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检测水中铜离子方面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5371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以及利用比率型荧光探针检测水中铜离子浓度的方法。利用比率型荧光探针检测水中铜离子浓度的方法包括:(1)制备比率型荧光探针;(2)配置一定浓度的铜离子标准溶液;(3)向荧光探针溶液中加入铜离子溶液,使探针逐渐荧光淬灭;(4)测定中探针/铜离子反应前后的荧光强度,根据铜离子浓度和相对荧光强度变化值之间的关系建立标准曲线;(5)定量检测:测定待测样品和探针溶液反应前后的荧光强度变化,计算相对荧光强度变化值,对比步骤(4)中获得的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样品中铜离子的含量。该探针在检测时具有优秀的特异性,稳定性好、制备简单,且反应时间短,检测范围更宽,检测限更低。

Preparation of a ratio-type fluorescent prob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detection of copper ions in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检测水中铜离子方面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荧光探针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的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在检测水中铜离子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水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其水质直接影响社会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近年来,水资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峻,其中以铜离子为代表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对水中铜离子检测方法的研究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荧光探针由于其分析灵敏性高、操作简单、样品用量少、检测成本低、快速、便捷等优点,成为了检测铜离子的重要工具。因此,基于人工合成有机染料的荧光探针已经被设计并用于Cu2+检测,但是此类探针存在合成与修饰过程过于复杂,荧光强度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上述比率型荧光探针快速、方便、直观地检测水中铜离子浓度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中,利用比率型荧光探针检测水中铜离子浓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比率型荧光探针;(2)配置一定浓度的铜离子标准溶液;(3)向荧光探针溶液中加入铜离子溶液,使探针逐渐荧光淬灭;(4)测定中探针/铜离子反应前后的荧光强度,根据铜离子浓度和相对荧光强度变化值之间的关系建立标准曲线;(5)定量检测:测定待测样品和探针溶液反应前后的荧光强度变化,计算相对荧光强度变化值,对比步骤(4)中获得的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样品中铜离子的含量。上述方法中,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蓝量子点分散液将柠檬酸溶于10ml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搅拌后将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反应釜中,240℃下反应2h,之后将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为除去反应液中的杂质和小分子,首先将该溶液经有机膜过滤,再用石油醚萃取3-5次,之后将其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得到蓝量子点分散液,并储存在4℃冰箱备用。所述的蓝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柠檬酸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5~50mmol和9~11mmol;所述有机膜为孔径为0.22的有机膜。S2,制备氨基化修饰的包覆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分散液将曲拉通X-100、正己醇和超纯水依次加入到向环己烷中,混合均匀之后剧烈搅拌8~12min分钟,形成微乳液体系;随后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蓝量子点、正硅酸乙酯和氨水,20~30℃下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向该反应体系加入异丙醇,离心,沉淀依次用无水乙醇、去超纯水洗涤1~2次,得到包埋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将包埋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向该反应液快速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使用蛇形冷凝管油浴加热至90℃回流;反应完成后,使其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该产物,之后将其分散于去超纯水中得到氨基化修饰的包覆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分散液。所述蓝量子点包埋于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拉通X-100质量用量以蓝量子点体积计为70~80mg/1μl;所述正己醇体积用量以蓝量子点体积计为80~100μl/1μl;所述环己烷体积用量以蓝量子点体积计为350~400μl/1μl;所述正己醇体积用量以蓝量子点体积计为80~100μl/1μl;所述去超纯水体积用量以蓝量子点体积计为18~20μl/1μl;所述正硅酸乙酯体积用量以蓝量子点体积计为2~3μl/1μl;所述氨水质量用量以蓝量子点体积计为10μl/1μl;所述异丙醇体积用量以反应体系体积计为3~4ml/1ml。所述氨基化修饰的包覆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水乙醇质量用量以包覆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质量计为8~12ml/1mg;所述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体积用量以被包覆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质量计为50~75μl/1mg。S3,比率型荧光探针溶液的制备称取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分别溶解于超纯水中,之后与红量子点的水溶液混合,黑暗条件下反应搅拌27~33min;随后向上述反应液中加入氨基化修饰的包覆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分散液,并在室温下反应12h;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该产物,并将其分散于去超纯水中得到比率型荧光探针溶液,并储存在4℃冰箱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质量用量以红量子点体积计为80mg/1ml;N-羟基琥珀酰亚胺质量用量以红量子点体积计为190mg/1ml;红量子点体积用量以蓝量子点包埋于二氧化硅纳米微球中并在二氧化硅微球表面进行氨基化修饰的分散液体积计为1ml/1ml。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所述双发射比率型荧光探针在检测铜离子中的应用。具体方法为:分别取多组比率型荧光探针溶液于石英比色皿中,分别加入10μL浓度不同的氯化铜,室温下静置15min使其完全反应。以380nm为激发波长,400-750nm为扫描范围,在狭缝宽度均为2.5nm的条件下测定步骤3中各样品的荧光发射光谱,以比率型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比(F0/FA)与铜离子离子浓度为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其中,F0和FA分别为比率型荧光探针在462nm和643nm处的荧光强度。利用荧光光谱仪测定50μL待测样品和比率型荧光探针反应前后的荧光强度变化,计算比率型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比,与步骤4得到的标准曲线对比,得到待测样品中铜离子离子的含量。为了进一步探究本专利技术所述比率型荧光探针在检测中对Cu2+的选择性,我们取多组探针的分散液,分别加入了一系列的金属离子,包括K+,Fe3+,Na+,Mg2+,Ca2+,Zn2+,Cu2+,Ni2+,Cr3+,Pb2+,Al3+,Ba2+,并进行荧光检测,相比之下,只有Cu2+会造成荧光的淬灭。因此,我们合成的比率型荧光探针可以很好地选择性地检测Cu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相比其他的比率型荧光探针,本探针在检测时,具有相当优秀的特异性,其稳定性好、制备简单本、价格便宜,而且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对铜离子的检测低至0.83μM。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本探针比单一的蓝量子点荧光探针的检测范围更宽,检测限更低,对快速可视化检测提供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氨基化修饰的包覆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TEM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比率型荧光探针的TEM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制备的蓝量子点,氨基化修饰的包覆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比率型荧光探针的荧光光谱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案例1制得的比率型荧光探针在不同浓度的铜离子浓度下的荧光发射光谱以及相对荧光强度比值F0/FA和铜离子浓度的关系;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中365nm紫外灯照射下相应的荧光照片,从左到右铜离子的浓度依次为0、0.5、1、1.5、2、4、6、8、10μM;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案例1制得的比率型荧光探针在不同离子的情况下的荧光强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制备参见图1,一种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蓝量子点的制备称取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S1,制备蓝量子点分散液:将柠檬酸溶于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搅拌后将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230℃‑250℃下反应1.5‑2.5h,之后将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再用石油醚萃取3‑5次,之后将得到的溶液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得到蓝量子点分散液,并储存在4℃冰箱备用,其中,所述柠檬酸与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5~50mmol和9~11mmol;所述有机膜为孔径为0.22的有机膜。S2,制备氨基化修饰的包覆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分散液:将曲拉通X‑100、正己醇和超纯水依次加入到向环己烷中,混合均匀之后剧烈搅拌8~12min分钟,形成微乳液体系;随后向上述微乳液体系中加入蓝量子点、正硅酸乙酯和氨水,在20~30℃下反应20‑30h;反应结束后向该反应体系加入异丙醇,离心,沉淀依次用无水乙醇、超纯水洗涤1~2次,得到包埋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将包埋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向该反应液快速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使用蛇形冷凝管油浴加热至88‑92℃回流;反应完成后,使其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该产物,之后将其分散于超纯水中,得到氨基化修饰的包覆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分散液,其中,所述曲拉通X‑100质量用量以蓝量子点体积计为70~80mg/1μl;所述正己醇体积用量以蓝量子点体积计为80~100μl/1μl;所述环己烷体积用量以蓝量子点体积计为350~400μl/1μl;所述超纯水体积用量以蓝量子点体积计为18~20μl/1μl;所述正硅酸乙酯体积用量以蓝量子点体积计为2~3μl/1μl;所述氨水质量用量以蓝量子点体积计为10μl/1μl;所述异丙醇体积用量以反应体系体积计为3~4ml/1ml;所述无水乙醇质量用量以包覆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质量计为8~12ml/1mg;所述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体积用量以被包覆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质量计为50~75μl/1mg,S3,比率型荧光探针溶液的制备:称取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分别溶解于超纯水中,之后与红量子点溶液混合,黑暗条件下反应搅拌27~33min;随后向上述反应液中加入氨基化修饰的包覆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分散液,并在室温下反应11‑13h;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该产物,并将其分散于去超纯水中得到比率型荧光探针,其中,所述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质量用量以红量子点溶液体积计为80mg/1ml;N‑羟基琥珀酰亚胺质量用量以红量子点体积计为190mg/1ml;红量子点溶液体积用量以蓝量子点包埋于二氧化硅纳米微球中并在二氧化硅微球表面进行氨基化修饰的分散液体积计为1ml/1ml。S4,比率型荧光探针检测铜离子将含有不同浓度铜离子的标准溶液入到步骤S2所得的比率型荧光探针溶液中,利用荧光光谱仪测定荧光发射光谱,记录不同铜离子含量下比率型荧光探针溶液的荧光照片,同时根据双发射荧光探针的颜色和铜离子浓度建立标准曲线,对比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S1,制备蓝量子点分散液:将柠檬酸溶于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搅拌后将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230℃-250℃下反应1.5-2.5h,之后将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再用石油醚萃取3-5次,之后将得到的溶液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得到蓝量子点分散液,并储存在4℃冰箱备用,其中,所述柠檬酸与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5~50mmol和9~11mmol;所述有机膜为孔径为0.22的有机膜。S2,制备氨基化修饰的包覆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分散液:将曲拉通X-100、正己醇和超纯水依次加入到向环己烷中,混合均匀之后剧烈搅拌8~12min分钟,形成微乳液体系;随后向上述微乳液体系中加入蓝量子点、正硅酸乙酯和氨水,在20~30℃下反应20-30h;反应结束后向该反应体系加入异丙醇,离心,沉淀依次用无水乙醇、超纯水洗涤1~2次,得到包埋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将包埋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向该反应液快速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使用蛇形冷凝管油浴加热至88-92℃回流;反应完成后,使其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该产物,之后将其分散于超纯水中,得到氨基化修饰的包覆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分散液,其中,所述曲拉通X-100质量用量以蓝量子点体积计为70~80mg/1μl;所述正己醇体积用量以蓝量子点体积计为80~100μl/1μl;所述环己烷体积用量以蓝量子点体积计为350~400μl/1μl;所述超纯水体积用量以蓝量子点体积计为18~20μl/1μl;所述正硅酸乙酯体积用量以蓝量子点体积计为2~3μl/1μl;所述氨水质量用量以蓝量子点体积计为10μl/1μl;所述异丙醇体积用量以反应体系体积计为3~4ml/1ml;所述无水乙醇质量用量以包覆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质量计为8~12ml/1mg;所述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体积用量以被包覆蓝量子点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质量计为50~75μl/1mg,S3,比率型荧光探针溶液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荣欣常靖晨刘朝辉张景辉张林娜黄仁亮齐崴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中新瑞美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