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池包的下壳体结构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包的下壳体结构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技术介绍
为方便电池包的吊装,在电池包的下壳体上设有吊耳。相关技术中,目前电池包的壳体上的吊耳无法承受侧向挤压,容易发生损坏,同时,为保证吊耳具有较强的强度,常在吊耳处增加较大厚度,不仅增加了壳体的整体重量,还导致吊耳处出模困难,不易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侧向抗挤压能力的下壳体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下壳体结构,包括下壳体本体,所述下壳体本体的侧壁设有安装翻边,所述安装翻边上设有至少一个吊耳结构,每个所述吊耳结构的底部均设有吊耳加强筋条组,所述吊耳加强筋条组的每条吊耳加强筋均延伸至所述下壳体本体的底壁,且每条所述吊耳加强筋的下边缘形成弧形曲面,每个所述弧形曲面的下端与所述底壁平滑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曲面包括上段曲面和下段曲面,所述上段曲面与所述下段曲面的弯曲方向相反,并且所述下段曲面的下端与所述底壁平滑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吊耳结构包括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设有螺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池包的下壳体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本体,所述下壳体本体的侧壁(2)设有安装翻边(3),所述安装翻边(3)上设有至少一个吊耳结构(4),每个所述吊耳结构(4)的底部均设有吊耳加强筋条组(41),所述吊耳加强筋条组(41)的每条吊耳加强筋均延伸至所述下壳体本体的底壁(1),且每条所述吊耳加强筋的下边缘形成弧形曲面(411),每个所述弧形曲面(411)的下端与所述底壁(1)平滑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包的下壳体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本体,所述下壳体本体的侧壁(2)设有安装翻边(3),所述安装翻边(3)上设有至少一个吊耳结构(4),每个所述吊耳结构(4)的底部均设有吊耳加强筋条组(41),所述吊耳加强筋条组(41)的每条吊耳加强筋均延伸至所述下壳体本体的底壁(1),且每条所述吊耳加强筋的下边缘形成弧形曲面(411),每个所述弧形曲面(411)的下端与所述底壁(1)平滑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下壳体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曲面(411)包括:上段曲面(4111)和下段曲面(4112),所述上段曲面(4111)与所述下段曲面(4112)的弯曲方向相反,并且所述下段曲面(4112)的下端与所述底壁(1)平滑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下壳体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结构(4)包括:安装凸台(42),所述安装凸台(42)设有螺栓固定孔(421),所述安装翻边(3)的底壁(1)设有环形加强筋(422),所述环形加强筋(422)与所述安装凸台(42)上下正对,且所述环形加强筋(422)环绕所述安装凸台(42)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下壳体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加强筋的上端与所述环形加强筋(422)的外周面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下壳体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结构(4)为两组,两组所述吊耳结构(4)分别位于所述下壳体本体左侧的所述安装翻边(3)以及所述下壳体本体右侧的所述安装翻边(3)处,每组所述吊耳结构(4)的多个所述吊耳结构(4)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下壳体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吊耳结构(4)的最前端的一个吊耳结构(4)为前端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玉杰,于福成,王文慧,范建宇,钱佳博,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