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堤基护脚结构
本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堤基护脚结构。
技术介绍
统计表明,已发生的堤防破坏多数是由堤防基础护脚措施不当引起,堤防工程的护脚对堤防的稳定安全极为重要,特别是当堤基为抗冲刷、抗冲蚀能力差的覆盖层时,易造成堤基失稳、坍塌,不利于堤防稳定。如图1所示,现有的堤基护脚结构,包括开挖基坑100和挡墙200,开挖基坑100由开挖堤防基础覆盖层500至坚实基础形成,开挖基坑100的底面为坚实基础面110,挡墙200设置在坚实基础面110上,挡墙200上游的开挖基坑100内设置有迎水面结构,迎水面结构包括上游填筑层120和铺设在上游填筑层120上的干砌层130,挡墙200的下游设置有下游填筑体300。由于现有堤基护脚结构的挡墙200是设置在坚实基础面110上的,因此对堤防基础覆盖层500的开挖量较大,堤防工程量大,堤背回填量大,造价高;而且,易导致堤防高度过大,对堤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堤防基础覆盖层的开挖量的堤基护脚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堤基护脚结构,包括开挖基坑和挡 ...
【技术保护点】
1.堤基护脚结构,包括开挖基坑(100)和挡墙(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脚板(400),所述护脚板(400)包括倾斜板段(410)和水平板段(420),所述倾斜板段(410)的上端与水平板段(420)的上游端连接,且倾斜板段(410)与水平板段(420)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倾斜板段(410)设置在开挖基坑(100)内,倾斜板段(410)上游的开挖基坑(100)内设置有迎水面结构;所述水平板段(420)设置在开挖基坑(100)下游的堤防基础覆盖层(500)上,所述挡墙(200)设置在水平板段(42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堤基护脚结构,包括开挖基坑(100)和挡墙(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脚板(400),所述护脚板(400)包括倾斜板段(410)和水平板段(420),所述倾斜板段(410)的上端与水平板段(420)的上游端连接,且倾斜板段(410)与水平板段(420)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倾斜板段(410)设置在开挖基坑(100)内,倾斜板段(410)上游的开挖基坑(100)内设置有迎水面结构;所述水平板段(420)设置在开挖基坑(100)下游的堤防基础覆盖层(500)上,所述挡墙(200)设置在水平板段(420)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基护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挖基坑(100)呈“V”字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堤基护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挖基坑(100)的上游坑壁和下游坑壁的坡比均为1:1。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党在,吕海东,卢羽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