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座椅减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涡流阻尼减振的半主动控制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0、技术背景
1、汽车座椅是汽车承载驾乘人员的重要部件,汽车乘坐的静、动态舒适性直接影响着驾乘人员的身心健康及行车安全,尤其是道路条件差及行驶速度低所导致的车辆低频振动问题比较突出。通过改进汽车座椅设计来实现减振对汽车其他性能影响较小,改进设计的自由度也更大,相较于其他方式具有成本低、易于实现、周期短等优势,是降低驾驶人员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的首选之路。此外,随着绿色智能汽车的发展,汽车内部朝着个性化智能化空间的方向发展,包括乘员驾驶的舒适性以及对驾驶环境的个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基于电涡流阻尼器减振技术,实现了可半主动控制的智能减振汽车座椅减振及热能回收,并结合了座椅智能,舒适,个性化的抬升设计和控温系统。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电涡流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智能减振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支脚、电涡流减振发电模块、坐垫主体和坐垫调温模块。所述的电涡流减振发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涡流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智能减振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支脚(11)、坐垫主体(1)和坐垫调温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涡流减振发电模块;所述的电涡流减振发电模块包括阻尼支撑组件和阻尼调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涡流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智能减振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坐垫压力检测模块和侧部抬升模块;两个侧部抬升模块分别设置在坐垫主体(1)的左右两侧;侧部抬升模块包括座椅侧垫(6)、第一抬升杆(7)、第一电动推杆(8)和安装支架(9);座椅侧垫(6)的内侧边缘与坐垫主体(1)的边缘处连接,且能够相对翻转;坐垫主体(1)与座椅侧垫(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涡流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智能减振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支脚(11)、坐垫主体(1)和坐垫调温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涡流减振发电模块;所述的电涡流减振发电模块包括阻尼支撑组件和阻尼调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涡流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智能减振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坐垫压力检测模块和侧部抬升模块;两个侧部抬升模块分别设置在坐垫主体(1)的左右两侧;侧部抬升模块包括座椅侧垫(6)、第一抬升杆(7)、第一电动推杆(8)和安装支架(9);座椅侧垫(6)的内侧边缘与坐垫主体(1)的边缘处连接,且能够相对翻转;坐垫主体(1)与座椅侧垫(6)共用同一个皮革套;安装支架(9)与坐垫主体(1)的底部固定;第一电动推杆(8)安装在安装支架(9)上;第一抬升杆(7)的一端与第一电动推杆(8)的推出杆转动连接;第一抬升杆(7)的另一端与座椅侧垫(6)的底部远离坐垫主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涡流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智能减振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33)位于坐垫主体(1)内部的中间位置;多个支撑块(32)布置在温度传感器(33)的外围;多个半导体制冷片(30)布置在各支撑块(32)的外围;所述的坐垫调温模块还包括隔热板(31);所述的隔热板(31)设置温度传感器(33)与坐垫主体(1)的底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涡流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智能减振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工作过程中,根据需要提供的阻尼力大小调节热电板(16)与永磁体(20)的间距;间距越小,电涡流减振发电模块提供的阻尼力越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涡流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智能减振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调节组件共有两个;永磁体(20)位于两个阻尼调节组件中的热电板(1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涡流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智能减振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主体(1)或升降支柱上固定有加速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毋少峰,许泓睿,穆普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