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后纵梁内部加强件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后纵梁内部加强件模具。
技术介绍
在汽车车身前部主要结构中,后纵梁是最重要的吸能元件之一。在后面碰撞过程中,通过材料的塑性变形吸收碰撞动能,其吸能特性及变形模式直接决定了在后面碰撞过程中车身后部的结构变形,从而影响着后碰燃油系统的安全。对于后纵梁结构的设计需要遵循由后往前(车行方向由后往前)依次变大,从而保证在碰撞过程中合理的变形次序及良好的吸能效果。汽车纵梁对汽车车身碰撞性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要求纵梁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和抗弯曲能力。汽车后纵梁的结构一般包括梁体和加强件,其中加强件安装在在梁体内,一般为生产时通常采用低合金钢板冲压而成,或者采用模具进行多次模压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效率高、成本低的用于汽车后纵梁内部加强件模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汽车后纵梁内部加强件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上设有两个与待成型加强件形状相匹配并呈成对设置的凸模,所述的下模上设有与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后纵梁内部加强件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导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1)上设有两个与待成型加强件形状相匹配并呈成对设置的凸模(4),所述的下模(2)上设有与所述凸模(4)相匹配的凹模(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后纵梁内部加强件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导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1)上设有两个与待成型加强件形状相匹配并呈成对设置的凸模(4),所述的下模(2)上设有与所述凸模(4)相匹配的凹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后纵梁内部加强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1)和下模(2)上设有四个工位对应的凸模(4)和凹模(5),包括工位a定位翻边,工位b分离冲孔,工位c翻边,工位d修边整形,各工位处均设有呈十字交叉的料片线(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后纵梁内部加强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位a处的凸模a(41)包括两个成对设置的凸起部分a(411),以及凸起部分之外的空白部分(412),所述的呈十字交叉的料片线(6)位于两个凸起a(411)中心处,并在纵向设置的料片线(6)上下位置各设有有一定位孔(413),且在所述凸起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培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