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侧支杆装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71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头枕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侧支杆装配工装,包括:工作台,其上方设置有定位台和定位气缸;支杆安装组件,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定位气缸两侧,支杆安装组件分别具有移装板和支杆槽,支杆槽固定设置于移装板上方;锁定安装组件,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定位台两侧,锁定安装组件分别具有插销导向块和顶装杆,插销导向块顶部设置有插销装入口,插销导向块内部设置横向的通孔,插销装入口与通孔连通,顶装杆从插销导向块在远离定位台的一侧装入到通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头枕进行定位再用定位气缸压紧固定,支杆安装组件将支杆定位安装到头枕上,锁定安装组件将插销装入锁定支杆和头枕,各个零部件定位安装准确。

A Kind of Assembly Tool for Rear Side Support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侧支杆装配工装
本专利技术属于头枕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后侧支杆装配工装。
技术介绍
头枕骨架通常具有较多镂空结构,这些镂空结构可以在不降低头枕强度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质量。头枕骨架上在插入安装支杆,为了防止支杆在使用过程中脱落,支杆装入后要从头枕侧面开口处横向装入一个插销将支杆和头枕骨架进行锁定,由于头枕为立体造型,较多的弧形结构使其难于定位固定,传统手工装配装配将支杆插入,再用插销将支杆进行锁定,由于插销结构细小,取料、安装等都不便,支杆在插入过程中需要进行校正定向,人工装配速度慢,生产效率低,易装漏。现在由于支杆需要定位插入,再用插销进行锁定安装,现代化生产中较为先进的技术是用机器人操作,自动抓取、上料、定位、安装以及下料,但是机器人设备开发成本高,结构复杂,大幅度增加生产成本,不适用于实际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定位准确、安装方便的后侧支杆装配工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后侧支杆装配工装,包括:工作台,其上方设置有定位台和定位气缸;支杆安装组件,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定位气缸两侧,所述支杆安装组件分别具有移装板和支杆槽,所述支杆槽固定设置于移装板上方;锁定安装组件,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定位台两侧,所述锁定安装组件分别具有插销导向块和顶装杆,所述插销导向块顶部设置有插销装入口,所述插销导向块内部设置横向的通孔,所述插销装入口与通孔连通,所述顶装杆从插销导向块在远离定位台的一侧装入到通孔内;头枕卡合于定位台上,定位气缸将头枕向定位台压紧,支杆安装组件分别用于两个支杆的定位以及安装,支杆定位在支杆槽内,移装板带动支杆装入到头枕上,在锁定安装组件中顶装杆将插销推入安装,插销将支杆和头枕锁定。在上述的一种后侧支杆装配工装中,所述定位台和定位气缸之间设置有开口。在上述的一种后侧支杆装配工装中,所述定位台设置有用于头枕卡合的凸台,所述凸台下方设置有弧形托台,所述定位气缸底部固定于工作台,所述定位气缸具有可向凸台方向往复移动的推块。在上述的一种后侧支杆装配工装中,所述支杆槽内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块。在上述的一种后侧支杆装配工装中,所述支杆槽一侧的移装板上设置有气动座,所述气动座内设置有压头,所述压头可在气动座内上下移动,所述压头用于将支杆压紧于支杆槽内。在上述的一种后侧支杆装配工装中,所述移装板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滑块可沿导轨移动。在上述的一种后侧支杆装配工装中,所述移装板下方的工作台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工作台下方设置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具有伸缩活塞,所述移装板底部设置有穿过限位槽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连接于伸缩活塞。在上述的一种后侧支杆装配工装中,所述插销导向块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于工作台上,所述固定板一侧安装有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上设置有推动活塞,所述推动活塞上固定有联动片,所述顶装杆的一端固定于联动片。本专利技术将头枕进行定位再用定位气缸压紧固定,支杆安装组件将支杆分别进行定位压紧,再推入安装到头枕上,锁定安装组件将插销从头枕侧面推入安装到支杆和头枕的连接处,整体结构简洁,各个零部件定位准确,降低操作难度,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自动进行装配,有效减轻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支杆安装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锁定安装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工作台100,定位台110,凸台111,弧形托台112,定位气缸120,推块121,开口130,支杆安装组件200,移装板210,气动座211,压头212,滑块213,导轨214,限位槽215,伸缩气缸216,伸缩活塞217,连接片218,支杆槽220,定位块221,锁定安装组件300,插销导向块310,插销装入口311,通孔312,顶装杆320,固定板330,推动气缸331,推动活塞332,联动片33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后侧支杆装配工装,包括:工作台100,其上方设置有定位台110和定位气缸120;支杆安装组件200,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定位气缸120两侧,支杆安装组件200分别具有移装板210和支杆槽220,支杆槽220固定设置于移装板210上方;锁定安装组件300,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定位台110两侧,锁定安装组件300分别具有插销导向块310和顶装杆320,插销导向块310顶部设置有插销装入口311,插销导向块310内部设置横向的通孔312,插销装入口311与通孔312连通,顶装杆320从插销导向块310在远离定位台110的一侧装入到通孔312内。头枕设置有用于支杆插入的安装位,支杆插入到头枕内的一端设置有斜向凹槽,在头枕侧面设置有开孔,开孔通向头枕内部的安装位,头枕卡合于定位台110上进行初定位,定位气缸120将头枕向定位台110压紧,支杆安装组件200分别用于两个支杆的定位以及安装,支杆槽220远离头枕的一端封闭,便于支杆带动,支杆定位在支杆槽220内,移装板210带动支杆槽220移动,最后支杆沿安装位插入到头枕上,在锁定安装组件300中,插销沿着插销导向块310顶端的插销装入口311装入,插销装入口311与通孔312连通,插销向下落入通孔312内,顶装杆320沿着通孔312移动,将插销向头枕侧面的开孔推入安装,插销沿着开孔插入,再插入到支杆的斜向凹槽内,插销将支杆横向固定在头枕内,支杆和头枕完成锁定。进一步优选地,定位台110和定位气缸120之间设置有开口130。头枕骨架的结构较大时,开口130结构便于容纳大尺寸的头枕,通用性强。优选地,定位台110设置有用于头枕卡合的凸台111,凸台111下方设置有弧形托台112,定位气缸120底部固定于工作台100,定位气缸120具有可向凸台111方向往复移动的推块121。头枕上的凹陷结构与凸台111相配合,头枕具有多个弧形面,在凸台111下方的弧形托台112与头枕的弧形面配合,用于定位以及支持头枕,便于定位气缸120推动推块121将头枕压紧。优选地,支杆槽220内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块221。支杆上具有多个调节凹槽,在支杆槽220内设置定位块221和调节凹槽配合,用于支杆定位,在组装过程中,支杆沿着正确方向插入到头枕,不需另设定位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准确。优选地,支杆槽220一侧的移装板210上设置有气动座211,气动座211内设置有压头212,压头212可在气动座211内上下移动,压头212用于将支杆压紧于支杆槽220内。压头212在气动座211内上下移动,当支杆正确放入到支杆槽220内后,压头212固连有压杆,压杆设置在支杆槽220正上方,压头212带动压杆下压将支杆压紧,再通过移装板210进行移动将支杆装入头枕,支杆安装过程稳定,防止在移动过程中支杆发生移动甚至掉落。优选地,移装板210底部设置有滑块213,工作台100上设置有导轨214,滑块213可沿导轨214移动。移装板210通过其下方的滑块213沿着导轨214滑动,限定移装板210的移动方向,达到移装板210带动支杆装入头枕的效果,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优选地,移装板210下方的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侧支杆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其上方设置有定位台和定位气缸;支杆安装组件,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定位气缸两侧,所述支杆安装组件分别具有移装板和支杆槽,所述支杆槽固定设置于移装板上方;锁定安装组件,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定位台两侧,所述锁定安装组件分别具有插销导向块和顶装杆,所述插销导向块顶部设置有插销装入口,所述插销导向块内部设置横向的通孔,所述插销装入口与通孔连通,所述顶装杆从插销导向块远离定位台的一侧装入到通孔内;头枕卡合于定位台上,定位气缸将头枕向定位台压紧,支杆安装组件分别用于两个支杆的定位以及安装,支杆定位在支杆槽内,移装板带动支杆装入到头枕上,在锁定安装组件中顶装杆将插销推入安装,插销将支杆和头枕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侧支杆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其上方设置有定位台和定位气缸;支杆安装组件,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定位气缸两侧,所述支杆安装组件分别具有移装板和支杆槽,所述支杆槽固定设置于移装板上方;锁定安装组件,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定位台两侧,所述锁定安装组件分别具有插销导向块和顶装杆,所述插销导向块顶部设置有插销装入口,所述插销导向块内部设置横向的通孔,所述插销装入口与通孔连通,所述顶装杆从插销导向块远离定位台的一侧装入到通孔内;头枕卡合于定位台上,定位气缸将头枕向定位台压紧,支杆安装组件分别用于两个支杆的定位以及安装,支杆定位在支杆槽内,移装板带动支杆装入到头枕上,在锁定安装组件中顶装杆将插销推入安装,插销将支杆和头枕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侧支杆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和定位气缸之间设置有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侧支杆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设置有用于头枕卡合的凸台,所述凸台下方设置有弧形托台,所述定位气缸底部固定于工作台,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