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箍铸件矫正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382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卡箍铸件矫正工装,包括上胎膜、下胎膜,所述下胎膜下方放置有矫正机,所述下胎膜上放置有卡箍铸件,所述上胎膜设置在卡箍铸件上;所述上胎膜底端面设置有向内凹的铝片,所述铝片的外表面为设置有内凹的第一弧面,所述下胎膜设置有向外的凸起,所述凸起的表面为第二弧面;所述上胎膜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端面设置有四个第一隔板,所述挡板下方设置有四个第二隔板,所述每相邻两个第二隔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推柱、第二推柱、第三推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矫正工效大大提高,使得矫正后的卡箍铸件内径、外径尺寸合格,而且还有效保证了卡箍铸件的同轴度。

A Correction Tool for Clamp Cast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箍铸件矫正工装
本技术涉及铸件矫正
,具体是一种卡箍铸件矫正工装。
技术介绍
熔模精密铸造卡箍铸件由于浇冒口系统以及铸件本身结构的影响,铸件在凝固收缩的时候,容易造成铸件尺寸张大,铸件在装配时要求取5点尺寸,平均值符合图纸要求,卡箍配合面的平面度要求在0.7mm以内,需要通过矫正保证其尺寸合格,传统的方法是人工直接锤击铸件。这种矫正方法不但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人为因素大,而且无法保证矫正后的外径尺寸及同轴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卡箍铸件矫正工装,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背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箍铸件矫正工装,包括上胎膜、下胎膜,所述下胎膜下方放置有矫正机,所述下胎膜上放置有卡箍铸件,所述上胎膜设置在卡箍铸件上;所述上胎膜底端面设置有向内凹的铝片,所述铝片的外表面为设置有内凹的第一弧面,所述下胎膜设置有向外的凸起,所述凸起的表面为第二弧面;所述上胎膜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端面设置有四个第一隔板,所述每两个第一隔板之间形成通道,所述每个通道均贯穿挡板,所述每个通道内均安装有压块;所述挡板下方设置有四个第二隔板,所述四个第二隔板分别设置在四个第一隔板正下方,且所述四个第二隔板的厚度均小于四个第一隔板的厚度,所述四个第二隔板的下端面分别与位于四个第二隔板正下方的铝片的内表面贴合,所述每相邻两个第二隔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推柱、第二推柱、第三推柱,所述第一推柱、第二推柱、第三推柱的下端面分别与位于第一推柱、第二推柱、第三推柱正下方的铝片的内表面贴合。优选的,所述第一弧面的直径与卡箍铸件的内径相差1-2mm。优选的,所述第一弧面与卡箍铸件外直径表面轴向同心。优选的,所述第二弧面与卡箍铸件内直径表面轴向同心。优选的,所述每个第二隔板的厚度与每个第一隔板的厚度相差3-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压块,能选择不同型号的压块,能对不同位置形变的卡箍铸件进行矫正;通过设置的铝片,能有效的支撑第一推柱、第二推柱、第三推柱,也能很好的在挤压过程中跟随第一推柱、第二推柱、第三推柱的挤压深度变化;通过设置第二隔板的厚度小于第一隔板的厚度,能有效的卡住一推柱、第二推柱、第三推柱在挡板下方。本技术操作方便,矫正工效大大提高,使得矫正后的卡箍铸件内径、外径尺寸合格,而且还有效保证了卡箍铸件的同轴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上胎膜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挡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胎膜,2、下胎膜,3、卡箍铸件,11、铝片,12、第一弧面,13、挡板,14、第一隔板,15、通道,16、压块,17、第二隔板,21、凸起,22、第二弧面,171、第一推柱,172、第二推柱,173、第三推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图3所示,一种卡箍铸件矫正工装,包括上胎膜1、下胎膜2,下胎膜2下方放置有矫正机,下胎膜2上放置有卡箍铸件3,上胎膜1设置在卡箍铸件3上。上胎膜1底端面设置有向内凹的铝片11,铝片11的外表面为设置有内凹的第一弧面12,下胎膜2设置有向外的凸起21,凸起21的表面为第二弧面22。上胎膜1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挡板13,挡板13上端面设置有四个第一隔板14,每两个第一隔板14之间形成通道15,每个通道15均贯穿挡板13,每个通道15内均安装有压块16。由于挡板13下方设置有四个第二隔板17,四个第二隔板17分别设置在四个第一隔板14正下方。每相邻两个第二隔板17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推柱171、第二推柱172、第三推柱173,第一推柱171、第二推柱172、第三推柱173下端面分别与位于第一推柱171、第二推柱172、第三推柱173正下方的铝片11的内表面贴合四个第二隔板17的厚度均小于四个第一隔板14的厚度,在最佳实施过程中,选择每个第二隔板17的厚度与每个第一隔板14的厚度相差3-5mm,因此第一推柱171、第二推柱172、第三推柱173均卡在铝片11与挡板13之间;四个第二隔板17的下端面分别与位于四个第二隔板17正下方的铝片11的内表面贴合。在最佳实施过程中,第一弧面12的直径与卡箍铸件3的内径相差1-2mm,因此卡箍铸件3校正后有一个回弹量。第一弧面12与卡箍铸件3外直径表面轴向同心。第二弧面22与卡箍铸件3内直径表面轴向同心。实施工程中,在一般矫正过程中,安装相同型号的三个压块16,使三个压块16穿过通道并分别与第一推柱171、第二推柱172、第三推柱173接触,保证三个压块16的上端面与上胎膜1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矫正机工作,上胎膜1挤压卡箍铸件3;当需要对卡箍铸件3的形变较大位置着重矫正时,例如第一推柱171下方的位置,对该位置对应的压块16选择不同型号,使不同型号的该压块16上端面位置超过上胎膜1的上端面位置,矫正机工作,上胎膜1挤压卡箍铸件3,在第一推柱171的作用下,挤压卡箍铸件3从而能使形变较大的卡箍铸件3能得到较为精准的矫正。上述结合附图对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箍铸件矫正工装,包括上胎膜、下胎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胎膜下方放置有矫正机,所述下胎膜上放置有卡箍铸件,所述上胎膜设置在卡箍铸件上;所述上胎膜底端面设置有向内凹的铝片,所述铝片的外表面为设置有内凹的第一弧面,所述下胎膜设置有向外的凸起,所述凸起的表面为第二弧面;所述上胎膜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端面设置有四个第一隔板,所述每两个第一隔板之间形成通道,所述每个通道均贯穿挡板,所述每个通道内均安装有压块;所述挡板下方设置有四个第二隔板,所述四个第二隔板分别设置在四个第一隔板正下方,且所述四个第二隔板的厚度均小于四个第一隔板的厚度,所述四个第二隔板的下端面分别与位于四个第二隔板正下方的铝片的内表面贴合,所述每相邻两个第二隔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推柱、第二推柱、第三推柱,所述第一推柱、第二推柱、第三推柱的下端面分别与位于第一推柱、第二推柱、第三推柱正下方的铝片的内表面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箍铸件矫正工装,包括上胎膜、下胎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胎膜下方放置有矫正机,所述下胎膜上放置有卡箍铸件,所述上胎膜设置在卡箍铸件上;所述上胎膜底端面设置有向内凹的铝片,所述铝片的外表面为设置有内凹的第一弧面,所述下胎膜设置有向外的凸起,所述凸起的表面为第二弧面;所述上胎膜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端面设置有四个第一隔板,所述每两个第一隔板之间形成通道,所述每个通道均贯穿挡板,所述每个通道内均安装有压块;所述挡板下方设置有四个第二隔板,所述四个第二隔板分别设置在四个第一隔板正下方,且所述四个第二隔板的厚度均小于四个第一隔板的厚度,所述四个第二隔板的下端面分别与位于四个第二隔板正下方的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松杜应流李兴龙雷伦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应流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