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实现原地旋转的新型移动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023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领域领域,涉及一种可以实现原地旋转的新型移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壳体,机器人壳体内侧底部设置有滚轮装置,滚轮装置的上部设置有旋转齿轮装置,旋转齿轮装置的上部设置有新型顶升装置,新型顶升装置的上部设置有载物板,旋转齿轮装置包括设置在滚轮装置上的电动推缸,电动推缸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电动推缸的上部设置有电动推杆,下部设置有涡轮蜗杆组件,涡轮蜗杆组件包括涡轮、蜗杆以及设置在滚轮装置上的第二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滚轮装置、旋转齿轮装置和新型顶升装置三者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性能,其中旋转齿轮装置则是采用涡轮蜗杆的设计方式,也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和灵活性,便于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实现原地旋转的新型移动机器人
本技术属于机器人领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实现原地旋转的新型移动机器人。
技术介绍
AGV移动机器人中的AGV是(AutomatedGuidedVehicle)的缩写,意即“自动导引运输车”,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它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目前的移动机器人结构复杂,生产和维护成本高,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已成为移动机器人行业亟待解决的一大技术问题。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还有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移动机器人的转向问题,也是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原地旋转的新型移动机器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原地旋转的新型移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壳体,所述机器人壳体内侧底部设置有滚轮装置,所述滚轮装置的上部设置有旋转齿轮装置,所述旋转齿轮装置的上部设置有新型顶升装置,所述新型顶升装置的上部设置有载物板;所述旋转齿轮装置包括设置在滚轮装置上的电动推缸,所述电动推缸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电动推缸的上部设置有电动推杆,下部设置有涡轮蜗杆组件,所述涡轮蜗杆组件包括设置在电动推缸外侧的涡轮,所述涡轮上设置有与外齿轮圈配合设置的蜗杆,所述蜗杆上设置有设置在滚轮装置上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新型顶升装置包括设置在电动推杆上部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部设置有主动顶升杆组件,所述主动顶升杆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电动驱动缸,所述主动顶升杆组件的一端设置有从动顶升杆组件,所述主动顶升杆组件通过转动杆与从动顶升杆组件连接设置。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杆的上部设置有防坠板,所述防坠板通过固定柱设置在承载板上。作为优选,所述滚轮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器人壳体内侧底部的滚轮固定板,所述滚轮固定板的两侧设置有主滚动轮,所述滚轮固定板的下部四个角处设置有与主滚动轮配合设置有从滚动轮。作为优选,所述滚轮固定板的上部设置有驱动主滚动轮工作的第一驱动电机。作为优选,所述滚轮固定板上设置有与连接柱配合设置的固定孔,所述连接柱与固定孔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承。作为优选,所述主动顶升杆组件和从动顶升杆组件的上部均设置有用来固定载物板的固定圆盘。作为优选,所述机器人壳体外侧两端设置有防撞件。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以及设置在电机本体上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远离电机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圆筒,所述连接圆筒两端通过连接键与蜗杆和转动轴连接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电动推杆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承载板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电动推杆上的长条硬板,所述长条硬板的上部均匀设置于3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部设置有支撑圆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滚轮装置、旋转齿轮装置和新型顶升装置三者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技术的性能,其中旋转齿轮装置则是采用涡轮蜗杆的设计方式,也使得本技术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和灵活性,便于推广和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以实现原地旋转的新型移动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以实现原地旋转的新型移动机器人的部分爆炸图;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以实现原地旋转的新型移动机器人(另一个角度)的部分爆炸图;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以实现原地旋转的新型移动机器人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位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以实现原地旋转的新型移动机器人(将承载板移开)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以实现原地旋转的新型移动机器人(另一个角度)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机器人壳体;2、滚轮装置;21、滚轮固定板;22、主滚动轮;23、从滚动轮;3、新型顶升装置;31、电动驱动缸;32、主动顶升杆组件;33、固定圆盘;34、转动杆;35、从动顶升杆组件;36、承载板;4、旋转齿轮装置;41、电动推缸;42、涡轮;43、蜗杆;44、电动推杆;45、第二驱动电机;5、载物板;6、支撑组件;61、长条硬板;62、支撑柱;63、支撑圆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原地旋转的新型移动机器人,该移动机器人是一种的新的组合式设计方式,图1-图3则是整个移动机器人的一部分,而图4-图6则是在图1-图3中没有显示出来的另外一部分。面具体说一下,本技术的具体设计,该移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壳体,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机器人壳体是采用了一个长方形壳体的设计方式,在该长方形壳体的上部设置了一个长方形的内围圈板,其内围圈板内部长方形孔的长和宽的大小要小于长方形壳体内部的长和宽,上述的描述,则是机器人壳体上所需注意的设计要点;从图1中可以看出,其机器人壳体内部底部设置了滚轮装置,再结合图4、图5和图6,可以看出,其滚轮装置的上部设置了旋转齿轮装置,所述旋转齿轮装置的上部设置了新型顶升装置,其新型顶升装置的上部设置了载物板,对于上述的描述需要详细的描述一下,相对于图1来说,其旋转齿轮装置则是多余设置的,其目的则是为了实现机器人壳体部分相对于载物板部分相对转动的主要部件,机载物板部分保持搬来的方向,而机器人壳体部分实现180°转向的话,其滚轮装置也会跟着一起转向,从而实现了在狭小空间转向的问题。下面具体说一下旋转齿轮装置和新型顶升装置的具体设计,如图4-图6所示,其旋转齿轮装置包括设置在滚轮装置上的电动推缸,其电动推缸的底部设置了连接柱,其电动推缸的上部设置了电动推杆下部设置有涡轮蜗杆组件,所述涡轮蜗杆组件包括设置在电动推缸外侧的涡轮,所述涡轮上设置有与外齿轮圈配合设置的蜗杆,所述蜗杆上设置有设置在滚轮装置上的第二驱动电机,对于第二驱动电机来说主要是设置在了滚轮装置的滚轮固定板上;新型顶升装置包括设置在电动推杆上部的承载板,承载板的上部设置了主动顶升杆组件,主动顶升杆组件的一侧设置了电动驱动缸,主动顶升杆组件的一端设置了从动顶升杆组件,主动顶升杆组件通过转动杆与从动顶升杆组件连接设置,对主动顶升杆组件和从动顶升杆组件,专利技术人并没有做出详细的结构描述,因为这一块都是一些现有的技术,故在此不做详细的说明了。除了上述两部分之外,其滚轮装置也是本技术中很重要的一个设计部件,如图3所示,其滚轮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器人壳体内侧底部的滚轮固定板,滚轮固定板的两侧设置有主滚动轮,滚轮固定板的下部四个角处设置有与主滚动轮配合设置有从滚动轮,很明显两个主滚动轮则是本技术的主要滚动部件,转弯的话则是采用了差速器的工作原理,这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实现原地旋转的新型移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壳体内侧底部设置有滚轮装置,所述滚轮装置的上部设置有旋转齿轮装置,所述旋转齿轮装置的上部设置有新型顶升装置,所述新型顶升装置的上部设置有载物板;所述旋转齿轮装置包括设置在滚轮装置上的电动推缸,所述电动推缸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电动推缸的上部设置有电动推杆,下部设置有涡轮蜗杆组件,所述涡轮蜗杆组件包括设置在电动推缸外侧的涡轮,所述涡轮上设置有与外齿轮圈配合设置的蜗杆,所述蜗杆上设置有设置在滚轮装置上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新型顶升装置包括设置在电动推杆上部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部设置有主动顶升杆组件,所述主动顶升杆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电动驱动缸,所述主动顶升杆组件的一端设置有从动顶升杆组件,所述主动顶升杆组件通过转动杆与从动顶升杆组件连接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实现原地旋转的新型移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壳体内侧底部设置有滚轮装置,所述滚轮装置的上部设置有旋转齿轮装置,所述旋转齿轮装置的上部设置有新型顶升装置,所述新型顶升装置的上部设置有载物板;所述旋转齿轮装置包括设置在滚轮装置上的电动推缸,所述电动推缸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电动推缸的上部设置有电动推杆,下部设置有涡轮蜗杆组件,所述涡轮蜗杆组件包括设置在电动推缸外侧的涡轮,所述涡轮上设置有与外齿轮圈配合设置的蜗杆,所述蜗杆上设置有设置在滚轮装置上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新型顶升装置包括设置在电动推杆上部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部设置有主动顶升杆组件,所述主动顶升杆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电动驱动缸,所述主动顶升杆组件的一端设置有从动顶升杆组件,所述主动顶升杆组件通过转动杆与从动顶升杆组件连接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原地旋转的新型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的上部设置有防坠板,所述防坠板通过固定柱设置在承载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原地旋转的新型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器人壳体内侧底部的滚轮固定板,所述滚轮固定板的两侧设置有主滚动轮,所述滚轮固定板的下部四个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梁王艳红初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云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