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排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426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9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汽车后排扶手,包括:扶手本体,其铰接在汽车座椅上,扶手本体具有抵紧位置和最大展开位置;紧固组件,其具有:卡接件,其可伸缩的设置在扶手本体上;第一卡接部,其设置在汽车座椅上;第二卡接部,其设置在汽车座椅上;解锁组件,其活动设置在扶手本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扶手本体上设置卡接件,在汽车座椅上设置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卡接件分别卡接在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上用于将扶手本体固定,解锁组件用于对扶手本体起到解锁作用,进而使扶手本体能够在抵紧位置和最大展开位置之间自由切换,从而满足驾乘人员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具体为一种汽车后排扶手


技术介绍

1、汽车扶手起初是为了给乘客提供肘部的支撑,后面发展为车内储物盒,包括扶手面板,可以方便进行交谈、办公,看文件资料等。汽车扶手分为前扶手和后扶手两种,前扶手设置在前排座椅中间,前部过道上面的扶手,为前排驾乘人员提供肘部支撑。而后扶手则设置在后座中央扶手位于后排座椅中间,多为可收放式,可以为后排乘客提供肘部空间。如果不需要扶手则可以收起来,不会影响到车内的空间感。

2、在低端车当中,汽车后排扶手大多是通过扶手上的泡沫和汽车座椅之间过盈配合实现汽车后排扶手的固定的,在这种固定方式当过盈量较大时,会使汽车后排扶手难以取出,过盈量较小而汽车急刹车时,后排扶手和容易自动脱出,这种调节方式无法满足驾乘人员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解锁较为方便且固定较为牢固的汽车后排扶手。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汽车后排扶手,包括:扶手本体,其铰接在汽车座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排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组件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手框依次设置有搬动部、避位部和铰接部,所述铰接部连接在所述扶手本体上,所述扶手本体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可供所述搬动部在所述扶手本体上转动,所述避位部呈弧形结构,用以在所述扣手框转动时为所述扣手框提供避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扶手本体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柱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第二限位柱之间卡接有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排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组件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手框依次设置有搬动部、避位部和铰接部,所述铰接部连接在所述扶手本体上,所述扶手本体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可供所述搬动部在所述扶手本体上转动,所述避位部呈弧形结构,用以在所述扣手框转动时为所述扣手框提供避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扶手本体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柱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第二限位柱之间卡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供所述扣手框复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排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靠近所述移动块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孔,所述扶手本体上设置有固定轴,所述转动孔套设在所述固定轴的外侧,且所述推动块设置有所述转动孔的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移动块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文辉戴宇杰张峻陈海耀穆普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