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模块和天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166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天线模块和天线装置,所述天线模块包括连接构件、位于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表面上的集成电路(IC)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二表面上的天线封装件。所述连接构件包括布线层和绝缘层。所述IC电连接到所述布线层。所述天线封装件包括第一天线构件和馈电过孔,所述馈电过孔均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天线构件中的对应第一天线构件以及布线层中的对应布线。馈电线电连接到所述布线层中的布线并且在所述第二表面的侧方向上延伸,第二天线构件电连接到所述馈电线并被构造为在所述侧方向上发送和/或接收RF信号,导向构件在所述侧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天线构件分开,并且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二天线构件倾斜的内边界。

Antenna module and antenna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模块和天线装置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2月26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7-0179223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出于所有目的,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本申请涉及一种天线模块和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近来,已经积极研究包括第五代(5G)通信的毫米波(mmWave)通信,并且正在积极进行能够一致地实现毫米波通信的天线模块的商业化的研究。传统上,提供毫米波通信环境的天线模块包括如下的结构:集成电路(IC)和天线设置在板上并且通过同轴电缆彼此连接,以满足根据高频率的高水平天线性能(例如,发送和接收速率、增益、方向性等)。然而,这样的结构可能引起天线布局空间的减小、天线形状的自由度的限制、天线与IC之间的干扰的增加以及天线模块的尺寸和成本的增加。以上信息仅作为背景信息呈现以帮助理解本公开。至于任何上述内容是否可适用为关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尚未做出确定,并且不进行断言。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本
技术实现思路
以通过简化形式介绍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的专利技术构思的选择。本
技术实现思路
既不意在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意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在一个总体方面,一种天线模块包括连接构件、位于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表面上的集成电路(IC)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二表面上的天线封装件。所述连接构件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布线层以及一个或更多个绝缘层。所述IC电连接到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布线层。所述天线封装件包括第一天线构件以及第一馈电过孔,第一天线构件被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发送和/或接收射频(RF)信号,所述第一馈电过孔均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天线构件中的对应第一天线构件并且电连接到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布线层中的对应布线。馈电线电连接到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布线层中的布线并且在所述第二表面的侧方向上延伸。第二天线构件电连接到所述馈电线并被构造为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发送和/或接收RF信号,导向构件在远离所述连接构件的中心的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天线构件分开,并且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二天线构件倾斜设置的内边界。在所述内边界处,与所述导向构件的中心相比,所述导向构件的端部可与所述第二天线构件分开较大的距离。所述第二天线构件可具有包括第一极子和第二极子的偶极子形式或折叠偶极子形式。所述导向构件可包括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平行的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倾斜的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平行的第三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倾斜的第四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平行的第五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四部分和所述第五部分按从所述第一部分至所述第五部分的顺序彼此连接。所述导向构件中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倾斜角度和所述第四部分的倾斜角度可大于或等于5°并且小于或等于14°。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观看所述第二天线构件时,所述导向构件可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之间的区域叠置。所述导向构件可比所述第一极子的长度长、比所述第二极子的长度长并且比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的总体长度短。所述导向构件可包括朝向所述第一极子突出的第一部分以及朝向所述第二极子突出的第二部分。所述导向构件可包括朝向所述第二天线构件突出的中心部分。所述导向构件的在所述内边界的倾斜部分处的厚度可小于所述导向构件的在所述内边界的与所述第二天线构件平行的部分处的厚度。所述连接构件还可包括连接到所述导向构件以将所述导向构件的所述内边界设置为倾斜的一个或更多个导向过孔。所述连接构件还可包括电连接在所述馈电线与所述第二天线构件之间的第二馈电过孔。所述连接构件还可包括:接地层,设置在与所述连接构件中的所述馈电线相同的水平面上并且与所述馈电线分开;以及屏蔽过孔,设置为沿着所述接地层的边界彼此平行地延伸。所述天线封装件还可包括:介电层,设置为围绕所述第一馈电过孔中的每个的侧表面并且具有比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绝缘层的高度高的高度;以及镀覆构件,设置在所述介电层中以围绕所述第一馈电过孔中的每个的所述侧表面。在另一总体方面,一种天线装置包括:第一馈电线和第二馈电线,均电连接到集成电路(IC);第一极子和第二极子,分别电连接到所述第一馈电线和所述第二馈电线,并且被构造为在预定方向上发送和/或接收射频(RF)信号;以及导向构件,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分开,当在所述预定方向上观看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时,所述导向构件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之间的区域叠置,并且所述导向构件具有面对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的倾斜内边界,其中,所述导向构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导向构件的中心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之间的距离。所述天线装置还可包括接地层,所述接地层在与所述导向构件相反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分开并且设置为围绕所述第一馈电线和所述第二馈电线的至少部分。所述接地层中的朝向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的边界的长度可比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的总体长度长。所述导向构件可比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的总体长度短。通过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权利要求,其他特征和方面将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天线模块和天线装置的示例的示图。图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天线模块、天线装置和接地层的示例的示图。图3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天线模块和天线装置的示例的示图。图4A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天线模块和天线装置的间隔距离、长度和角度的示例的示图。图4B是示出图4A中所示的天线模块和天线装置的示例侧表面的示图。图5A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天线模块、天线装置和导向过孔的示例的示图。图5B是示出图5A中所示的天线模块和天线装置的侧表面的示图。图6A至图6F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至第十实施例的天线模块和天线装置的导向件的各种形式的示例的示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一实施例至第十四实施例的天线模块和天线装置的S-参数的示例的示图。图8是示出根据第十五实施例的天线模块、集成电路(IC)和天线封装件的示例的示图。图9是示出根据第十六实施例的天线模块和IC封装件的示例的示图。图10是示出根据第十七实施例的天线模块和天线装置的布局位置的示例的示图。图11A和图11B是示出根据第十八实施例和第十九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中的天线模块的示例布局的示图。在所有的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附图可不按比例绘制,并且为了清楚、说明及方便起见,附图中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可被放大。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变换、修改及等同物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变换。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已知的特征的描述。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的说,已经提供这里描述的示例仅仅是为了示出实现这里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模块,包括:连接构件,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布线层以及一个或更多个绝缘层;集成电路,设置在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表面上并电连接到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布线层;天线封装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二表面上,并且包括第一天线构件以及第一馈电过孔,所述第一天线构件被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发送和/或接收射频信号,所述第一馈电过孔均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天线构件中的对应第一天线构件并且电连接到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布线层中的对应布线;馈电线,电连接到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布线层中的布线并且在所述第二表面的侧方向上延伸;第二天线构件,电连接到所述馈电线并被构造为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发送和/或接收射频信号;以及导向构件,在远离所述连接构件的中心的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天线构件分开,并且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二天线构件倾斜设置的内边界。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6 KR 10-2017-01792231.一种天线模块,包括:连接构件,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布线层以及一个或更多个绝缘层;集成电路,设置在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表面上并电连接到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布线层;天线封装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二表面上,并且包括第一天线构件以及第一馈电过孔,所述第一天线构件被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发送和/或接收射频信号,所述第一馈电过孔均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天线构件中的对应第一天线构件并且电连接到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布线层中的对应布线;馈电线,电连接到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布线层中的布线并且在所述第二表面的侧方向上延伸;第二天线构件,电连接到所述馈电线并被构造为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发送和/或接收射频信号;以及导向构件,在远离所述连接构件的中心的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天线构件分开,并且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二天线构件倾斜设置的内边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中,在所述内边界处,与所述导向构件的中心相比,所述导向构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天线构件分开较大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天线构件具有包括第一极子和第二极子的偶极子形式或折叠偶极子形式,并且其中,所述导向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平行的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倾斜的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平行的第三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倾斜的第四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平行的第五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四部分和所述第五部分按从所述第一部分至所述第五部分的顺序彼此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模块,其中,所述导向构件中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倾斜角度和所述第四部分的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5°并且小于或等于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天线构件具有包括第一极子和第二极子的偶极子形式或折叠偶极子形式,并且其中,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观看所述第二天线构件时,所述导向构件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之间的区域叠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天线构件具有包括第一极子和第二极子的偶极子形式或折叠偶极子形式,并且其中,所述导向构件比所述第一极子的长度长、比所述第二极子的长度长并且比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的总体长度短。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天线构件具有包括第一极子和第二极子的偶极子形式或折叠偶极子形式,并且其中,所述导向构件包括朝向所述第一极子突出的第一部分以及朝向所述第二极子突出的第二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楠基柳正基张胜九金尚显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