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港口作业辅助船的冷却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9934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港口作业船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港口作业辅助船的冷却水系统,由进水组件,及与引水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发电机冷却组件和主机冷却组件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港口作业辅助船的冷却水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布线设计结构合理,占用面积小,同时合理的设计,作业状态稳定、可靠性强,适用于组装在内河B级航区的辅助船上。

A Cooling Water System for Port Operation Assistant Shi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港口作业辅助船的冷却水系统
本技术属于港口作业船舶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港口作业辅助船的冷却水系统。
技术介绍
单船作业计划是指对船舶在集装箱码头所要进行的全部作业的项目、程序、延续时间、相应责任者作出安排,并对港区各部门及港外协作单位提出具体协作要求。港口装卸生产作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车、船、货,完成生产任务的好坏取决于每一艘船舶的作业质量。各项作业所需的时间,是根据船舶的具体要求与港IZI的实际条件,按照定额规定的标准计算的。船舶从进港至离港的全部作业包括:联检、进港、装卸作业、技术作业、辅助作业、离港等项内容。联检即联合检查,它包括港务监督检查、船舶检验、卫生检疫、海关检查、商品检验、动植物检疫以及边防入境检查等;进港,包括办理入港手续、引水、租赁拖轮、船舶靠泊等。在上述的船舶从进港至离港的全部作业中,需要通过辅助船进行协调、沟通,如进行人员的输送、船舶的引导、维修等等,在辅助船的组成系统中,冷却水系统是及其重要的。现有的用于辅助船的冷却水系统,其布线设计结构不合理,占用空间大,同时作业状态不稳定、可靠性底等,已不能满足现有港口或码头辅助船的高标准作业使用需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港口作业辅助船的冷却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港口作业辅助船的冷却水系统,其布线设计结构合理,占用面积小,同时合理的设计,作业状态稳定、可靠性强,适用于组装在内河B级航区的辅助船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港口作业辅助船的冷却水系统,由进水组件,及与引水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发电机冷却组件组成;所述进水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一进水门、第二进水门相配合使用的第一闸阀、第二闸阀,及分别与第一闸阀、第二闸阀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吸入粗水滤器、第二吸入粗水滤器,及分别与第一闸阀、第二闸阀相配合使用的第一主水管、第二主水管;所述发电机冷却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一主水管、第二主水管连接的第一导水管,及设置在第一导水管上的第一截止阀、第三吸入粗水滤器,及与第一导水管一端连接的第一环形导水管,及设置在第一环形导水管上的第一舱底泵、三个第二截止阀,及与第一环形导水管连接的第一辅助导水管,及设置在第一辅助导水管上的第一淡水泵、第三截止阀,其中,第一辅助导水管的一端与发电机齿轮箱进水口C连接,及与发电机齿轮箱出水口D连接的第二辅助导水管,及分别与发电机主机进水口A、发电机主机进水口B连接的第三辅助导水管、第四辅助导水管,及分别设置在第二辅助导水管、第四辅助导水管上的第一截止止回阀、第二截止止回阀,其中,第二辅助导水管的一端与第三辅助导水管连接,及设置在发电机主机进水口B内的第一节温器,其中,第三辅助导水管、第四辅助导水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温控阀连接,及与第四辅助导水管、第一温控阀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及与第一温控阀连接的第五辅助导水管,及设置在第五辅助导水管一端的第三截止止回阀。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港口作业辅助船的冷却水系统,还包括与进水组件相配合使用的主机冷却组件,所述主机冷却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一主水管、第二主水管连接的第二导水管,及设置在第二导水管上的第一辅助截止阀、第四吸入粗水滤器,及与第二导水管一端连接的第二环形导水管,及设置在第二环形导水管上的第二舱底泵、三个第二辅助截止阀,及与第二环形导水管连接的第六辅助导水管,及设置在第六辅助导水管上的第二淡水泵、第三辅助截止阀,其中,第六辅助导水管的一端与主机齿轮箱进水口C连接,及与主机齿轮箱出水口D连接的第七辅助导水管,及分别与主机进水口A、主机进水口B连接的第八辅助导水管、第九辅助导水管,及分别设置在第七辅助导水管、第九辅助导水管上的第四截止止回阀、第五截止止回阀,其中,第七辅助导水管的一端与第八辅助导水管连接,及设置在主机进水口B内的第二节温器,其中,第八辅助导水管、第九辅助导水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温控阀连接,及与第九辅助导水管、第二温控阀相配合使用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及与第二温控阀连接的第十辅助导水管,及设置在第十辅助导水管一端的第六截止止回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港口作业辅助船的冷却水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布线设计结构合理,占用面积小,同时合理的设计,作业状态稳定、可靠性强,适用于组装在内河B级航区的辅助船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应用于港口作业辅助船的冷却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第一进水门、2-第一闸阀、3-第一吸入粗水滤器、4-第一主水管、5-第一导水管、6-第一截止阀、7-第三吸入粗水滤器、8-第一环形导水管、9-第一舱底泵、10-第二截止阀、11-第一辅助导水管、12-第一淡水泵、13-第三截止阀、14-发电机、15-第三辅助导水管、16-第二辅助导水管、17-第四辅助导水管、18-第一截止止回阀、19-第二截止止回阀、20-第一温度传感器、21-第一温控阀、22-第五辅助导水管、23-第三截止止回阀、24-第一辅助截止阀、25-第四吸入粗水滤器、26-第二环形导水管、27-第二舱底泵、28-第二辅助截止阀、29-第六辅助导水管、30-第二淡水泵、31-第三辅助截止阀、32-主机、33-第七辅助导水管、34-第八辅助导水管、35-第八辅助导水管、36-第四截止止回阀、37-第五截止止回阀、38-第二温度传感器、39-第二温控阀、40-第十辅助导水管、41-第六截止止回阀、42-第二进水门、43-第二闸阀、44-第二吸入粗水滤器、45-第二节温器、46-第一节温器、47-第二主水管、48-第二导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一种应用于港口作业辅助船的冷却水系统,由进水组件,及与引水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发电机冷却组件组成;所述进水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一进水门1、第二进水门42相配合使用的第一闸阀2、第二闸阀43,及分别与第一闸阀2、第二闸阀43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吸入粗水滤器3、第二吸入粗水滤器44,及分别与第一闸阀2、第二闸阀43相配合使用的第一主水管4、第二主水管47;所述发电机冷却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一主水管4、第二主水管47连接的第一导水管5,及设置在第一导水管5上的第一截止阀6、第三吸入粗水滤器7,及与第一导水管5一端连接的第一环形导水管8,及设置在第一环形导水管8上的第一舱底泵9、三个第二截止阀10,及与第一环形导水管8连接的第一辅助导水管11,及设置在第一辅助导水管11上的第一淡水泵12、第三截止阀13,其中,第一辅助导水管11的一端与发电机14齿轮箱进水口C连接,及与发电机14齿轮箱出水口D连接的第二辅助导水管16,及分别与发电机14主机进水口A、发电机14主机进水口B连接的第三辅助导水管15、第四辅助导水管17,及分别设置在第二辅助导水管16、第四辅助导水管17上的第一截止止回阀18、第二截止止回阀19,其中,第二辅助导水管16的一端与第三辅助导水管15连接,及设置在发电机主机进水口B内的第一节温器46,其中,第三辅助导水管15、第四辅助导水管17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温控阀21连接,及与第四辅助导水管17、第一温控阀21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温度传感器20,及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港口作业辅助船的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进水组件,及与引水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发电机冷却组件组成;所述进水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一进水门(1)、第二进水门(42)相配合使用的第一闸阀(2)、第二闸阀(43),及分别与第一闸阀(2)、第二闸阀(43)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吸入粗水滤器(3)、第二吸入粗水滤器(44),及分别与第一闸阀(2)、第二闸阀(43)相配合使用的第一主水管(4)、第二主水管(47);所述发电机冷却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一主水管(4)、第二主水管(47)连接的第一导水管(5),及设置在第一导水管(5)上的第一截止阀(6)、第三吸入粗水滤器(7),及与第一导水管(5)一端连接的第一环形导水管(8),及设置在第一环形导水管(8)上的第一舱底泵(9)、三个第二截止阀(10),及与第一环形导水管(8)连接的第一辅助导水管(11),及设置在第一辅助导水管(11)上的第一淡水泵(12)、第三截止阀(13),其中,第一辅助导水管(11)的一端与发电机(14)齿轮箱进水口C连接,及与发电机(14)齿轮箱出水口D连接的第二辅助导水管(16),及分别与发电机(14)主机进水口A、发电机(14)主机进水口B连接的第三辅助导水管(15)、第四辅助导水管(17),及分别设置在第二辅助导水管(16)、第四辅助导水管(17)上的第一截止止回阀(18)、第二截止止回阀(19),其中,第二辅助导水管(16)的一端与第三辅助导水管(15)连接,及设置在发电机主机进水口B内的第一节温器(46),其中,第三辅助导水管(15)、第四辅助导水管(17)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温控阀(21)连接,及与第四辅助导水管(17)、第一温控阀(21)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温度传感器(20),及与第一温控阀(21)连接的第五辅助导水管(22),及设置在第五辅助导水管(22)一端的第三截止止回阀(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港口作业辅助船的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进水组件,及与引水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发电机冷却组件组成;所述进水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一进水门(1)、第二进水门(42)相配合使用的第一闸阀(2)、第二闸阀(43),及分别与第一闸阀(2)、第二闸阀(43)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吸入粗水滤器(3)、第二吸入粗水滤器(44),及分别与第一闸阀(2)、第二闸阀(43)相配合使用的第一主水管(4)、第二主水管(47);所述发电机冷却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一主水管(4)、第二主水管(47)连接的第一导水管(5),及设置在第一导水管(5)上的第一截止阀(6)、第三吸入粗水滤器(7),及与第一导水管(5)一端连接的第一环形导水管(8),及设置在第一环形导水管(8)上的第一舱底泵(9)、三个第二截止阀(10),及与第一环形导水管(8)连接的第一辅助导水管(11),及设置在第一辅助导水管(11)上的第一淡水泵(12)、第三截止阀(13),其中,第一辅助导水管(11)的一端与发电机(14)齿轮箱进水口C连接,及与发电机(14)齿轮箱出水口D连接的第二辅助导水管(16),及分别与发电机(14)主机进水口A、发电机(14)主机进水口B连接的第三辅助导水管(15)、第四辅助导水管(17),及分别设置在第二辅助导水管(16)、第四辅助导水管(17)上的第一截止止回阀(18)、第二截止止回阀(19),其中,第二辅助导水管(16)的一端与第三辅助导水管(15)连接,及设置在发电机主机进水口B内的第一节温器(46),其中,第三辅助导水管(15)、第四辅助导水管(17)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温控阀(21)连接,及与第四辅助导水管(17)、第一温控阀(21)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温度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志山杨开祥
申请(专利权)人:兴化市东方造船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