直线间隔排布。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支架以及上料盒,所述上料支架用于固定在地面上,所述上料盒安装在所述上料支架上,所述上料盒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待钻孔工件的容纳腔。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上料盒滑动设置在所述上料支架上,所述上料盒与所述上料支架的滑动方向沿所述上料支架的高度方向,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端连接所述上料盒,用于驱使所述上料盒相对于所述上料支架往复滑动。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齿条导轨、电机以及齿轮,所述齿条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上料支架的高度方向,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上料盒上,所述齿轮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步转动,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导轨啮合,所述上料盒位于两条所述齿条导轨之间。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抓取单元包括搬运机器人,所述移动单元包括机器人地轨,所述搬运机器人滑动设置在所述机器人地轨上,所述搬运机器人的抓取端安装有电磁铁。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工件取放机构还包括鼓风机以及导风管,所述鼓风机安装在所述搬运机器人的底部,所述导风管布设在所述搬运机器人上,所述导风管的出风口位于所述抓取端。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化钻孔工作站还包括围栏,所述数控钻孔机床、所述上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以及所述工件取放机构位于所述围栏围成的区域内。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围栏上设置有安全门。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钻孔工作站,其包括有:至少两台数控钻孔机床,上料机构,用于储放待钻孔工件,下料机构,用于储放完成钻孔的成品工件,工件取放机构,所述工件取放机构包括有移动单元以及抓取单元,所述抓取单元滑动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上,所述移动单元用于驱使所述抓取单元在所述至少两台数控钻孔机床之间往复滑动,所述抓取单元用于抓取所述待钻孔工件并放置在所述数控钻孔机床上,或者所述抓取单元用于抓取所述成品工件并放置在所述下料机构上,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控制连接所述数控钻孔机床、移动单元以及所述抓取单元。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钻孔工作站,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使用方便,同时,该智能化钻孔工作站运用工件抓取机构实现至少两台数控平面钻床的上下料作业,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可实现多种类小批量钢板钻孔智能加工,提高了流水作业生产效率及自动化程度。具体如下: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化钻孔工作站,将待钻孔的工件放置在上料机构中,然后,启动抓取单元将上料机构中的工件抓取,再操作移动单元将抓取用待钻孔工件的抓取单元移动至一个数控钻孔机床处,抓取单元将待钻孔工件放置在数控钻孔机床上,由数控钻孔机床对工件进行钻孔。在钻孔过程中,抓取单元由移动单元带动至上料机构处,继续抓取待钻孔工件至另一数控钻孔机床上进行钻孔作业。当数控钻孔机床上的工件钻孔完成后,移动单元带动抓取单元移动至该数控钻孔机床处,然后将已经完成钻孔的工件抓取,并将工件放置在下料机构中。如此循环作业,完成批量工件的钻孔工作。在钻孔作业过程中,只需要工人将工件置于上料机构上,然后由抓取单元将工件抓取至数控钻孔机床进行钻孔作业,并由抓取单元将完成钻孔的工件输送至下料机构上,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化钻孔工作站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化钻孔工作站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化钻孔工作站的上料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化钻孔工作站的搬运机器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标:100-数控钻孔机床;200-上料机构;210-上料支架;220-上料盒;221-围挡;222-托盘;230-升降组件;231-电机;232-齿条导轨;233-齿轮;300-下料机构;400-工件取放机构;410-搬运机器人;420-机器人地轨;430-电磁铁;440-导风管;500-围栏。具体实施方式目前,国内钢结构小件钢板钻孔采用数控平面钻床,小件构件上下料方式一般采用人工操作起重上下料,构件上料位置与需固定位置一般会存在较大偏差,需人工二次修正,上下料效率缓慢,自动化程度低。此外,人工操作数控平面钻床时,工人的数量需要与钻床的数量对应,例如,设置两台钻床时,需配备两个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增加了工人成本,加剧了用工紧张的局面。鉴于此,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智能化钻孔工作站,该智能化钻孔工作站运用工件抓取机构实现至少两台数控平面钻床的上下料作业,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可实现多种类小批量钢板钻孔智能加工,提高了流水作业生产效率及自动化程度。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钻孔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至少两台数控钻孔机床,上料机构,用于储放待钻孔工件,下料机构,用于储放完成钻孔的成品工件,工件取放机构,所述工件取放机构包括有移动单元以及抓取单元,所述抓取单元滑动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上,所述移动单元用于驱使所述抓取单元在所述至少两台数控钻孔机床之间往复滑动,所述抓取单元用于抓取所述待钻孔工件并放置在所述数控钻孔机床上,或者所述抓取单元用于抓取所述成品工件并放置在所述下料机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钻孔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至少两台数控钻孔机床,上料机构,用于储放待钻孔工件,下料机构,用于储放完成钻孔的成品工件,工件取放机构,所述工件取放机构包括有移动单元以及抓取单元,所述抓取单元滑动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上,所述移动单元用于驱使所述抓取单元在所述至少两台数控钻孔机床之间往复滑动,所述抓取单元用于抓取所述待钻孔工件并放置在所述数控钻孔机床上,或者所述抓取单元用于抓取所述成品工件并放置在所述下料机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钻孔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台数控钻孔机床沿直线间隔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钻孔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支架以及上料盒,所述上料支架用于固定在地面上,所述上料盒安装在所述上料支架上,所述上料盒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待钻孔工件的容纳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钻孔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上料盒滑动设置在所述上料支架上,所述上料盒与所述上料支架的滑动方向沿所述上料支架的高度方向,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端连接所述上料盒,用于驱使所述上料盒相对于所述上料支架往复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化钻孔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齿条导轨、电机以及齿轮,所述齿条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上料支架的高度方向,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上料盒上,所述齿轮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增广杨谦升应业勇冯清川刘奔王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