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脉动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64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更换缓冲装置的新型脉动阻尼器,涉及阻尼器结构领域;包括中空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气囊;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充气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连接管道的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设有卡槽;所述缓冲装置一端可拆卸的设置在卡槽内;所述缓冲装置另一端则位于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气囊和第二连接部之间;本装置达到技能保护气囊,还方便后期维护/更换缓冲装置的优点。

A New Type of Pulse Dam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脉动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阻尼器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更换缓冲装置的新型脉动阻尼器。
技术介绍
在由以往复泵为动力的流体输送系统中,由于往复泵工作特性而不可避免地将产生流量和压力脉动,对系统设备以及工艺流程都将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威胁到系统本身和整个工艺流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泵吸入端汽蚀、水锤现象、安全阀的错误开启);在管路系统中安装脉动阻尼器,可有效减小流量和压力脉动值,减弱对管路系统的冲击和振动,脉动阻尼器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来储存和释放能量,达到消除由往复泵所引起的冲击和脉动的效果。泵处于排出过程时,部分介质进入阻尼器腔室,压缩腔内气体,处于能量储蓄过程;泵处于吸液过程时,部分介质被压回管路,补充管路流量,处于能量释放过程;从而起到平缓系统压力脉动和流量脉动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气囊预压式脉动阻尼器是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来储存、释放能量,达到阻尼由往复泵所引起的冲击和脉动的效果;由于内腔的惰性气体和溶液的隔离采用彷内腔室形状的气囊,气囊在腔室内作疲劳往复运动,且变形量大,这对气囊材料的就产生了如下要求1、具有对输送介质的耐腐蚀性;2、好的延展性和弹性;3、能够进行长时间的疲劳往复运动;目前塑料材质的阻尼器,因为材料强度的问题,在制造和选材上都不是很方便,因此为更好利用材料,就必须改进现有结构,降低气囊受到的冲击强度;常见的降低冲击强度的方式是在气囊前面固设一个缓冲装置,但是缓冲装置则会代替气囊受到流体的第一次冲击,容易发生形变或损坏;因此,需要一种方便更换的新型脉动阻尼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脉动阻尼器,其目的在于解决常见的安装有缓冲装置的脉动阻尼器不方便更换/维护,导致生产成本高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脉动阻尼器,包括中空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气囊;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充气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连接管道的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设有卡槽;所述缓冲装置一端可拆卸的设置在卡槽内;所述缓冲装置另一端则位于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气囊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流体经过第二外壳顶部流入本装置时,会通过缓冲装置减去大部分冲击能量,然后再撞击到气囊上,且缓冲装置可拆卸;方便后期的更换和维护;因此,缓冲装置不仅降低了气囊受到流体的冲击强度;增加了气囊的寿命,同时缓冲装置可拆卸性能,也方便后期的维护和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二外壳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缓冲装置的主视图。其中: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第二连接部201、L型滑槽202、气囊3、缓冲板4、通孔401、连接管5、第一限位凸缘501、连接杆6、第二限位凸缘601、支撑杆7、滑块8、凸台9、弹簧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脉动阻尼器,包括中空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气囊3;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充气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连接管道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所述第一外壳1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一开口端;所述第二外壳包括第二连接部和一开口端;所述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开口端采用螺纹相对连接;两者采用螺纹连接在一起组成脉动阻尼器本体;其中第一连接部上设有充气阀,而所述气囊3则设置在第二外壳2内;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第二连接部201设有卡槽;所述缓冲装置一端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二连接部201的卡槽内,且位于所述气囊3和第二连接部201之间;本装置工作时,当流体经过第二连接部201流入本装置时,会通过缓冲装置减去大部分冲击能量,然后再撞击到气囊3上,且缓冲装置可拆卸;方便后期的更换和维护;因此,缓冲装置不仅降低了气囊3受到流体的冲击强度;增加了气囊3的寿命,同时缓冲装置可拆卸性能,也方便后期的维护和更换。如图1、2和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三根支撑杆7、三个滑块8、弹性缓冲部和缓冲板4;所述滑块8侧壁固接在支撑杆7一端上;所述三根支撑杆7另一端固设在弹性缓冲部一端侧壁,所述卡槽为与所述滑块8相适配的L型滑槽202,使得将所述滑块8从L型滑槽202的端部的进口滑入至L型滑槽202另一端端部时,然后转动支撑杆7将支撑杆7卡接在第二外壳2的L型滑槽202内;所述弹性缓冲部另一端与缓冲板4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当需要更换维护或更换缓冲装置时,只需拆卸下缓冲板4,然后转动弹性缓冲部,在推动弹性缓冲部即可将支撑杆7、滑块8和弹性缓冲部从第二连接部201内取下;方便拆卸/更换,降低维护成本。如图1、2和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板4的端面设有凸台9;所述凸台9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弹性缓冲部另一端端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弹性缓冲部与所述凸台9螺纹连接;当需要拆卸/更换缓冲装置时,只需要转动缓冲板4,则可将缓冲板4从弹性缓冲部上拧下;方便拆卸/更换。如图1、2和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缓冲部包括连接杆6、连接管5和弹簧10;所述连接管5一端部内侧壁设有第一限位凸缘501;所述连接管5另一端则设有与所述凸台9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连接杆6一端侧壁设有与所述连接管5管径相适配的第二限位凸缘601;所述连接杆6从所述连接管5设有内螺纹一端穿入,并从连接管5设有限位凸缘一端穿出;所述弹簧10则套在连接杆6上,并位于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之间;本装置起到缓冲作用,当流体从第二连接部201进口进入则会直接先撞击在缓冲板4上,使得缓冲板4受到较大冲击力;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缓冲大部分应力;降低缓冲板4受到的冲击力;起到降低支撑杆7与第二连接部201的连接处应力。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通孔401;所述通孔401的纵断面呈Y字形,且通孔401端口较大的一端靠近第二连接部201;通孔401起到降低整合缓冲装置受到的冲击力,将部分流动的流体通过通孔401导向气囊3,起到过滤部分流动的流体的作用。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脉动阻尼器,包括中空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气囊;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充气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连接管道的第二连接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设有卡槽;所述缓冲装置一端可拆卸的设置在卡槽内;所述缓冲装置另一端则位于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气囊和第二连接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脉动阻尼器,包括中空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气囊;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充气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连接管道的第二连接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设有卡槽;所述缓冲装置一端可拆卸的设置在卡槽内;所述缓冲装置另一端则位于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气囊和第二连接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脉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支撑杆、滑块、弹性缓冲部和缓冲板;所述滑块固设在支撑杆一端上;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固设在弹性缓冲部一端侧壁;所述卡槽为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L滑槽,使得将所述滑块从型L滑槽的端部滑入另一端端部时,转动支撑杆将支撑杆固接在第二外壳的L型形滑槽内;所述弹性缓冲部另一端与缓冲板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峰穆文涛夏中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永泰水处理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