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式升降转运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877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叉式升降转运平台,升降平台和升降驱动机构,升降平台包括下平台和上平台,下平台分别与第一叉板和第二叉板的一端铰接,第一叉板和第二叉板的另一端与上平台铰接,第一叉板的中部与第二叉板的中部铰接,升降驱动机构两端分别与下平台和上平台连接,还包括轨道机构和升降平台行走机构,升降平台行走机构固定在下平台的下方,升降平台行走机构与轨道机构滑动配合,上平台上端面固定设有叉式伸缩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沿轻轨在物料小车的上料区和下料区之间进行转运和升降,同时在升降平台上方设有叉式伸缩臂,可将物料小车从上料区叉运至上平台,并从上平台叉运至下料区,实现精确对接。

Fork lift transfer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叉式升降转运平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平台,属于物流输运
,具体地指一种叉式升降转运平台。
技术介绍
在高节拍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往往需要将生产线线边处在不同高度、不同工位的物料小车进行频繁的搬运配送,传统的物料搬运设备占用空间大、设备结构形式复杂,难以满足不同位置的物料小车长距离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在物料小车上料区和下料区之间长距离转运和升降的叉式升降转运平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叉式升降转运平台,包括升降平台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平台包括下平台和上平台,所述下平台分别与第一叉板和第二叉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叉板和所述第二叉板的另一端与上平台铰接,所述第一叉板的中部与第二叉板的中部铰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两端分别与下平台和上平台连接,还包括轨道机构和升降平台行走机构,所述升降平台行走机构固定在下平台的下方,所述升降平台行走机构与轨道机构滑动配合,所述上平台上端面固定设有叉式伸缩臂。进一步地,所述轨道机构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轻轨,所述轻轨下端通过压板与地脚调节座固定连接,所述地脚调节座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轻轨两端固定设有缓冲限位器,所述轻轨之间设置有与地面固定连接的拖链槽。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平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台架和驱动轮组件,所述行走台架固定在下平台的下方,所述驱动轮组件固定在行走台架下方并与轻轨滚动配合,所述行走台架侧边还固定设有电机减速器,所述电机减速器的输出轴与驱动轮组件端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两端通过轴套与带座轴承固定连接,所述带座轴承固定在下框架的下端;所述连接轴上分别固定有平滚轮和带槽滚轮,所述平滚轮和带槽滚轮均与轻轨滚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刚性链条,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下平台的上端面,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固定有链轮,所述链轮与刚性链条一端啮合,所述刚性链条另一端固定在上平台的下端,所述下平台的上端面还固定有链条收纳盒,所述链轮与刚性链条的啮合部位于链条收纳盒中。进一步地,所述叉式伸缩臂上固定设有支撑卡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长距离的精确对接、转运和升降。本技术在升降平台下方设置轨道机构和升降平台行走机构,升降平台可沿轻轨在物料小车的上料区和下料区之间进行转运;同时在升降平台上方设有叉式伸缩臂,可先将上料区的物料小车叉运至升降平台上,然后升高升降平台并通过轨道系统行走至下料区,再降低升降平台,将物料小车叉运至下料区地面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结构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托举物料小车时的示意图。图4为轨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升降平台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驱动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升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叉式伸缩臂与物料小车配合时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轨道机构1、地脚调节座101、压板102、轻轨103、缓冲限位器104、拖链槽105、升降平台行走机构2、行走台架21、驱动轮组件22、带座轴承221、平滚轮222、带槽滚轮223、连接轴224、轴套225、电机减速器23、升降平台3、下平台31、上平台32、第一叉板33、第二叉板34、升降驱动机构4、驱动电机41、链条收纳盒42、刚性链条43、叉式伸缩臂5、固定叉体架51、第一活动叉臂52、第二活动叉臂53、第三活动叉臂54、电机55、支撑卡爪56、物料小车6、底板61、横梁6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但它们不对本技术构成限定。如图1~3所示,一种叉式升降转运平台,包括升降平台3和升降驱动机构4,升降平台3包括下平台31和上平台32,下平台31分别与第一叉板33和第二叉板34的一端铰接,第一叉板33和第二叉板34的另一端与上平台32铰接,第一叉板33的中部与第二叉板34的中部铰接,第一叉板31与第二叉板32为X字型,升降驱动机构4两端分别与下平台31和上平台32连接,还包括轨道机构1和升降平台行走机构2,升降平台行走机构2固定在下平台31的下方,升降平台行走机构2与轨道机构1滑动配合,轨道机构1铺设在物料小车上料区和下料区之间,上平台32上端面固定设有叉式伸缩臂5,叉式伸缩臂5可与物料小车底部卡接。这样,叉式伸缩臂可将物料小车从上料区叉运至升降平台上,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升降平台进行上升,然后升降平台行走机构在驱动升降平台沿轨道机构移动至下料区,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升降平台进行下降,最后叉式伸缩臂将物料小车叉运至下料区,完成整个转移输运过程。如图4所示,轨道机构1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轻轨103,轻轨103下端通过压板102与地脚调节座101固定连接,地脚调节座101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轻轨103两端固定设有缓冲限位器104,可以限制框架总成2的位移,缓冲限位器104侧边设有柔性的橡胶凸块,可以减缓框架总成2与缓冲限位器104的碰撞冲击,且轻轨103之间设置有与地面固定连接的拖链槽105,拖链槽105用于放置装置中的电线电缆等附件。如图5和图6所示,升降平台行走机构2包括行走台架21和驱动轮组件22,行走台架21固定在下平台31的下方,驱动轮组件22固定在行走台架21下方并与轻轨103滚动配合,行走台架21侧边还固定设有电机减速器23,电机减速器23的输出轴与驱动轮组件22端部固定连接。驱动轮组件22包括连接轴224,连接轴224两端通过轴套225与带座轴承221内圈固定连接,带座轴承221的底座固定在下框架201的下端;连接轴224上分别固定有平滚轮222和带槽滚轮223,平滚轮222和带槽滚轮223均与轻轨103滚动配合。这样,电机减速器23通过连接轴带动平滚轮和带槽滚轮在轻轨上滚动并移行,带槽滚轮与轻轨同时存在限位配合,保证了升降平台移行的稳定性。如图7所示,升降驱动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41和刚性链条43,驱动电机41固定在下平台31的上端面,驱动电机41输出轴上固定有链轮,链轮与刚性链条43一端啮合,刚性链条43另一端固定在上平台的下端,下平台31的上端面还固定有链条收纳盒42,链条收纳盒42上下端面为开口,链轮与刚性链条43的啮合部位于链条收纳盒42中。刚性链条包括竖直链条和水平链条,竖直链条部分具有刚性支撑力,当驱动电机带动竖直链条转为水平链条进行下降时,竖直链条对上平台施加下拉力,当驱动电机带动水平链条转为竖直链条进行上升时,竖直链条对上平台施加推升力。如图2和图8所示,叉式伸缩臂5包括固定叉体架51,固定叉体架51外套有第一活动叉臂52并滑动配合,第一活动叉臂52外套有第二活动叉臂53并滑动配合,第二活动叉臂53外套有第三活动叉臂54并互相滑动配合,固定叉体架51侧边固定设有电机55,电机55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一活动叉臂52、第二活动叉臂53和第三活动叉臂54链传动,第三活动叉臂54上固定设有支撑卡爪56;物料小车6底部包括有底板61,底板61的下端面设有用于加固的横梁611,支撑卡爪56与横梁611卡接配合。这样,电机分别驱动第一活动叉臂、第二活动叉臂和第三活动叉臂进行伸长和收缩,支撑卡爪可对物料小车起到支撑和限位的作用,完成物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式升降转运平台,包括升降平台(3)和升降驱动机构(4),所述升降平台(3)包括下平台(31)和上平台(32),所述下平台(31)分别与第一叉板(33)和第二叉板(3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叉板(33)和所述第二叉板(34)的另一端与上平台(32)铰接,所述第一叉板(33)的中部与第二叉板(34)的中部铰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两端分别与下平台(31)和上平台(32)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轨道机构(1)和升降平台行走机构(2),所述升降平台行走机构(2)固定在下平台(31)的下方,所述升降平台行走机构(2)与轨道机构(1)滑动配合,所述上平台(32)上端面固定设有叉式伸缩臂(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式升降转运平台,包括升降平台(3)和升降驱动机构(4),所述升降平台(3)包括下平台(31)和上平台(32),所述下平台(31)分别与第一叉板(33)和第二叉板(3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叉板(33)和所述第二叉板(34)的另一端与上平台(32)铰接,所述第一叉板(33)的中部与第二叉板(34)的中部铰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两端分别与下平台(31)和上平台(32)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轨道机构(1)和升降平台行走机构(2),所述升降平台行走机构(2)固定在下平台(31)的下方,所述升降平台行走机构(2)与轨道机构(1)滑动配合,所述上平台(32)上端面固定设有叉式伸缩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式升降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机构(1)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轻轨(103),所述轻轨(103)下端通过压板(102)与地脚调节座(101)固定连接,所述地脚调节座(101)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轻轨(103)两端固定设有缓冲限位器(104),所述轻轨(103)之间设置有与地面固定连接的拖链槽(1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式升降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行走机构(2)包括行走台架(21)和驱动轮组件(22),所述行走台架(21)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泰宇徐克明任泽兵许进敏张可朱宽王银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