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2009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热管理管路包括:水泵;三通接口;电池散热器组件;换向阀;加热元件;电池箱,其中三通接口分别连接换向阀、水泵和电池散热器组件,换向阀分别连接电池散热器组件和加热元件;接收换向阀换向指令;在换向阀开始基于换向阀换向指令执行换向动作前的第一预定时间,关闭水泵,其中第一预定时间在接收到换向阀换向指令之后;在换向阀开始基于换向阀换向指令执行换向动作后的第二预定时间,开启水泵。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在换向阀动作前关闭水泵,换向阀动作完成时或动作完成后开启水泵,其中水泵关闭后利用管路阻力将流量降为零,可以显著降低或克服水锤现象,提高热管理管路的安全性。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of a New Energy Vehicle Heat Management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能源短缺、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新能源技术。降低石油消耗、低污染、低噪声的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通常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和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在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驱动电动机产生动力,因此动力电池的性能及寿命是影响汽车性能的关键因素。由于车辆上空间有限,电池在工作中产生大量热量受空间影响而累积,造成各处温度不均而影响电池单体的一致性,从而降低电池充放电循环效率,影响电池的功率和能量发挥,严重时还将导致热失控,影响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了使动力电池发挥最佳性能和寿命,需要优化电池组的结构,并采用热管理系统来保持电池温度处于适宜的区间,并保证电池各部分温度均衡。热管理系统通过系统管路为各个电池组水室提供冷却液实现对电池组的散热和制冷。水锤现象是在突然停电或者在阀门关闭太快时,由于压力水流的惯性,产生水流冲击波,就像锤子敲打一样。水流冲击波来回产生的力,有时会很大,从而破坏阀门和水泵。目前在管路中主要是用水锤消除器消除水锤现象。水锤消除器能在无需阻止流体流动的情况下,有效地消除各类流体在传输系统可能产生的水外锤和浪涌发生的不规则水击波震荡,从而达到消除具有破坏性的冲击波,起到保护之目的。然而,水锤消除器由于体积较大,一般只适用于固定的设施,在新能源车辆上的应用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无需水锤消除器即可降低或消除水锤现象。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包括:一种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控制方法,所述热管理管路包括:水泵;三通接口;电池散热器组件;换向阀;加热元件;电池箱,其中三通接口分别连接换向阀、水泵和电池散热器组件,换向阀分别连接电池散热器组件和加热元件;该方法包括:接收换向阀换向指令;在所述换向阀开始基于所述换向阀换向指令执行换向动作前的第一预定时间,关闭所述水泵,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在接收到所述换向阀换向指令之后;在所述换向阀开始基于所述换向阀换向指令执行换向动作后的第二预定时间,开启所述水泵。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向阀换向指令为从加热工况切换到散热工况的第一换向指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向阀换向指令为从散热工况切换到加热工况的第二换向指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水泵转速从100%降低到0%后,所述热管理管路内液体自发停止流动的时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预定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换向阀的换向动作时间。一种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控制装置,所述热管理管路包括:水泵;三通接口;电池散热器组件;换向阀;加热元件;电池箱,其中三通接口分别连接换向阀、水泵和电池散热器组件,换向阀分别连接电池散热器组件和加热元件;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换向阀换向指令;关闭模块,用于在所述换向阀开始基于所述换向阀换向指令执行换向动作前的第一预定时间,关闭所述水泵,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在接收到所述换向阀换向指令之后;开启模块,用于在所述换向阀开始基于所述换向阀换向指令执行换向动作后的第二预定时间,开启所述水泵。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向阀换向指令为从加热工况切换到散热工况的第一换向指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向阀换向指令为从散热工况切换到加热工况的第二换向指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水泵转速从100%降低到0%后,所述热管理管路内液体自发停止流动的时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预定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换向阀的换向动作时间。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热管理管路包括:水泵;三通接口;电池散热器组件;换向阀;加热元件;电池箱,其中三通接口分别连接换向阀、水泵和电池散热器组件,换向阀分别连接电池散热器组件和加热元件;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方法包括:接收换向阀换向指令;在换向阀开始基于换向阀换向指令执行换向动作前的第一预定时间,关闭水泵,其中第一预定时间在接收到换向阀换向指令之后;在换向阀开始基于换向阀换向指令执行换向动作后的第二预定时间,开启水泵。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在换向阀动作前关闭水泵,换向阀动作完成时或动作完成后开启水泵,其中水泵关闭后利用管路阻力将流量降为零,无需水锤消除器即可显著降低或克服水锤现象,提高热管理管路的安全性。而且,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第一预定时间大于等于水泵转速从100%降低到0%后,管路内液体由于管路内壁阻力等因素自发停止流动的时间,第二预定时间大于或等于换向阀的换向动作时间,从而完全消除水锤现象,并进一步提高热管理管路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加热工况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散热工况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控制时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控制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控制装置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为了描述上的简洁和直观,下文通过描述若干代表性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案进行阐述。实施方式中大量的细节仅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但是很明显,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时可以不局限于这些细节。为了避免不必要地模糊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一些实施方式没有进行细致地描述,而是仅给出了框架。下文中,“包括”是指“包括但不限于”,“根据……”是指“至少根据……,但不限于仅根据……”。由于汉语的语言习惯,下文中没有特别指出一个成分的数量时,意味着该成分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或可理解为至少一个。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提出一种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控制方法。热管理管路包括:水泵;三通接口;电池散热器组件;换向阀;加热元件;电池箱,其中三通接口分别连接换向阀、水泵和电池散热器组件,换向阀分别连接电池散热器组件和加热元件。热管理管路包括加热工况和散热工况。在加热工况中,加热元件加热,电池散热器组件被旁路,由加热元件为热管理管路中的冷却液加热。在散热工况中,电池散热器组件执行散热,加热元件不加热,由电池散热器组件为热管理管路中的冷却液散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加热工况示意图,其中加热元件实施为PTC加热器。在图1中,热管理管路包括:水泵P1;三通接口T;电池散热器组件;换向阀V1;PTC加热器;电池箱,其中三通接口T分别连接换向阀V1、水泵P1和电池散热器组件,换向阀V1分别连接电池散热器组件和PTC加热器。其中:电池散热器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管路包括:水泵;三通接口;电池散热器组件;换向阀;加热元件;电池箱,其中三通接口分别连接换向阀、水泵和电池散热器组件,换向阀分别连接电池散热器组件和加热元件;该方法包括:接收换向阀换向指令;在所述换向阀开始基于所述换向阀换向指令执行换向动作前的第一预定时间,关闭所述水泵,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在接收到所述换向阀换向指令之后;在所述换向阀开始基于所述换向阀换向指令执行换向动作后的第二预定时间,开启所述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管路包括:水泵;三通接口;电池散热器组件;换向阀;加热元件;电池箱,其中三通接口分别连接换向阀、水泵和电池散热器组件,换向阀分别连接电池散热器组件和加热元件;该方法包括:接收换向阀换向指令;在所述换向阀开始基于所述换向阀换向指令执行换向动作前的第一预定时间,关闭所述水泵,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在接收到所述换向阀换向指令之后;在所述换向阀开始基于所述换向阀换向指令执行换向动作后的第二预定时间,开启所述水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换向指令为从加热工况切换到散热工况的第一换向指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换向指令为从散热工况切换到加热工况的第二换向指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水泵转速从100%降低到0%后,所述热管理管路内液体自发停止流动的时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管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定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换向阀的换向动作时间。6.一种新能源车辆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坚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