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防止碱蒸汽扩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259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用防止碱蒸汽扩散装置,包括一箱体、一空气管、一防护板和一泄放管;所述空气管的第一端的向下弯折形成一弯折部,所述箱体罩设于所述弯折部外,所述空气管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箱体外,所述空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底面之间存在一间隙;所述泄放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箱体内部导通;所述箱体的一侧面开口,所述防护板固定于所述开口内,且所述防护板的外围与所述开口内壁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船用防止碱蒸汽扩散装置,可将碱蒸汽基本全部回收,避免了对船员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制作简单,船厂可独立制作,无需采购其他设备,并具有空气管位置灵活,烟囱顶或主甲板顶皆可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用防止碱蒸汽扩散装置
本技术涉及船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防止碱蒸汽扩散装置。
技术介绍
在2016年底MEPC70会议报告中,IMO的专家组经过对燃油全球市场的供应和需求、燃油市场的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评估后,最终决定全球范围内硫含量0.5%m/m的燃油标准将于2020年实施,由此将导致低硫燃油的供应紧张,船舶营运的燃料成本压力大幅增加,脱硫装置将成为船东和设计者考虑选择的主要替代方案,目前绝大多数脱硫装置厂商采用50%氢氧化钠溶液来中和废气中的硫化物,氢氧化钠对健康的主要危害: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由于脱硫装置在实船应用较少,因而此方面的技术几乎空白,绝大多数厂商对此细节没有任何描述或要求,如果设计时没有特殊考虑,则在船舶交付后极易对船员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请参阅图1,脱硫装置供应商哈姆沃森曾在其安全报告中推荐过一种方式,需要将碱蒸汽通过特殊定制的空气管头1直接排舷外,并需要在舷侧布置防溅射板2。现有的船用防止碱蒸汽扩散的方案,具有如下缺点:1、空气管头1需定制,并需做防腐处理。2、空气管头1的位置有限制,需在主甲板上靠近舷侧位置,因而也限定了碱液舱的位置。3、碱蒸汽出口的外板区域需特涂,影响美观和增加了施工难度。4、防溅射板2位置容易增加型宽。5、大多数厂商都要求氢氧化钠舱空气管至烟囱顶而非主甲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船用防止碱蒸汽扩散装置,可将碱蒸汽基本全部回收,避免了对船员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制作简单,船厂可独立制作,无需采购其他设备,并具有空气管位置灵活,烟囱顶或主甲板顶皆可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船用防止碱蒸汽扩散装置,包括一箱体、一空气管、一防护板和一泄放管;所述空气管的第一端的向下弯折形成一弯折部,所述箱体罩设于所述弯折部外,所述空气管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箱体外,所述空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底面之间存在一间隙;所述泄放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箱体内部导通;所述箱体的一侧面开口,所述防护板固定于所述开口内,且所述防护板的外围与所述开口内壁密封配合。优选地,所述防护板上部开设有至少一透气孔。优选地,所述防护板上部开设有三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空气管的内径。优选地,所述透气孔沿水平方向均匀布设。优选地,所述透气孔下方的所述防护板开设有一手孔,所述手孔上可开启地覆盖有一手孔盖。优选地,所述泄放管的第一端的管口朝向所述空气管的第一端的管口设置并位于所述空气管的第一端的管口的正下方。优选地,还包括一防雨板,所述开口的顶部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部,所述防雨板顶部固定于所述连接部并遮挡于所述透气孔的外侧。优选地,所述箱体和所述防护板表面覆盖有一防腐层。优选地,所述空气管的第二端通过一第一法兰与一船体的一碱液舱连通,所述泄放管的第二端通过一第二法兰与所述船体的一油渣舱连通。优选地,所述空气管采用不锈钢管。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箱体与空气管的盒式结构,可有效防止碱蒸汽的扩散,可实现碱蒸汽基本全部回收,避免了对船员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泄放管用于排放碱蒸汽和箱体内的积水,防止碱蒸汽四处飘散并防止雨水倒灌入碱液舱,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碱蒸汽与船体钢板之间的接触面积。间隙的采用,可防止在泄放管堵塞时,箱体内部积水倒灌入碱液舱。空气管设置位置灵活,烟囱顶或主甲板顶皆可。手孔的设置便于箱体内部的清理。防雨板的采用,可有效防止雨水倒灌入箱体内。防腐层用于防止碱液对所接触钢板的腐蚀。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船用防止碱蒸汽扩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船用防止碱蒸汽扩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2和图3,给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功能、特点。请参阅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船用防止碱蒸汽扩散装置,包括一箱体1、一空气管2、一防护板3和一泄放管4;空气管2的第一端的向下弯折形成一弯折部21,箱体1罩设于弯折部21外,空气管2的第二端伸出箱体1外,空气管2的第一端与箱体1的底面之间存在一间隙;泄放管4的第一端与箱体1内部导通;箱体1的一侧面开口,防护板3固定于开口内,且防护板3的外围与开口内壁密封配合。箱体1与空气管2的盒式结构,可有效防止碱蒸汽的扩散,可实现碱蒸汽基本全部回收,避免了对船员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泄放管4用于排放碱蒸汽和箱体1内的积水,防止碱蒸汽四处飘散并防止雨水倒灌入碱液舱,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碱蒸汽与船体钢板之间的接触面积。间隙的采用,可防止在泄放管4堵塞时,箱体1内部积水倒灌入碱液舱。空气管2设置位置灵活,烟囱顶或主甲板顶皆可。空气管2可以从箱体1侧面也可自箱体1底部进入箱体,同时箱体1可与船体共用。防护板3上部开设有至少一透气孔31。本实施例中,防护板3上部开设有三个透气孔31,透气孔31的内径大于空气管2的内径。透气孔31沿水平方向均匀布设。透气孔31下方的防护板3开设有一手孔32,手孔32上可开启地覆盖有一手孔盖5。手孔32的设置便于箱体1内部的清理。本实施例中,泄放管4的第一端的管口朝向空气管2的第一端的管口设置并位于空气管2的第一端的管口的正下方。另外,还包括一防雨板6,开口的顶部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部,防雨板6顶部固定于连接部并遮挡于透气孔31的外侧。防雨板6的采用,可有效防止雨水倒灌入箱体1内。箱体1和防护板3表面覆盖有一防腐层。防腐层可通过涂环氧处理获得,用于防止碱液对所接触钢板的腐蚀。空气管2的第二端通过一第一法兰7与一船体的一碱液舱连通,泄放管4的第二端通过一第二法兰8与船体的一油渣舱连通。空气管2采用不锈钢管。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技术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防止碱蒸汽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体、一空气管、一防护板和一泄放管;所述空气管的第一端的向下弯折形成一弯折部,所述箱体罩设于所述弯折部外,所述空气管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箱体外,所述空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底面之间存在一间隙;所述泄放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箱体内部导通;所述箱体的一侧面开口,所述防护板固定于所述开口内,且所述防护板的外围与所述开口内壁密封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防止碱蒸汽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体、一空气管、一防护板和一泄放管;所述空气管的第一端的向下弯折形成一弯折部,所述箱体罩设于所述弯折部外,所述空气管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箱体外,所述空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底面之间存在一间隙;所述泄放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箱体内部导通;所述箱体的一侧面开口,所述防护板固定于所述开口内,且所述防护板的外围与所述开口内壁密封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防止碱蒸汽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上部开设有至少一透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防止碱蒸汽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上部开设有三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空气管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防止碱蒸汽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沿水平方向均匀布设。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船用防止碱蒸汽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王文中王成任世贵鲁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零四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