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曝气风管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8007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曝气风管冷却装置,包括曝气风管、冷却腔体和螺旋式叶片,曝气风管贯穿冷却腔体,冷却腔体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曝气风管位于冷却腔体内的部分于外壁上设有螺旋式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冷却效果好、冷却成本低,不仅能有效实现对风管中的压缩气体冷却,而且还能防止曝气风管烫伤周边人员,可避免太阳直射曝气风管造成压缩空气温度升高。

A cooling device for aeration 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曝气风管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曝气风管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渗漏液处理的工艺多采用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采用压缩空气对好氧池曝气。曝气装置主要由曝气风机、曝气风管及专用曝气器组成,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通过管道输送到设在池底的空气扩散装置,成为气泡弥散逸出,在气液界面把氧气溶入水中。然而经过压缩后的空气温度通常达到90℃以上,例如生化系统曝气采用多级离心风机,夏季南方地区因空气压缩造成气体温度高达90~110℃,为避免人员烫伤,管道外壁通常会包裹保温层,这样不利于压缩空气的散热,同时大量的热量被空气带入好氧池内,且好氧生物反应也会产生大量的热,导致池内活性污泥温度上升较快,温度过高又会抑制好氧生物的活性,影响生化反应效率。而对生化活性污泥降温需开启冷却塔及内循环冷却泵,这样不仅增加了运行费,提高了能耗还对生化系统各项指标影响较大。目前压缩空气冷却主要以增设冷干机为主,但生化池曝气风量很大(大于80m³/min),需配套的冷干机功率大,造价高,且温度偏高,不符合冷干机进气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效率高、冷却效果好、成本低、能耗低的曝气风管冷却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曝气风管冷却装置,包括曝气风管、冷却腔体和螺旋式叶片,所述曝气风管贯穿所述冷却腔体,所述冷却腔体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曝气风管位于所述冷却腔体内的部分于外壁上设有所述螺旋式叶片。上述的曝气风管冷却装置,优选地,所述冷却介质入口靠近所述曝气风管的气体入口端,所述冷却介质出口靠近所述曝气风管的气体出口端。上述的曝气风管冷却装置,优选地,所述螺旋式叶片沿所述曝气风管轴向环绕所述曝气风管设置。上述的曝气风管冷却装置,优选地,所述螺旋式叶片的外围与所述冷却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式叶片与所述冷却腔体、所述曝气风管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螺旋式冷却介质腔体通道。上述的曝气风管冷却装置,优选地,所述螺旋式叶片的外围与所述冷却腔体的内壁焊接。上述的曝气风管冷却装置,优选地,所述螺旋式叶片焊接于所述曝气风管上。上述的曝气风管冷却装置,优选地,所冷却腔体采用铁皮焊接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冷却效果好、冷却成本低,不仅能有效实现对风管中的压缩气体冷却,而且还能防止曝气风管烫伤周边人员,可避免太阳直射曝气风管造成压缩空气温度升高。(2)本技术通过将冷却腔体固定于曝气风管外壁上,一方面能扩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另一方面螺旋式叶片能使水沿螺旋流动,延长了冷却水的流动路径,提高了冷却水的利用率,提高了冷却效果。(3)本技术中,通过将螺旋式叶片沿曝气风管轴向环绕曝气风管设置,得到一片整体的螺旋式叶片,可更好地引导冷却水的流动方向,更好地保证冷却水的冷却路径加长,提高冷却水的冷却效果。(4)本技术通过将螺旋式叶片的外围与冷却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螺旋式叶片与冷却腔体、曝气风管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螺旋式冷却介质腔体,可以使得冷却水在冷却腔体内沿着螺旋式冷却腔体通道流动,防止水从螺旋式叶片的外围流出,可以更好地控制冷却水的流动路径,最大限度了提高了冷却水的冷却效率。(5)本技术中将螺旋式叶片焊接于曝气风管上,防止螺旋式叶片在冷却水的作用下运动,有利于保证冷却水的流动方向和路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的曝气风管冷却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曝气风管;2、冷却腔体;3、螺旋式叶片;4、冷却介质入口;5、冷却介质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材料和仪器均为市售。一种曝气风管冷却装置,包括曝气风管1、冷却腔体2和螺旋式叶片3,所述曝气风管1贯穿所述冷却腔体2,所述冷却腔体2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4和冷却介质出口5,所述曝气风管1位于所述冷却腔体2内的部分于外壁上设有所述螺旋式叶片3。所述冷却介质入口4靠近所述曝气风管1的气体入口端,所述冷却介质出口5靠近所述曝气风管1的气体出口端。所述螺旋式叶片3沿所述曝气风管1轴向环绕所述曝气风管1设置。所述螺旋式叶片3的外围与所述冷却腔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式叶片3与所述冷却腔体2、所述曝气风管1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螺旋式冷却介质腔体。所述螺旋式叶片3的外围与所述冷却腔体2的内壁焊接。所述螺旋式叶片3焊接于所述曝气风管1上。实施例1一种本技术的曝气风管冷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曝气风管1、冷却腔体2和螺旋式叶片3,曝气风管1贯穿冷却腔体2(即冷却腔体2上设有通孔,曝气风管1穿过通孔嵌设于冷却腔体2,且曝气风管1的两端延伸出冷却腔体2),冷却腔体2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4和冷却介质出口5,曝气风管1位于冷却腔体2内的部分于外壁上设有螺旋式叶片3(可以是焊接),其中冷却介质入口4靠近曝气风管1的气体入口端,冷却介质出口5靠近曝气风管1的气体出口端,螺旋式叶片3沿曝气风管1轴向环绕曝气风管1设置,螺旋式叶片3的外围与冷却腔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如焊接),螺旋式叶片3与冷却腔体2、曝气风管1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螺旋式冷却介质腔体。本装置中,冷却介质为水。本技术的曝气风管冷却装置可采用如下过程制得:在曝气风管1外壁上焊接螺旋式叶片3,螺旋式叶片3外围采用铁皮包裹密封焊接形成冷却腔体2,腔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4和冷却介质出口5。在对曝气风管1进行冷却时,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与曝气风管1中气体的流向相反,将冷却水从冷却介质入口4注入,冷却水沿着曝气风管1上的螺旋式叶片3的螺旋方向往冷却介质出口5流动,带走曝气风管1中气体的热量,从冷却介质出口5排出。本技术采用螺旋式叶片3结构对曝气风管1内的压缩空气进行水冷却,螺旋式叶片3更有利于热量的散出,另外冷却水沿螺旋式叶片3流动,增大冷却水与压缩空气的散热面积,可以延长冷却水的流动路径,降低冷却水的流速,冷却效率更高,同时冷却腔体2外壁能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一方面能防止曝气风管1烫伤周边人员,另一方面可避免太阳直射曝气风管1而增加压缩空气温度。通过在前端对压缩空气进行冷却,可减少生化系统的热负荷,减少冷却塔的开启时间节约能源。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曝气风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风管(1)、冷却腔体(2)和螺旋式叶片(3),所述曝气风管(1)贯穿所述冷却腔体(2),所述冷却腔体(2)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4)和冷却介质出口(5),所述曝气风管(1)位于所述冷却腔体(2)内的部分于外壁上设有所述螺旋式叶片(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曝气风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风管(1)、冷却腔体(2)和螺旋式叶片(3),所述曝气风管(1)贯穿所述冷却腔体(2),所述冷却腔体(2)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4)和冷却介质出口(5),所述曝气风管(1)位于所述冷却腔体(2)内的部分于外壁上设有所述螺旋式叶片(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风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入口(4)靠近所述曝气风管(1)的气体入口端,所述冷却介质出口(5)靠近所述曝气风管(1)的气体出口端。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曝气风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叶片(3)沿所述曝气风管(1)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鹏简世玉蔡斌周俊杨东卫李涛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