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底盘用升降旋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3306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用升降旋转装置,包括底板、滑块、顶板和底盘支撑台,所述底板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凹槽,所述滑块焊接在推动板的内侧,且滑块的内侧分别焊接有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顶板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上端,且顶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滑轨和开口,所述底盘支撑台的下方通过第一滑轨与顶板相互连接,且底盘支撑台的内侧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卡合,所述主轴的下方左右两端均通过纵向电动伸缩杆与第二滑轨相连。该汽车底盘用升降旋转装置,在对汽车底盘进行展示的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对其进行高度的调节以及角度的变换,增加了该装置的灵活性,便于对汽车底盘进行全面展示。

A lifting and rotat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chas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底盘用升降旋转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一种汽车底盘用升降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底盘在汽车使用过程中起到对发动机以及各部件支承的作用,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代步工具,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底盘的稳固性尤为重要,在对汽车零部件销售时,往往需要对其进行展示,但是现有汽车底盘用展示装置大多都不能对其进行高度的调节以及角度的变换,因此不便于对汽车底盘进行全面展示。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创新设计出一种汽车底盘用升降旋转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底盘用升降旋转装置具备可进行高度调节且可进行角度变换等优点解决了不能对汽车底盘进行全面展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对汽车底盘用展示装置进行高度调节以及角度变换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底盘用升降旋转装置,包括底板、滑块、顶板和底盘支撑台,所述底板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左右两端均通过横向电动伸缩杆与推动板相互连接,所述滑块焊接在推动板的内侧,且滑块的内侧分别焊接有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底盘用升降旋转装置,包括底板(1)、滑块(5)、顶板(9)和底盘支撑台(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凹槽(2),且凹槽(2)的内部左右两端均通过横向电动伸缩杆(3)与推动板(4)相互连接,所述滑块(5)焊接在推动板(4)的内侧,且滑块(5)的内侧分别焊接有第一支撑臂(6)和第二支撑臂(7),同时第一支撑臂(6)和第二支撑臂(7)的中心处通过转轴(8)相连,所述顶板(9)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臂(6)和第二支撑臂(7)的上端,且顶板(9)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滑轨(10)和开口(11),同时第一滑轨(10)和开口(11)分别位于顶板(9)的上表面和中心处,所述底盘支撑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底盘用升降旋转装置,包括底板(1)、滑块(5)、顶板(9)和底盘支撑台(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凹槽(2),且凹槽(2)的内部左右两端均通过横向电动伸缩杆(3)与推动板(4)相互连接,所述滑块(5)焊接在推动板(4)的内侧,且滑块(5)的内侧分别焊接有第一支撑臂(6)和第二支撑臂(7),同时第一支撑臂(6)和第二支撑臂(7)的中心处通过转轴(8)相连,所述顶板(9)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臂(6)和第二支撑臂(7)的上端,且顶板(9)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滑轨(10)和开口(11),同时第一滑轨(10)和开口(11)分别位于顶板(9)的上表面和中心处,所述底盘支撑台(12)的下方通过第一滑轨(10)与顶板(9)相互连接,且底盘支撑台(12)的内侧通过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轮(15)相卡合,同时第二齿轮(15)位于主轴(14)的外侧,所述主轴(14)的下方左右两端均通过纵向电动伸缩杆(16)与第二滑轨(18)相连,且第二滑轨(18)开设在底板(1)的上表面,同时主轴(14)的下方中部转动连接有电机(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底盘用升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德兵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源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