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设计与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设计与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设计与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自锚式悬索桥与传统地锚式悬索桥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主缆锚固于主梁上,后者主缆锚固于大地上。由于自锚式悬索桥的主缆锚固于主梁上,导致其主梁在成桥后受到巨大的水平分力;在施工过程中主梁是逐步拼装成整体的,只有当主梁形成整体后才能承受较大的主缆水平分力;因此,如何将主缆水平分力转移至主梁上成为自锚式悬索桥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方法主要是先梁后缆法,其施工步骤为:先将主梁形成可以承受水平力的整体,再通过张拉吊索及主索鞍顶推,将主缆水平分力不断传递至主梁上;根据主梁架设方法的不同,先梁后缆法又可分为支架施工、顶推施工及大节段吊装等。支架施工法虽施工简便,但对于跨度较大、河床较深且有临时通航要求的桥址,支架法施工造价急剧增加,因此对于跨度较大且有临时通航要求的自锚式悬索桥,支架法施工便不再适用。顶推法施工可满足有桥下通航要求的桥梁,但是存在钢箱梁应力集中和滑道脱空等问题,且导梁高度较高,有可能侵占通航净空,为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施工桥塔、桥墩、边跨主梁、锚跨主梁以及主梁锚固段;(2)施工用于承受主缆水平分力的临时锚锭,进而安装连接主梁锚固段与临时锚锭的临时扣索;(3)在桥塔上架设主缆并使其端部锚固于主梁锚固段上,在架设过程中同步张拉临时扣索;(4)吊装主梁节段,在吊装过程中逐步顶推桥塔顶部的主索鞍,并同时逐步张拉临时扣索;(5)主梁吊装完成并形成整体后分步拆除临时扣索,将临时扣索上的力逐步传递至主梁上,完成体系转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先缆后梁的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施工桥塔、桥墩、边跨主梁、锚跨主梁以及主梁锚固段;(2)施工用于承受主缆水平分力的临时锚锭,进而安装连接主梁锚固段与临时锚锭的临时扣索;(3)在桥塔上架设主缆并使其端部锚固于主梁锚固段上,在架设过程中同步张拉临时扣索;(4)吊装主梁节段,在吊装过程中逐步顶推桥塔顶部的主索鞍,并同时逐步张拉临时扣索;(5)主梁吊装完成并形成整体后分步拆除临时扣索,将临时扣索上的力逐步传递至主梁上,完成体系转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施工的桥墩包括辅助墩和过渡墩,辅助墩位于桥塔与过渡墩之间,主梁锚固段则施工在辅助墩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临时支架架设边跨主梁和锚跨主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施工的临时锚锭位于主梁锚固段外侧且临时锚锭采用桩基础固定于大地上,以承担由临时扣索传递的水平分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临时扣索作为体外预应力束的一种,在对其安装的过程中利用千斤顶对临时扣索不断进行张拉,使临时锚锭受斜向上拔力,主梁锚固段则处于平衡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佳伟,刘德宝,张红星,陈文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