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生态多孔型护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736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多孔型护岸,包括竖直设置的护堤以及沿坡脚斜向向上设置的护坡,所述护堤以及护坡由多孔胶凝材料浇筑而成,所述护堤以及护坡内部分部有若干孔隙,所述护堤以及护坡的孔隙度大于30%。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护堤和护坡用多孔胶凝材料进行一次性浇筑而成,在不改变护岸中胶凝材料的连通性的同时可以在护堤和护坡内形成不规则的连通孔隙,通过连通孔隙将雨水直接引入土壤,增加护岸的排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多孔型护岸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岸,尤其涉及一种内部有随机的连通孔隙结构的生态多孔型护岸,属于土木工程

技术介绍
为了防止现有护岸结构发生强度破坏,现有护岸有混凝土直接浇筑的结构、砖体拼装结构、生态形混凝土等结构形式。而采用混凝土直接浇筑的护岸只能通过排水沟排出雨水,表面不能生长植物,容易造成环境的白色污染;采用砖体拼装结构,虽然能构成孔隙,但孔隙数量有限,同时由于砖体平装结构采用结构层之间的摩擦力进行连接的,一旦坡脚拱起,护岸则会失去作用;采用生态形混凝土的结构,需要预设孔隙并在孔隙中填充植物生长液,工序复杂,且现有的生态形混凝土结构的护岸均依靠植被来吸收船的行波能量,对植被的生长会有很大影响,当植被过于稀少时,也无法起到加固和吸收行波的作用,从而会降低护岸的使用寿命。上述几种类型的护岸共同的缺陷是都不能长期有效的消除船行波,船行波长期冲刷坡脚,会使得坡脚位置被掏空,使护岸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多孔型护岸,以解决现有护岸自身排水性能不高,无法长期有效的吸收船行波的技术缺陷。一种生态多孔型护岸,包括竖直设置的护堤以及沿坡脚斜向向上设置的护坡,所述护堤以及护坡由多孔胶凝材料浇筑而成,所述护堤以及护坡内部分部有若干孔隙,所述护堤以及护坡的孔隙度大于30%。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进一步地,数个所述孔隙之间通过若干喉道连通构成连通孔隙,所述连通孔隙是不规则腔体,所述护堤以及护坡内分部若干所述连通孔隙。进一步地,所述连通孔隙的最小等效直径为5cm,所述连通孔隙的最大等效直径为25cm。进一步地,所述护堤为分层结构,下层结构为实心结构,不含所述孔隙;上层结构内分部有若干所述连通孔隙。进一步地,所述护堤迎水面的顶角开设凹形的船撞引导槽,所述船撞引导槽与船舶船底弧度匹配。进一步地,所述护堤的迎水面为水波纹形。进一步地,所述多孔胶凝材料组分包括胶凝材料、粗骨料、细骨料、掺料、常温可融性材料和/或常温可溶性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常温可融性材料和/或常温可溶性材料的总掺入体积小于所述粗骨料总掺入体积的1/4。进一步地,所述常温可融性材料为冰粒,所述掺料中还包括防冻剂。进一步地,所述多孔胶凝材料还包括纤维材料,所述纤维材料的掺入量小于所述胶凝材料掺入量的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护堤和护坡用多孔胶凝材料进行一次性浇筑而成,在不改变护岸中胶凝材料的连通性的同时可以在护堤和护坡内形成不规则的连通孔隙,通过连通孔隙将雨水直接引入土壤,增加护岸的排水性能。2、因为护岸中每一条连通孔隙都是不规则的腔体,走向随机、截面会有不同的宽度,可以对雨水中的大尺寸杂质起到阻挡作用,从而实现对雨水中杂质的过滤,防止护岸坡脚处的漂浮杂物堆砌。3、护岸无需使用植被对船形成的行波进行吸收,可以直接通过其中的连通孔隙本身就可以对船形成的行波进行吸收,避免行波侵蚀护堤。4、护堤的迎水面的顶角设置成与船底弧度匹配的凹形的船撞引导槽,可以在船体碰撞护堤时,引导船的撞击轨迹,起到缓冲作用,保护船体。同时由于护堤的多孔结构,在保证护堤整体强度的情况下使得护堤具有蓬松的特性,在船体撞击时可以有效减小和缓冲撞击力,保护船体。5、护岸内部采用分部若干等效直径在5-25cm之间的连通孔隙的结构,可以提高护岸整体的通水能力。6、采用在胶凝材料中填入粗、细两种骨料使得胶凝材料在浇筑完成后内部形成孔隙,为了使得孔隙的连通性提高,加入在常温下可融或可溶性材料,在浇筑完成后形成若干喉道,以此提高孔隙的连通性。7、为了增加多孔胶凝材料的吸能性能,预先将胶凝材料与带有韧性的纤维材料混合,由于韧性的纤维材料的存在,增加了护岸的韧性、弹性,同时由于纤维的存在,会沿着纤维的路径产生微空隙,更加有利于流体的流动,此外纤维也可在船体撞击时起到缓冲增韧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生态多孔型护岸包括护堤1、护坡2,护坡1竖直设置于河道边缘,用来隔离河水和岸边的边坡6;护坡2从坡脚开始沿边坡6向上设置,护堤1和护坡2的形状不局限于图上所示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例如:护堤1截面成长方形或直角梯形;护坡2成阶梯型。护堤1以及护坡2由多孔胶凝材料浇筑而成,护堤1以及护坡2内部分部有若干孔隙3,孔隙3是在多孔胶凝材料中形成的不规则的微结构,护堤1以及护坡2的孔隙度大于30%。多孔胶凝材料中还形成了用于连通孔隙3的喉道4,喉道4将数个孔隙3连通构成一个连通孔隙,喉道4之间也会相互连通。根据适用位置不同,优选将连通孔隙的等效直径控制在5mm-25mm之间,以满足不同位置对河水、雨水的通水要求,优选护堤1中的连通孔隙的等效直径的均值为20mm,优选护坡2的连通孔隙的等效直径的均值沿坡脚向上逐渐减小。护堤1为分层结构,下层结构为实心结构,不含所述孔隙;上层结构内分部有若干所述连通孔隙。下层结构高度至河道50年周期中的最低水位线以下10cm处,上层结构顶面高度至河道50年周期中历史最高水位线以上20cm至30cm处。为了避免船体与护堤1碰撞时,护堤1的边角对船体造成损伤,优选的将护堤1迎水面的顶角设置成向凹形的船撞引导槽8,船撞引导槽8的弧度与船底的弧度匹配,即与船舶的线性要求相同,在船撞击时可以引导船的撞击轨迹。为避免船行波、波浪等对护堤1坡脚的冲刷,将护堤1的迎水面设置成水波纹形,优选将护堤1具有孔隙3和/或连通孔隙部分的迎水面设置成水波纹形,水波纹形构成的导波结构7用来吸收船行波带来的冲击以及反射船行波。护岸施工过程如下,首先对河道边坡进行清淤处理,完成后利用块石等砌筑护堤1的下层结构11,砌筑完成后架设模板,直接浇筑多孔胶凝材料,形成上层结构12,考虑施工及凝期,多孔胶凝材料中可以适当添加早强剂以达到预定强度。护堤1完成后,对边坡进行平整处理,处理后架设模板,浇筑多孔胶凝材料形成护坡2,并进行养护。护堤1以及护坡2形成后在护堤1与护坡2的交接处开设排水沟6,以排出雨水和截留顺雨水滑落的漂浮物等。用来浇筑护堤1和护坡2的多孔胶凝材料,其组分主要包括胶凝材料、粗骨料、细骨料、掺料、常温可融性材料和/或常温可溶性材料。孔隙3的等效直径可由粗骨料、细骨料、常温可融性材料和/或常温可溶性材料的掺入量决定。其中粗骨料的粒径控制在5mm至25mm之间,细骨料的粒径控制在2mm以内,常温可融性材料和/或常温可溶性材料的总掺入体积小于粗骨料的总掺入体积的1/4。胶凝材料可以选用水泥、树脂等其他胶凝材料,常温可融性材料、常温可溶性材料为在常温下可以自然融化或在常温下可以溶于溶液的材料,可以选择冰粒、糖粒、盐粒、石灰等,实际使用中优选可以便捷制得的冰粒来使用,配合冰粒使用的同时在掺料中需要添加防冻剂。上述材料经过常温搅拌,由胶凝材料胶结后,浇筑在提前预制的模具内,可保证连通孔隙的等效直接在5mm至25mm之间。掺入常温可融性材料和/或常温可溶性材料来提高连通孔隙度的原理是:在粗骨料、细骨料之间参杂入常温可融性材料和/或常温可溶性材料,待常温可融性材料和/或常温可溶性材料融化或溶化后会在孔隙3之间形成更多的喉道4,喉道4的增多会使更多的孔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多孔型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护堤以及沿坡脚斜向向上设置的护坡,所述护堤以及护坡由多孔胶凝材料浇筑而成,所述护堤以及护坡内部分部有若干孔隙,所述护堤以及护坡的孔隙度大于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多孔型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护堤以及沿坡脚斜向向上设置的护坡,所述护堤以及护坡由多孔胶凝材料浇筑而成,所述护堤以及护坡内部分部有若干孔隙,所述护堤以及护坡的孔隙度大于3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多孔型护岸,其特征在于,数个所述孔隙之间通过若干喉道连通构成连通孔隙,所述连通孔隙是不规则腔体,所述护堤以及护坡内分部若干所述连通孔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多孔型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隙的最小等效直径为5cm,所述连通孔隙的最大等效直径为25cm。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生态多孔型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堤为分层结构,下层结构为实心结构,不含所述孔隙;上层结构内分部有若干所述连通孔隙。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多孔型护岸,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兵徐桂中于小娟殷杰曹玉鹏朱忠超冯哲源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