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车辆用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116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型车辆用轴承,其包括外圈、内圈、保持架,保持架上设有兜孔,兜孔中安装有滚子,外圈外侧安装有扣环,扣环为开口结构,扣环开口端的两侧侧壁位于外圈两侧壁之外,扣环开口端的两侧侧壁与对应的外圈侧壁之间留有游移空隙,扣环的闭合端面紧靠于外圈上端面,该外圈上端面与闭合端面之间也留有游移空隙,且扣环的闭合端与扣环开口端的侧壁之间通过弯弧过渡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轴承具有运行平稳、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的优点。

A Bearing for Heavy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型车辆用轴承
本技术属于轴承
,尤其是一种重型车辆用轴承。
技术介绍
轴承的基本结构包括外圈、内圈、保持架和滚子,现有技术中的轴承由于加工尺寸精度难以达到非常精确的条件,所以轴承的承载力通常有限。而对于安装于重型车辆上的轴承,因其承载压力大,轴承的外圈则容易发生外移窜动,不仅对轴承的使用寿命有所影响,而且容易对安装于轴承上的轴杆造成磨损,影响轴杆的平稳转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型车辆用轴承,该轴承具有运行平稳、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型车辆用轴承,包括外圈、内圈、保持架,保持架上设有兜孔,兜孔中安装有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外侧安装有扣环,扣环为开口结构,扣环开口端的两侧侧壁位于外圈两侧壁之外,扣环开口端的两侧侧壁与对应的外圈侧壁之间留有游移空隙,扣环的闭合端面紧靠于外圈上端面,该外圈上端面与闭合端面之间也留有游移空隙,且扣环的闭合端与扣环开口端的侧壁之间通过弯弧过渡衔接。上述结构中,为了克服轴承外圈外移过度的问题,轴承外圈外侧安装了开口扣环,通过开口扣环对外圈移位问题进行限制。进一步的,所述扣环闭合端面上与外圈内壁对应处设有与闭合端面垂直的挡壁,挡壁与外圈内壁形成限位配合,且挡壁与外圈内壁之间填充有弹性垫,弹性垫的一侧与挡壁接触,弹性垫的另一侧与外圈内壁接触。上述结构中,扣环闭合端面通过挡壁与外圈配合形成限位结构,并通过弹性垫对外圈的游移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的,所述扣环开口端的端沿朝外圈下端面方向延伸形成钩边,该钩边包括与扣环开口端沿通过弧段衔接的延伸边,延伸边远离扣合开口端的一端经弯折朝外圈下端面的内壁方向延伸形成限位钩,该限位钩与外圈下端面的内壁之间也设有弹性垫。上述结构中,扣环开口端通过限位钩对外圈另一端进行限位,限位钩与挡壁位于同一水平线上,避免外圈出现倾斜偏移,保证外圈两端面的结构稳定。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垫包括本体部,本体部的上端位于外圈上端面与扣环闭合端面之间的游移空隙中,本体部的下端抵接于挡壁内角处,该挡壁内角处呈内凹弧面结构,本体部的下端结构与该内凹弧面适配,本体部的下端还设有朝外圈内壁方向延伸的倾斜部,倾斜部的自由端抵接于外圈内壁上,倾斜部连接端与本体部下端一体连接。上述结构中,弹性垫通过本体部、倾斜部自由端对轴承的内壁以及上端面形成多点接触,并通过倾斜部使得轴承内圈与挡壁之间还留有一定空隙,供轴承有游移空间。进一步的,所述倾斜部连接端的下方延伸有嵌入部,挡壁朝向弹性垫的端面和限位钩朝向弹性垫的端面均设有定位凹槽,嵌入部与定位凹槽形成插设配合。上述结构中,弹性垫通过倾斜部下方的嵌入部与挡壁配合,安装结构牢固,受力点稳定。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轴承外圈在外围挡圈的包覆下,不会发生较大间隙的游移,而且外围挡圈与外圈之间通过弹性垫圈接触使得外圈与外围挡圈之间留有弹性空间供外圈在一定范围内的隙游窜,减少刚性摩擦,同时,因外圈结构的稳定性增强,润滑油的流失亦有所降低,维护时,对于润滑油的补充也有所减少,降低了为何成本,延长了轴承使用寿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局部A放大图;附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局部B放大图;附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局部C放大图;外圈1、内圈2、保持架3、滚子4、扣环5、开口端的两侧侧壁51、游移空隙511、闭合端面52、延伸边53、限位钩54、弹性垫6、本体部61、倾斜部62、嵌入部63、挡壁55、定位凹槽64。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4所示是重型车辆用轴承,其包括外圈1、内圈2、保持架3,保持架3上设有兜孔,兜孔中安装有滚子4,外圈1外侧安装有扣环5,扣环5横截面为U型状,其具有开口结构,扣环5开口端的两侧侧壁51位于外圈1两侧壁之外,扣环5开口端的两侧侧壁51与对应的外圈1侧壁之间留有游移空隙511,扣环5的闭合端面52紧靠于外圈1上端面,该外圈1上端面与闭合端面52之间也留有游移空隙511。上述扣环5的闭合端与扣环5开口端的侧壁之间通过弯弧过渡衔接,扣环5开口端的端沿朝外圈1下端面方向延伸形成钩边,该钩边包括与扣环5开口端沿通过弧段衔接的延伸边53,延伸边53远离扣合开口端的一端经弯折朝外圈1下端面的内壁方向延伸形成限位钩54,该限位钩54与外圈1下端面的内壁之间设有弹性垫6,扣环5开口端通过限位钩54对外圈1另一端进行限位,限位钩54与挡壁55位于同一水平线上,避免外圈1出现倾斜偏移,保证外圈1两端面的结构稳定。扣环5闭合端面52上与外圈1内壁对应处设有与闭合端面52垂直的挡壁55,扣环5闭合端面52通过挡壁55与外圈1配合形成限位结构,且挡壁55与外圈1内壁之间填充有弹性垫6,通过弹性垫6对外圈1的游移起到缓冲作用,弹性垫6的一侧与挡壁55接触,弹性垫6的另一侧与外圈1内壁接触。上述挡壁55与外圈1内壁之间的弹性垫6、限位钩54与外圈1内壁之间的弹性垫6结构一致;其包括本体部61,本体部61的上端位于外圈1上端面与扣环5闭合端面52之间的游移空隙511中,本体部61的下端抵接于挡壁55内角处,该挡壁55内角处呈内凹弧面结构,本体部61的下端结构与该内凹弧面适配,本体部61的下端还设有朝外圈1内壁方向延伸的倾斜部62,倾斜部62的自由端抵接于外圈1内壁上,倾斜部62连接端与本体部61下端一体连接,挡壁55上和限位钩54上均设有矩形的定位凹槽64,倾斜部62连接端朝定位凹槽64方向延伸有嵌入部63,该嵌入部63与定位凹槽64配合,保证弹性垫6的安装结构牢固,受力点稳定。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技术的,或者凡是采用本技术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型车辆用轴承,包括外圈、内圈、保持架,保持架上设有兜孔,兜孔中安装有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外侧安装有扣环,扣环为开口结构,扣环开口端的两侧侧壁位于外圈两侧壁之外,扣环开口端的两侧侧壁与对应的外圈侧壁之间留有游移空隙,扣环的闭合端面紧靠于外圈上端面,该外圈上端面与闭合端面之间也留有游移空隙,且扣环的闭合端与扣环开口端的侧壁之间通过弯弧过渡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型车辆用轴承,包括外圈、内圈、保持架,保持架上设有兜孔,兜孔中安装有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外侧安装有扣环,扣环为开口结构,扣环开口端的两侧侧壁位于外圈两侧壁之外,扣环开口端的两侧侧壁与对应的外圈侧壁之间留有游移空隙,扣环的闭合端面紧靠于外圈上端面,该外圈上端面与闭合端面之间也留有游移空隙,且扣环的闭合端与扣环开口端的侧壁之间通过弯弧过渡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车辆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闭合端面上与外圈内壁对应处设有与闭合端面垂直的挡壁,挡壁与外圈内壁形成限位配合,且挡壁与外圈内壁之间填充有弹性垫,弹性垫的一侧与挡壁接触,弹性垫的另一侧与外圈内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车辆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开口端的端沿朝外圈下端面方向延伸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玉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辛子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湖州三行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