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轮式整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76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五金件加工装置领域,提供了一种滚轮式整形机构,包括:转动机构及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安装于所述转动机构上,其用于挤压整形工件;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成型基准件及多个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与所述成型基准件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工件,所述多个挤压装置可围绕所述成型基准件转动。通过设置可围绕所述成型基准件转动的多个挤压装置以挤压整形圆柱形工件,可提高圆柱形工件的整形加工精度,从而快速将圆柱形工件整形到所需的加工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滚轮式整形机构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五金件加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轮式整形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马达通常采用机壳进行封装,其中,机壳的成型方法有多种,针对五金类的机壳通常会采用冲压方法进行加工成型,以获得不同形状或者结构的机壳。因加工成型设备的加工精度影响,导致所加工成型的机壳精度较低而影响其使用性能,或者是机壳的外观不良而影响其美观,如加工圆柱形的机壳时,机壳的圆度不符合加工精度要求,因此,需要对不符合要求的机壳进行整形,目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业界人员通常采用抱压式整形机构进行整形,然而现有的抱压式整形机构的整形精度和效率低,导致整形后的机壳仍然不符合精度要求,或者导致机壳的生产效率低下,进一步提高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抱压式整形机构的整形精度和效率低而导致机壳的整形精度不符要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滚轮式整形机构,包括:转动机构及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安装于所述转动机构上,其用于挤压整形工件;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成型基准件及多个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与所述成型基准件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工件,所述多个挤压装置可围绕所述成型基准件转动。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挤压装置与所述成型基准件的距离相等。进一步地,所述挤压装置分别设于所述成型基准件的相对两侧。进一步地,所述成型基准件位于所述转动机构的中心位置,所述多个挤压装置以成型基准件为中心呈环状分布。进一步地,所述挤压装置与所述成型基准件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进一步地,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滚轮及滚轮座,所述滚轮通过所述滚轮座安装于所述转动机构上,所述滚轮用于挤压所述工件。进一步地,转动机构包括托盘,所述托盘顶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滚轮座安装于所述定位槽中。进一步地,所述挤压装置进一步包括调整块,所述调整块安装于所述定位槽中,且位于所述滚轮座远离所述成型基准件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成型基准件为转动轴,所述转动机构进一步包括传动机构及轴承,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托盘上,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伸出所述托盘外且用于固持所述工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带轮及传送带,所述带轮与所述传送带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带轮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滚轮式整形机构通过设置可围绕所述成型基准件转动的多个挤压装置以挤压整形圆柱形工件,可提高圆柱形工件的整形加工精度,从而快速将圆柱形工件整形到所需的加工精度要求。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本技术滚轮式整形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的立体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滚轮式整形机构100包括转动机构11、调整装置22,所述调整装置22安装于所述转动机构11上,其用于挤压整形工件(未图示),例如用于挤压整形圆柱形的机壳。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转动机构1包括托盘11、传动机构12及轴承13,所述托盘11顶面开设有定位槽111,所述定位槽111贯穿托盘11的两则,所述传动机构12包括带轮121及传送带122,所述带轮121与所述传送带122连接。所述传送带122用于与电机(未图示)连接,其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并带动带轮121转动。其中,所述带轮121为同步带轮121,其带动托盘11转动。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调整装置2包括成型基准件21及多个挤压装置22,所述挤压装置22与所述成型基准件21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未标号),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工件(马达机壳),所述多个挤压装置22在托盘11的带动下,可围绕所述成型基准件21转动。具体地,所述成型基准件21位于所述转动机构1的中心位置,其作为整形的芯模用于成型所述工件,且芯模可以是标准件,其形状精度较高。通过设置可围绕所述成型基准件21转动的多个挤压装置22以挤压整形圆柱形工件,可提高圆柱形工件的整形加工精度,从而快速将圆柱形工件整形到所需的加工精度要求。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挤压装置22分别设于所述成型基准件21的相对两侧,即所述挤压装置22对称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挤压装置22可以以成型基准件21为中心呈环状分布,且每一所述挤压装置22与所述成型基准件21的距离相等,此结构设计使得工件所受的挤压力平衡,从而进一步提高滚轮221式整形机构的整形精度。具体地,所述挤压装置22与所述成型基准件21之间的距离可调节,通过调节所述挤压装置22与所述成型基准件21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实时情况进行调节挤压装置22施加给工件的挤压力,以保证滚轮式整形机构的整形精度达到较佳。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挤压装置22包括滚轮221、滚轮座222及调整块223,所述滚轮座222安装于所述定位槽111中,使得所述滚轮座222可稳固地安装于托盘11上。所述滚轮221通过所述滚轮座222安装于所述托盘11上,所述滚轮221用于挤压所述工件。所述调整块223安装于所述定位槽111中,且位于所述滚轮座222远离所述成型基准件21的一侧。所述调整块223用来调整所述挤压装置22与成型基准件21的距离,进一步使得调整装置2的整形精度达到较佳。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成型基准件21为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13安装在所述托盘11上,直接采用转动轴作为基准件,一方面可减少零件加工,另一方面零件具有较高的精度。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伸出所述托盘11外且用于固持所述工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12连接,具体地,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带轮121连接。当整形成型精度达不到要求的圆柱形工件时,先将工件套设于成型基准件21上进行定位,然后启动电机,此时托盘11跟随带轮121转动,从而带动挤压装置22围绕所述成型基准件21转动,同时滚轮221挤压工件,对工件进行整形,直至工件外形精度符合精度要求时,整形完成。本技术的滚轮式整形机构通过设置可围绕所述成型基准件转动的多个挤压装置以挤压整形圆柱形工件,可提高圆柱形工件的整形加工精度,从而快速将圆柱形工件整形到所需的加工精度要求。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轮式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机构及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安装于所述转动机构上,其用于挤压整形工件;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成型基准件及多个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与所述成型基准件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工件,所述多个挤压装置可围绕所述成型基准件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轮式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机构及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安装于所述转动机构上,其用于挤压整形工件;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成型基准件及多个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与所述成型基准件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工件,所述多个挤压装置可围绕所述成型基准件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式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挤压装置与所述成型基准件的距离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式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分别设于所述成型基准件的相对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式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基准件位于所述转动机构的中心位置,所述多个挤压装置以成型基准件为中心呈环状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式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与所述成型基准件之间的距离可调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式整形机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际刊亢汉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龙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