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墩头送料支撑牵引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417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墩头送料支撑牵引把手,包括安装在钢筋墩头装置移动平台前端的牵引把手,包括转动底座和转动把柄,转动底座固定连接在钢筋墩头装置移动平台上,转动把柄包括U型转动架和固定连接在U型转动架底部的柄杆,U型转动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转动底座上,同时通过定位销对柄杆的转动进行限位,柄杆包括与U型转动架连接的固定杆和插入于固定杆内且能够伸缩的伸缩杆,伸缩杆远离插孔的一端设置有钢筋支撑拉把,钢筋支撑拉把由支撑杆和支撑杆两端的弯折部构成环形结构,支撑杆的杆身上环设有弧形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牵引把手不仅具有方便工人拖移的作用外,还能够为钢筋墩头加工进行支撑。

Feeding support traction handle of reinforced pier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墩头送料支撑牵引把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把手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钢筋墩头送料支撑牵引把手。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房屋建筑中最为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在实际工程中,为了增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接力,通过设计机械锚固措施来提高钢筋的锚固性能。常见的钢筋墩锚技术分为三种,一种是弯锚,将钢筋端部弯曲形成弯钩状,其具有制作简便快捷,成本低的优点,但是在建筑物钢筋结构安装中,采用弯锚形式的梁柱节点位置就会出现钢筋过密、相互干扰的现象,就会导致混凝土浇筑密实度差的问题;还有一种是在钢筋端部螺纹连接螺母头,但是其成本较高,最终会导致工程造价的提高;最后一种就是热墩的形式,将钢筋的头部进行电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进行加压墩头,这种方式解决了上述两种方式的各种缺点,在规范上也满足各种要求,越来越多的工程采用了这种方式。通常,钢筋的墩粗操作都是现场进行加工,由于不同分项工程的进度不同,在一处工地中利用钢筋墩头装置对钢筋进行加工后,又需要将钢筋墩头装置运输到另一处工地上。通常情况下,工人先将钢筋墩头装置中的电极供电部分、墩头成型部分和液压控制部分拆卸开,然后利用葫芦等吊装工具将分解后的部分吊运到货车上,再由货车运输至相应地点后,又利用葫芦将钢筋墩头装置吊运出来,组装后再使用。这样不仅操作麻烦,还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和工作负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会设置一个移动平台用于放置钢筋墩头装置,而移动平台通常会设置一个牵引把手用于拉动移动平台。但是在钢筋墩头的操作中,钢筋从墩头成型装置的入料端进料,在墩头成型装置对钢筋进行夹持固定前,一直需要人工将钢筋抬着以便钢筋头部置于加工工位,工人不仅抬着钢筋,同时还要向前搬动钢筋进料,这样对工人造成了较大的工作负担,同时也容易使工人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既能够对钢筋进料进行支撑,又能够方便对移动平台进行拖移的钢筋墩头送料支撑牵引把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钢筋墩头送料支撑牵引把手,包括安装在钢筋墩头装置移动平台前端的牵引把手,包括转动底座和转动把柄,转动底座固定连接在钢筋墩头装置移动平台上,转动底座的前侧面上沿左右方向间隔凸起形成有轴座,两个轴座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于其一侧的轴座且与其转动配合,转动把柄包括U型转动架和固定连接在U型转动架底部的柄杆,U型转动架的两个侧架分别位于两个轴座的外侧且与转轴转动配合,两个轴座之间沿左右方向还穿设有一根定位销,U型转动架的两个侧架上分别开设有能够使定位销穿过的定位孔,当柄杆远离U型转动架的一端朝向钢筋墩头装置移动平台前方转动时,定位销能够插入于定位孔内以对柄杆转动进行定位,当定位销插入于定位孔内时,柄杆的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0~60°,柄杆包括固定把和伸缩把,固定把的一端与U型转动架固定连接,另一端端面上凹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插孔,伸缩杆的一端插入于插孔内且能够沿插孔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固定把位于插孔的一端安装有用于使伸缩杆与固定杆进行固定的锁紧装置,伸缩杆远离插孔的一端设置有钢筋支撑拉把,钢筋支撑拉把包括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弯折形成有弯折部,弯折部远离支撑杆的一端与伸缩杆远离插孔的一端固定连接以使支撑杆与其两侧的弯折部形成环形结构,支撑杆的杆身上沿其周向方向环设有一圈用于放置支撑待加工钢筋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宽度小于支撑杆的长度。在本技术中,在钢筋进料前,先操作柄杆绕转轴向外转动,待定位销与定位孔对准后,将其插入以对U型转动架的转动进行锁死,接着再调节伸缩杆的伸出长度,使其远端的支撑杆上的弧形凹槽的高度与墩头成型装置的入料端一致,然后用锁紧装置将伸缩杆锁紧,避免松动。那么在钢筋入料的过程中,钢筋的中后部就能够置于在弧形凹槽上,利用其进行支撑,这样工人就不再抬着钢筋,仅仅是向前推动钢筋进料即可,极大的减轻了工人的工作负担,同时也降低了伤害风险。另外,在钢筋墩头装置进行移动的时候,环形结构的钢筋支撑拉把又能够方便工人进行拖移,使其转移更加方便。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杆包括活动杆体和位于活动杆体沿其轴线方向的两侧的固定杆体,固定杆体与活动杆体为同轴设置,活动杆体上套设有与其转动配合的转动套,所述弧形凹槽位于转动套套身上,所述弧形凹槽的截面圆弧半径与待加工钢筋截面半径一致,活动杆体的杆身上且位于转动套的两端沿其周向方向环设有一圈卡槽,卡槽处卡装有卡环,卡环能够对转动套沿其轴线方向移动进行限位,固定杆体朝向于活动杆体的一端端面上沿其轴线方向凹设有滑孔,滑孔内沿其中心线方向滑动连接有滑杆,滑孔的长度大于滑杆的长度,固定杆体且靠近于活动杆体的一端杆身上开设有沿固定杆体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滑孔连通的条形孔,条形孔中穿设有一根与滑杆螺纹连接的拨杆,当拨杆位于条形孔远离活动杆体的一端时,滑杆位于滑孔内,当拨杆位于条形孔靠近活动杆体的一端时,滑杆远离滑孔孔底的一端伸出于滑孔外,活动杆体的两端端面上分别凹设有能够使滑杆插入的限位孔,滑杆插入于限位孔内以对活动杆体进行限位。在对钢筋进行支撑的时候,钢筋放入弧形凹槽内,虽然弧形凹槽能够对不同直径的钢筋进行限位,但是适用的广泛性就会导致钢筋在横向上有一定的偏移,进而导致钢筋在进入墩头成型装置定位不准确,以至于加工出来的钢筋墩头质量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本申请中,弧形凹槽的截面圆弧半径与待加工钢筋截面半径一致,针对不同直径的钢筋,相应的进行更换活动杆体部分。通过操作拨杆,使滑杆回缩至滑孔内,这样就能够对活动杆体进行更换,使活动杆体上的弧形凹槽满足使用要求,待新的活动杆体放入到位后,再操作拨杆使滑杆伸出,插入到限位孔内,这样就对活动杆体进行限制,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针对钢筋的不同尺寸更换不同的弧形凹槽以满足其使用,更好的对钢筋进料进行限位,提高了钢筋墩头的成型质量。作为优化,所述滑孔内且位于所述滑杆与所述滑孔孔底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能够为所述拨杆抵接在所述条形孔靠近所述活动杆体一端提供弹簧力的弹簧。弹簧为滑杆向外伸出始终保持着弹簧力,使滑杆保持对活动杆体的限位状态,避免活动杆体意外脱落。作为优化,所述滑杆朝向于限位孔的一端为锥形端。锥形端的小端能够更加方便的插入于限位孔内。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牵引把手不仅具有方便工人拖移的作用外,还能够为钢筋墩头加工进行支撑,减轻了工人的工作负担,同时也降低了伤害风险。附图说明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钢筋墩头装置移动平台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钢筋墩头装置移动平台中活动杆体与固定杆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采用了本技术结构的钢筋墩头装置移动平台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钢筋墩头装置移动平台,包括载物小车,载物小车包括车架,车架包括水平设置的上矩形框架1和对应置于其下方且水平设置的下矩形框架2,上矩形框架1与下矩形框架2之间且对应其四个边角的位置竖向设置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矩形框架1和下矩形框架2固定连接以形成矩形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墩头送料支撑牵引把手,包括安装在钢筋墩头装置移动平台前端的牵引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底座和转动把柄,转动底座固定连接在钢筋墩头装置移动平台上,转动底座的前侧面上沿左右方向间隔凸起形成有轴座,两个轴座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于其一侧的轴座且与其转动配合,转动把柄包括U型转动架和固定连接在U型转动架底部的柄杆,U型转动架的两个侧架分别位于两个轴座的外侧且与转轴转动配合,两个轴座之间沿左右方向还穿设有一根定位销,U型转动架的两个侧架上分别开设有能够使定位销穿过的定位孔,当柄杆远离U型转动架的一端朝向钢筋墩头装置移动平台前方转动时,定位销能够插入于定位孔内以对柄杆转动进行定位,当定位销插入于定位孔内时,柄杆的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0~60°,柄杆包括固定把和伸缩把,固定把的一端与U型转动架固定连接,另一端端面上凹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插孔,伸缩杆的一端插入于插孔内且能够沿插孔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固定把位于插孔的一端安装有用于使伸缩杆与固定杆进行固定的锁紧装置,伸缩杆远离插孔的一端设置有钢筋支撑拉把,钢筋支撑拉把包括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弯折形成有弯折部,弯折部远离支撑杆的一端与伸缩杆远离插孔的一端固定连接以使支撑杆与其两侧的弯折部形成环形结构,支撑杆的杆身上沿其周向方向环设有一圈用于放置支撑待加工钢筋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宽度小于支撑杆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墩头送料支撑牵引把手,包括安装在钢筋墩头装置移动平台前端的牵引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底座和转动把柄,转动底座固定连接在钢筋墩头装置移动平台上,转动底座的前侧面上沿左右方向间隔凸起形成有轴座,两个轴座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于其一侧的轴座且与其转动配合,转动把柄包括U型转动架和固定连接在U型转动架底部的柄杆,U型转动架的两个侧架分别位于两个轴座的外侧且与转轴转动配合,两个轴座之间沿左右方向还穿设有一根定位销,U型转动架的两个侧架上分别开设有能够使定位销穿过的定位孔,当柄杆远离U型转动架的一端朝向钢筋墩头装置移动平台前方转动时,定位销能够插入于定位孔内以对柄杆转动进行定位,当定位销插入于定位孔内时,柄杆的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0~60°,柄杆包括固定把和伸缩把,固定把的一端与U型转动架固定连接,另一端端面上凹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插孔,伸缩杆的一端插入于插孔内且能够沿插孔中心线方向与其滑动配合,固定把位于插孔的一端安装有用于使伸缩杆与固定杆进行固定的锁紧装置,伸缩杆远离插孔的一端设置有钢筋支撑拉把,钢筋支撑拉把包括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弯折形成有弯折部,弯折部远离支撑杆的一端与伸缩杆远离插孔的一端固定连接以使支撑杆与其两侧的弯折部形成环形结构,支撑杆的杆身上沿其周向方向环设有一圈用于放置支撑待加工钢筋的弧形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能杨炬杨崇田达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