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99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5:31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一种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所述柔性屏组件包括连接胶、柔性屏和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和所述柔性屏通过所述连接胶粘连,所述支撑壳体包括壳体周边部和壳体中间部,所述壳体周边部围绕所述壳体中间部设置,所述连接胶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周边部的第一部分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中间部的第二部分,所述壳体中间部端部设有排气通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排气通孔连通,通过在壳体周边部设置排气通孔,在装配时,使柔性屏与支撑壳体之间的气体通过排气通孔排尽,避免了因为气体滞留导致的柔性屏鼓包现象,使柔性屏和支撑壳体能更好的贴合。

Flexible Screen Component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设备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柔性屏的使用会越来越广泛,柔性屏具有轻薄、低功耗、可弯曲等的优势,但由于柔性屏的柔韧性,在装配时,柔性屏与支撑壳体之间会有较大概率将气体留在柔性屏与支撑壳体之间,使柔性屏与支撑壳体不能很好的贴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可以减少柔性屏贴装时的鼓包现象。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屏组件,其包括连接胶、柔性屏和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和所述柔性屏通过所述连接胶粘连,所述支撑壳体包括壳体周边部和壳体中间部,所述壳体周边部围绕所述壳体中间部设置,所述连接胶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周边部的第一部分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中间部的第二部分,所述壳体中间部端部设有排气通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排气通孔连通。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柔性屏组件、控制板和后盖,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所述柔性屏组件与后盖之间,所述柔性屏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其通过在壳体周边部设置排气通孔,在装配时,使柔性屏与支撑壳体之间的气体通过排气通孔排尽,避免了因为气体滞留导致的柔性屏鼓包现象,使柔性屏和支撑壳体能更好的贴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组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组件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组件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组件装配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状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状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屏组件和电子设备。以下将对柔性屏组件和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掌上电脑等设备,还可以是游戏设备、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等。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柔性屏组件100包括连接胶101、支撑壳体102和柔性屏(图中未示出),支撑壳体102和柔性屏通过连接胶101粘连,支撑壳体102包括壳体周边部1021和壳体中间部1022,壳体周边部1021围绕所述壳体中间部1022设置,连接胶101包括设置于壳体周边部1021的第一部分1011和设置于壳体中间部1022的第二部分1012,所述壳体中间部1022的端部设有排气通孔1014,第一部分1011与第二部分1012之间形成第一通道301,第一通道301与排气通孔1014连通。第一部分1011根据壳体周边部1021形状设置,第一部分1011还可以作为防护区,用于防止水汽和灰尘以及其他杂质进入柔性屏与支撑壳体之间,影响柔性屏的美观和性能,第二部分1012为粘连区,柔性屏与支撑壳体102之间的贴合主要依赖于第二部分1012,排气通孔1014在柔性屏贴装时可以使将柔性屏与支撑壳体之间的气体排尽,使柔性屏和支撑壳体能更好的贴合,更加美观。需要说明的是,排气通孔1014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2个,也可以为更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分1012包括多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型、菱形、三角形、矩形和条形中的一种,或多个单元的形状至少包括上述形状中的至少两种,多个单元之间形成第二通道,根据多个单元之间的排列设置第二通道的数量,第二通道与排气通孔连通。为了清楚说明上述实施例,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部分1012由3个条形单元201组成,第一行的条形单元201与第二行的条形单元201之间形成第二通道302,第二行的条形单元201与第三行的条形单元201之间形成另一条第二通道302,两条第二通道302分别与两个排气通孔1014连通,第一部分1011与第二部分1012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通道301,第一通道301与其中两个排气通孔1014连通,排气通孔1014设置在壳体中间部1022靠近短边401的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通孔1014还可以设置在壳体中间部1022靠近第一部分短边401的一端,排气通孔1014设置的位置取决于柔性屏贴装时柔性屏最先贴装位置,排气通孔1014设置在壳体中间部1022远离最先贴装位置的一端,排气通孔1014可以用于在柔性屏贴装时将滞留在第一通道301和第二通道302的空气排尽,避免了柔性屏贴装时由于空气滞留导致柔性屏鼓包的现象。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组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分1012由多个圆形单元601组成,多个圆形单元601形成阵列,该阵列包括多行多列,第一行6011与第二行6012之间形成一条第二通道302,第二行6012与第三行6013之间也形成一条第二通道302,第三行6013与第四行6014之间也形成一条第二通道302,第四行6014与第五行6015之间也形成一条第二通道302,阵列设置的多个圆形单元601形成的多条第二通道302与对应的排气通孔1014连通,第一部分1011与第二部分1012之间形成第一通道301,第一通道301可以理解为第一部分1011与第二部分1012之间的间隙,第一通道301与多个排气通孔1014连通。第一通道可以包括:第一行6011与第一部分1011的长边之间形成的间隙,第五行6015与第一部分1011的另一条长边之间形成的间隙,第一列6016与第一部分1011的短边之间形成的间隙,第六列6017与第一部分1011的另一条短边之间形成的间隙。阵列的行数和列数根据壳体中间部1022的面积大小设置,当壳体中间部1022面积较大时,行数列数相应增加,当壳体中间部1022面积较小时,行数列数相应减少,相邻的行之间的距离可以在1mm-15mm之间,相邻的列之间的距离可以在1mm-15mm之间,每个圆形单元601的直径可以在3mm-35mm之间。根据壳体中间部1022的面积大小,相邻行之间的距离与相邻列之间的距离按照一定的比列设置,第一部分1011长边所在的部分宽度可以在0.5mm-25mm之间,第一部分1011短边所在的部分宽度可以在0.5mm-35mm之间,该宽度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胶、柔性屏和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和所述柔性屏通过所述连接胶粘连,所述支撑壳体包括壳体周边部和壳体中间部,所述壳体周边部围绕所述壳体中间部设置,所述连接胶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周边部的第一部分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中间部的第二部分,所述壳体中间部端部设有排气通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排气通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胶、柔性屏和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和所述柔性屏通过所述连接胶粘连,所述支撑壳体包括壳体周边部和壳体中间部,所述壳体周边部围绕所述壳体中间部设置,所述连接胶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周边部的第一部分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中间部的第二部分,所述壳体中间部端部设有排气通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排气通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多个单元,所述多个单元之间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排气通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柔性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单元的形状包括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条形和矩形中的至少一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柔性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单元为多个条形单元,所述多个条形单元均匀分布于壳体中间部,所述多个条形单元之间形成第二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柔性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伟德
申请(专利权)人: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