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船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929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船体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置物空间内还设有固定在固定板上的液压活塞缸,所述液压活塞缸包括一端穿过舷侧板的连接杆,所述舷侧板上还设有与连接杆连接的护舷块,所述护舷块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和若干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截面为三角形状,第二通孔截面为圆形状,所述第二通孔置于两个相邻的第二通孔之间,所述护舷块一侧还设有弧形通槽,所述弧形通槽内设有若干个支撑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效果好的船体结构。

A Collision-proof Hul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船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舶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撞船体结构。
技术介绍
船船舶,船,指的是:举凡利用水的浮力,依靠人力、风帆、发动机(如蒸气机、燃气涡轮、柴油引擎、核子动力机组)等动力,牵、拉、推、划、或推动螺旋桨、高压喷嘴,使能够在水上移动的交通运输工具。目前,市场上的船舶都是在上设置护舷,利用护舷来保护舷侧板,但是传统的舷侧板直接贴附在舷侧板上,实际在受到碰撞的时候,防撞效果还是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效果好的船体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船体结构,包括底板、置于底板两侧的舷侧板以及甲板,其特征是:所述甲板底部设有与舷侧板相连的钢板,该钢板与甲板之间形成置物空间,该钢板上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固定板,两条固定板之间设有若干个支撑板组,支撑板组包括第一钢条和第二钢条,第一钢条和第二钢条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钢条和第二钢条连接处设有第三钢条,所述第三钢条分别与两条固定板相垂直,所述置物空间内还设有固定在固定板上的液压活塞缸,所述液压活塞缸包括一端穿过舷侧板的连接杆,所述舷侧板上还设有与连接杆连接的护舷块,所述护舷块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和若干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截面为三角形状,第二通孔截面为圆形状,所述第二通孔置于两个相邻的第二通孔之间,所诉护舷块一侧还设有弧形通槽,所述弧形通槽内设有若干个支撑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利用在甲板底部设有钢板,通过钢板与甲板之间形成一个置物空间,两条相互平行的固定板设置在置物空间内,并且与甲板和钢板焊接,使得固定板能够牢固的置于置物空间内,并且利用两条固定板之间设有若干个支撑板组,支撑板组包括第一钢条和第二钢条,第一钢条和第二钢条一端连接,第一钢条和第二钢条组合成V字形,在将第三钢条设置在中间,并与第一钢条和第二钢条连接处连接,形成支撑,在内部保证支撑板组的强度,所述置物空间内还设有固定在固定板上的液压活塞缸,所述液压活塞缸包括一端穿过舷侧板的连接杆,舷侧板上还设有与连接杆连接的护舷块,使得撞击的时候,能够起到一个液压缓冲,减缓撞击力,再加上护舷块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和若干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截面为三角形状,第二通孔截面为圆形状,利用圆形状的第二通孔和三角形状的第二通孔配合,在内部通过不同形状的孔设置,能够保证其实际在使用过程中的撞击的似时候,能够在内部进行不同形状的缓冲,从而达到力的不同方向散力,再加上第二通孔置于两个相邻的第二通孔之间,实现不同受力的同时,又实现均衡分力,护舷块一侧还设有弧形通槽,在内部实现弧形缓冲,所述弧形通槽内设有若干个支撑条,进一步的达到缓冲能力提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舷侧板上设有用于放置护舷块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中间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底部设有螺钉与舷侧板连接,所述弹性块外部设有固定在凹槽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焊接在凹槽底部,所述弹簧高度与弹性块高度等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块在舷侧板上进行弹性缓冲,配合弹簧,进行二次缓冲,使得船体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缓冲能力提高,减少撞击的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块上设有若干个环绕于固定槽外的圆槽,所述圆槽内填充有橡胶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块上设有的圆槽,且圆槽呈环绕排列,在受到撞击的时候,能够进行良好的外部缓冲,并且通过橡胶柱在内部起到支撑,在内部起到对力的分开受力,使得橡胶柱也能够起到力的缓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液压活塞缸单边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液压活塞缸双边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外部弹性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防撞船体结构,包括底板101、置于底板101两侧的舷侧板201以及甲板102,所述甲板102底部设有与舷侧板201相连的钢板103,该钢板103与甲板102之间形成置物空间105,该钢板103上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固定板401,两条固定板401之间设有若干个支撑板组,支撑板组包括第一钢条402和第二钢条403,第一钢条402和第二钢条403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钢条402和第二钢条403连接处设有第三钢条404,所述第三钢条404分别与两条固定板401相垂直,所述置物空间105内还设有固定在固定板401上的液压活塞缸501,所述液压活塞缸501包括一端穿过舷侧板201的连接杆502,所述舷侧板201上还设有与连接杆502连接的护舷块301,所述护舷块301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601和若干个第二通孔602,第一通孔601截面为三角形状,第二通孔602截面为圆形状,所述第二通孔602置于两个相邻的第二通孔602之间,所述护舷块301一侧还设有弧形通槽603,所述弧形通槽603内设有若干个支撑条60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利用在甲板102底部设有钢板103,通过钢板103与甲板102之间形成一个置物空间105,两条相互平行的固定板401设置在置物空间105内,并且与甲板102和钢板103焊接,使得固定板401能够牢固的置于置物空间105内,并且利用两条固定板401之间设有若干个支撑板组,支撑板组包括第一钢条402和第二钢条403,第一钢条402和第二钢条403一端连接,第一钢条402和第二钢条403组合成V字形,在将第三钢条404设置在中间,并与第一钢条402和第二钢条403连接处连接,形成支撑,在内部保证支撑板组的强度,所述置物空间105内还设有固定在固定板401上的液压活塞缸501,所述液压活塞缸501包括一端穿过舷侧板201的连接杆502,舷侧板201上还设有与连接杆502连接的护舷块301,使得撞击的时候,能够起到一个液压缓冲,减缓撞击力,再加上护舷块301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601和若干个第二通孔602,第一通孔601截面为三角形状,第二通孔602截面为圆形状,利用圆形状的第二通孔602和三角形状的第二通孔602配合,在内部通过不同形状的孔设置,能够保证其实际在使用过程中的撞击的似时候,能够在内部进行不同形状的缓冲,从而达到力的不同方向散力,再加上第二通孔602置于两个相邻的第二通孔602之间,实现不同受力的同时,又实现均衡分力,护舷块301还设有弧形通槽603,在内部实现弧形缓冲,所述弧形通槽603内设有若干个支撑条604,进一步的达到缓冲能力提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舷侧板201上设有用于放置护舷块301的凹槽104,所述凹槽104内设有弹性块701,所述弹性块701中间设有固定槽701,所述固定槽701底部设有螺钉与舷侧板201连接,所述弹性块701外部设有固定在凹槽104上的弹簧801,所述弹簧801一端焊接在凹槽104底部,所述弹簧801高度与弹性块701高度等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块701在舷侧板201上进行弹性缓冲,配合弹簧801,进行二次缓冲,使得船体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缓冲能力提高,减少撞击的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块701上设有若干个环绕于固定槽701外的圆槽703,所述圆槽703内填充有橡胶柱7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船体结构,包括底板、置于底板两侧的舷侧板以及甲板,其特征是:所述甲板底部设有与舷侧板相连的钢板,该钢板与甲板之间形成置物空间,该钢板上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固定板,两条固定板之间设有若干个支撑板组,支撑板组包括第一钢条和第二钢条,第一钢条和第二钢条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钢条和第二钢条连接处设有第三钢条,所述第三钢条分别与两条固定板相垂直,所述置物空间内还设有固定在固定板上的液压活塞缸,所述液压活塞缸包括一端穿过舷侧板的连接杆,所述舷侧板上还设有与连接杆连接的护舷块,所述护舷块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和若干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截面为三角形状,第二通孔截面为圆形状,所述第二通孔置于两个相邻的第二通孔之间,所述护舷块一侧还设有弧形通槽,所述弧形通槽内设有若干个支撑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船体结构,包括底板、置于底板两侧的舷侧板以及甲板,其特征是:所述甲板底部设有与舷侧板相连的钢板,该钢板与甲板之间形成置物空间,该钢板上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固定板,两条固定板之间设有若干个支撑板组,支撑板组包括第一钢条和第二钢条,第一钢条和第二钢条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钢条和第二钢条连接处设有第三钢条,所述第三钢条分别与两条固定板相垂直,所述置物空间内还设有固定在固定板上的液压活塞缸,所述液压活塞缸包括一端穿过舷侧板的连接杆,所述舷侧板上还设有与连接杆连接的护舷块,所述护舷块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和若干个第二通孔,第一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锦洪邹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锦佳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