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格构柱连接节点及装配式格构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732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3
本技术提供一种格构柱连接节点及装配式格构柱结构,属于格构柱施工技术领域,格构柱连接节点包括第一待连接件、插接结构和第二待连接件。所述插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待连接件上;所述第二待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待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待连接件上开设有插孔,所述插接结构适于插入或移出所述插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格构柱连接节点,当安装时,只需将插接结构插入插孔以对两个待连接件进行固定,当拆卸时,只需将插接结构移出插孔,两个待连接件即可分离,格构柱连接节点的结构简单,工序简练,可以重复使用,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格构柱施工,具体涉及一种格构柱连接节点及装配式格构柱结构


技术介绍

1、格构柱因具有强抗弯性,常常用于厂房框架柱、独立柱等施工领域。现有技术中,格构柱的常用连接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节点进行整体焊接,第二种是通过固定件对上下节之间进行连接固定。第一种方式在后期完工后需对格构柱进行拆除,拆除形式主要为切割,切割时需登高作业施工风险较大、功效较低且切割后的格构柱影响二次使用,并且整体焊接的高度不可变,不能通过二次调节消除支撑架搭设过程中产生的误差;第二种方式在安装时需要拧上多个螺丝,在拆卸时需要拧下多个螺丝,使得在安装和拆卸时工序复杂,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格构柱在安装和拆卸时工序复杂,操作麻烦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格构柱连接节点及装配式格构柱结构。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格构柱连接节点,包括第一待连接件、插接结构和第二待连接件。所述插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待连接件上;所述第二待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待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待连接件上开设有插孔,所述插接结构适于插入或移出所述插孔。

3、可选地,所述第一待连接件上开设有衔接孔,所述第二待连接件包括衔接柱,所述衔接柱能够插入至所述衔接孔内,所述插孔开设于所述衔接柱的外壁上,所述插接结构适于贯穿所述第二待连接件并插入至所述插孔内。

4、可选地,所述插接结构包括固定件和插接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待连接件上,所述固定件内形成有空腔,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一孔体,所述插接件贯穿所述第一孔体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插接件适于贯穿所述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待连接件并插入至所述插孔内。

5、可选地,所述插接件包括拉杆部和插接部,所述拉杆部与所述插接部连接,所述拉杆部贯穿所述第一孔体,所述插接部适于贯穿所述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待连接件并插入至所述插孔内。

6、可选地,所述插接部包括连接板和插杆,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插杆连接,所述连接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插杆适于贯穿所述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待连接件并插入至所述插孔内。

7、可选地,所述插杆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插孔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插杆对应若干个所述插孔设置,若干个所述插杆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

8、可选地,所述插接结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拉杆部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空腔内部的端面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插接部连接。

9、一种装配式格构柱结构,包括上述的任一项所述格构柱连接节点。

10、可选地,所述装配式格构柱结构包括底座和标准节,所述底座为所述第一待连接件,所述标准节为所述第二待连接件,所述底座与所述标准节通过所述插接结构固定。

11、可选地,所述装配式格构柱结构还包括调整节,所述调整节通过所述格构柱连接节点与所述底座连接,和/或,所述调整节通过所述格构柱连接节点与所述标准节连接。

1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格构柱连接节点,当安装时,只需将插接结构插入插孔以对两个待连接件进行固定,当拆卸时,只需将插接结构移出插孔,两个待连接件即可分离,格构柱连接节点的结构简单,工序简练,可以重复使用,绿色环保。

14、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格构柱连接节点,通过设置若干个插杆和若干个插孔,提高了格构柱连接节点固定稳定性。

15、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格构柱连接节点,通过设置弹性件,当向外拉动拉杆部时,弹性件储存弹性势能,松开拉杆部后,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驱动插接部插入到插孔内,完成固定,使操作更加便捷;当格构柱连接节点处于固定状态时,弹性件提高了格构柱连接节点的固定稳定性。

16、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格构柱结构,通过设置调整节,可以在装配时,根据实际需求对装配式格构柱结构的高度进行调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格构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构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连接件(10)上开设有衔接孔(11),所述第二待连接件(30)包括衔接柱(32),所述衔接柱(32)能够插入至所述衔接孔(11)内,所述插孔(31)开设于所述衔接柱(32)的外壁上,所述插接结构(20)适于贯穿所述第二待连接件(30)并插入至所述插孔(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格构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22)包括拉杆部(221)和插接部(222),所述拉杆部(221)与所述插接部(222)连接,所述拉杆部(221)贯穿所述第一孔体(212),所述插接部(222)适于贯穿所述固定件(21)和所述第二待连接件(30)并插入至所述插孔(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格构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222)包括连接板(2221)和插杆(2222),所述连接板(2221)与所述插杆(2222)连接,所述连接板(2221)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空腔(211)内,所述插杆(2222)适于贯穿所述固定件(21)和所述第二待连接件(30)并插入至所述插孔(3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格构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2222)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插孔(31)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插杆(2222)对应若干个所述插孔(31)设置,若干个所述插杆(2222)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板(22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格构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结构(20)还包括弹性件(23),所述弹性件(23)套设于所述拉杆部(221)上,所述弹性件(23)的一端与所述空腔(211)内部的端面连接,所述弹性件(23)的另一端与所述插接部(222)连接。

7.一种装配式格构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格构柱连接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格构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格构柱结构包括底座(40)和标准节(50),所述底座(40)为所述第一待连接件(10),所述标准节(50)为所述第二待连接件(30),所述底座(40)与所述标准节(50)通过所述插接结构(20)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格构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格构柱结构还包括调整节(60),所述调整节(60)通过所述格构柱连接节点与所述底座(40)连接,和/或,所述调整节(60)通过所述格构柱连接节点与所述标准节(50)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格构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构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连接件(10)上开设有衔接孔(11),所述第二待连接件(30)包括衔接柱(32),所述衔接柱(32)能够插入至所述衔接孔(11)内,所述插孔(31)开设于所述衔接柱(32)的外壁上,所述插接结构(20)适于贯穿所述第二待连接件(30)并插入至所述插孔(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格构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22)包括拉杆部(221)和插接部(222),所述拉杆部(221)与所述插接部(222)连接,所述拉杆部(221)贯穿所述第一孔体(212),所述插接部(222)适于贯穿所述固定件(21)和所述第二待连接件(30)并插入至所述插孔(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格构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222)包括连接板(2221)和插杆(2222),所述连接板(2221)与所述插杆(2222)连接,所述连接板(2221)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空腔(211)内,所述插杆(2222)适于贯穿所述固定件(21)和所述第二待连接件(30)并插入至所述插孔(3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格构柱连接节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舟邓德员戴维王占奎卢汉文刘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