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CD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系统及鉴定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芸薹属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
,具体涉及一种SCD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系统及鉴定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由土壤传播的专性寄生植物病原体根肿菌引起的根肿病的快速传播已成为全世界十字花科作物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根肿菌感染导致寄主根部细胞增生和肥大,其抑制营养和水运输导致植物枯萎,降低植物产量。根肿病可以影响几乎所有的芸薹属物种,包括大白菜、卷心菜、油菜和萝卜。作物轮作和化学处理如氟啶胺和氰霜唑已被证明对根肿病防治有效。然而,作物轮作将需要很长时间,因为根肿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超过15年;化学处理的方法可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抗病育种是防治根肿病的最有效和保护环境的策略。病原菌的遗传变异导致根肿病抗病品种的抗性丧失,使生理小种分类变得更加复杂。由于根肿菌遗传变异或土壤中根肿菌主要致病型的变化,导致转育的一个或两个抗病基因的根肿病抗性品种将在几年内失去抗性,需要再次重新育种。抗病品种育种成功的关键在于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基于过去几十年中对不同芸薹属寄主的发病情况调查,已经开发了几种针对芸薹属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系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CD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如下表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CD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如下表所示:其中,Pb1-Pb14为生理小种类型。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SCD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系统鉴定芸薹属根肿菌生理小种类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根肿菌菌液将待测芸薹属根肿菌磨碎,然后用纱布过滤获得菌液,菌液稀释至107孢子/毫升,备用;S2,根肿菌接种分别播种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系统中的9个寄主材料种子,播种后栽培管理条件如下:温度20-25℃,光照16小时光照;播种2周后进行接菌,接种后6周,调查不同寄主材料的抗病性;如果出现与某一生理小种类型对应的9个寄主材料抗病性完全相同的情况,则待测芸薹属根肿菌划分到该生理小种类型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种程序如下:施用S1稀释后的菌液至植物幼苗根部,稀释后的菌液浓度为1×107孢子/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钟云,庞文星,战宗祥,李晓楠,梁月,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