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399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第一柔性电路板、非柔性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以及第二柔性电路板;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阵列基板;非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第一柔性电路板;控制电路板设于非柔性电路板之上,并与非柔性电路板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非柔性电路板。在封装时第一柔性电路板可以折弯,而且控制电路板没有设置在阵列基板上,使阵列基板的宽度可以缩小,即可实现窄边框;通过非柔性电路板连接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避免软对软贴合,提高贴合精度;控制电路板设于非柔性电路板之上,避免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造成的不稳定、制造良率低。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安装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显示领域,显示装置的高屏占比是发展趋势,其中一个方向就是使用窄边框化的显示面板。目前,显示装置的边框较宽无法实现高屏占比。有些显示装置虽然能够缩窄边框,但是,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导致精度较低、良率较低。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显示面板及安装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精度较低、良率较低的不足,提供一种精度较高、良率较高的显示面板及安装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本技术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技术的实践而习得。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阵列基板;非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非柔性电路板之上,并与所述非柔性电路板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非柔性电路板。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非柔性电路板为硬质印刷电路板。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异方性导电胶膜,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之间。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异方性导电胶膜,设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非柔性电路板之间。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异方性导电胶膜,设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非柔性电路板之间。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四异方性导电胶膜,设于所述非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之间。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连接部粘接于所述阵列基板之上。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二连接部粘接于所述非柔性电路板之上。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连接部粘接于所述非柔性电路板之上。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连接器,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本技术的显示面板,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连接阵列基板和非柔性电路板,通过非柔性电路板连接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控制电路板设于非柔性电路板之上。一方面,阵列基板连接第一柔性电路板,在封装时第一柔性电路板可以折弯,而且控制电路板没有设置在阵列基板上,使阵列基板的宽度可以缩小,即可实现窄边框;另一方面,通过非柔性电路板连接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避免软对软贴合,提高贴合精度;再一方面,控制电路板设于非柔性电路板之上,避免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造成的不稳定、制造良率低。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图1是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中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阵列基板;2、彩膜基板;3、第一偏光片;4、第二偏光片;5、第一柔性电路板;6、第二柔性电路板;7、非柔性电路板;8、控制电路板;9、第一异方性导电胶膜;10、第二异方性导电胶膜;11、第三异方性导电胶膜;12、第四异方性导电胶膜;13、柔性电路板;14、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参照图1以及图2所示的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显示区域与边框区域的分割线;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设于阵列基板1之上的彩膜基板2,设于阵列基板1之上并与阵列基板1连接的控制电路板8,以及与阵列基板1连接的柔性电路板13,柔性电路板13为主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13在封装时可以折弯,不影响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显示面板端子侧的边框宽度(显示面板显示区到显示面板最外边缘的宽度)由A、B、C、D、E五个尺寸相加构成,其中,A尺寸为显示区到彩膜基板2最外边的间距尺寸,B尺寸为彩膜基板2最外边到控制电路板8的间距尺寸,C尺寸为控制电路板8的宽度,D尺寸为控制电路板8到柔性电路板13的间距尺寸,E尺寸为柔性电路板13在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1上粘接的宽度。按照目前的工艺极限边框宽度≥3.7mm。从图1中可以得到显示面板边框宽度为阵列基板1突出显示区域的宽度,控制电路板8和柔性电路板13均需要与阵列基板1连接,因此,该显示面板无法实现超窄边框设计从而实现更高的屏占比。图3以及图4所示的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显示区域与边框区域的分割线;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设于阵列基板1之上的彩膜基板2,设于阵列基板1之上并与阵列基板1连接的第一柔性电路板5,设于第一柔性电路板5之上的控制电路板8,以及与第一柔性电路板5连接的第二柔性电路板6,第二柔性电路板6为主柔性电路板。第一柔性电路板5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在封装时均可以折弯,不影响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显示面板端子侧的边框宽度(显示面板显示区到显示面板最外边缘的宽度)由F、G、H三个尺寸相加构成,其中,F尺寸为显示区到彩膜基板2最外边的间距尺寸,G尺寸为彩膜基板2最外边到第一柔性电路板5的间距尺寸,H尺寸为第一柔性电路板5在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1上粘接的宽度。相对于图1中的实施方式节省了控制电路板8的宽度以及控制电路板8距离柔性电路板的间距尺寸。边框宽度可以缩小边框1.5mm左右,从而可以实现窄边框设计,实现更高的屏占比。但是,控制电路板8与第一柔性电路板5卷对卷粘接生产过程中需要持续加热至400摄氏度,而第一柔性电路板5的热膨胀系数约为16um/m/℃,控制电路板8的热膨胀系数约为2.49um/m/℃,两者相差较大,贴合后较为不稳定、制造良率低、而且对粘接机台精度要求高。再者,第一柔性电路板5与第二柔性电路板6为软对软贴合,贴合精度不易控制,而且对设备精度要求很高,现有设备不能满足该工艺要求,需要增加设备投入成本。本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参照图5以及图6所示的本技术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显示区域与边框区域的分割线;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阵列基板1、第一柔性电路板5、非柔性电路板7、控制电路板8以及第二柔性电路板6。第一柔性电路板5电连接于所述阵列基板1;非柔性电路板7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5;控制电路板8设于所述非柔性电路板7之上,并与所述非柔性电路板7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6电连接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阵列基板;非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非柔性电路板之上,并与所述非柔性电路板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非柔性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阵列基板;非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非柔性电路板之上,并与所述非柔性电路板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非柔性电路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柔性电路板为硬质印刷电路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异方性导电胶膜,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异方性导电胶膜,设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非柔性电路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异方性导电胶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俊杰谭叶舟罗振兴向彬桑建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