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用斜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60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用斜顶出机构,涉及模具加工领域,解决了现有斜顶杆在将汽车注塑件从凸模上顶出的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弯曲,影响斜顶杆的使用寿命和汽车注塑件的加工质量,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凸模座、设置在支撑板顶面的顶板、固定连接在凸模座顶部的凸模、设置在凸模四周的斜顶杆、设置在顶板顶部的支撑块以及推杆;凸模的四周开设有让位槽,斜顶杆与让位槽相互配合;让位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斜顶杆顶部开设有与限位块相互配合的限位槽;推杆的底部与支撑块顶部滑动连接在一起,凸模对斜顶杆进行限位,能够减少斜顶杆在顶出注塑件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弯曲,从而延长斜顶杆的使用寿命,提高注塑件的加工质量。

Inclined ejector for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用斜顶出机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模具用斜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零部件加工过程当中,经常会涉及到注塑加工,如图1所示,为一种汽车注塑件1,底部开口设置,并且底部的尺寸大于顶部的尺寸,这种类型的汽车注塑件1在进行加工的过程当中,通常在进行脱模的时候都是通过斜顶出机构将加工完成的,斜顶出机构就是通过将斜顶杆与凸模设置在一起,在模具加工完成之后,通过斜顶杆推动注塑完成的注塑件从凸模上脱离,但是如图1所示的汽车注塑件的高度较高,斜顶杆设置的长度较长,在将注塑件顶出的过程当中,斜顶杆在将注塑件顶出的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弯曲的情况,斜顶杆在顶出注塑件的过程当中出现弯曲既会对斜顶杆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也会影响注塑件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用斜顶出机构,其凸模对斜顶杆进行限位,能够减少斜顶杆在顶出注塑件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弯曲,从而延长斜顶杆的使用寿命,提高注塑件的加工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用斜顶出机构,包括设置在动模中间位置的凸模座、设置在支撑板顶面位于两支撑板中间位置的顶板、固定连接在凸模座顶部中间位置的凸模、设置在凸模四周的斜顶杆、设置在顶板顶部中间位置与斜顶杆一一对应的支撑块、位于支撑块与斜顶杆之间的推杆以及设置在动模上用于推动顶板向上运动的液压油缸;凸模的四周开设有让位槽,斜顶杆与让位槽相互配合,四个斜顶杆的倾斜方向分别与自己对应的汽车注塑件的侧边的倾斜方向相互平行;让位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长度方向与斜顶杆倾斜方向相同的限位块,斜顶杆顶部开设有与限位块相互配合的限位槽;推杆穿过凸模座与斜顶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推杆的倾斜方向与斜顶杆的倾斜方向相同,推杆的底部与支撑块顶部滑动连接在一起,推杆在支撑块上沿靠近和远离顶板中心的方向进行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塑完成之后,动模与静模相互脱离,在液压油缸的作用下推动顶板朝上进行运动,在顶板的作用下推杆推动斜顶杆朝上滑动,推杆向上运动的过程当中推杆的底部朝向背离顶板中心的方向在支撑块上滑动;斜顶杆在向上滑动的过程当中,在限位槽和限位块的配合作用下,不容易发生弯曲,从而延长了斜顶杆的使用寿命,并且提高了汽车注塑件加工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顶部背离顶板中心的一侧沿朝向顶板中心的方向开设有滑槽,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滑槽相互配合的滑块,滑块能够在滑槽当中沿靠近和远离顶板中心的方向进行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能够对推杆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防止推杆在进行滑动的过程当中发生位置的偏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和滑槽都呈凸字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字形设置的滑块和滑槽相互配合,能够防止推杆在滑动的过程当中沿竖直方向从支撑块上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底部两侧设置有圆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圆角能够增加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更好的在滑块的滑动过程当中对滑块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防止滑块的滑动方向发生偏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杆靠近限位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的长度方向沿推杆的倾斜方向设置,定位块的长度与推杆的长度相等并且定位块背离推杆的一侧与斜顶杆设置有限位槽的一侧相互平齐,定位块的底部与支撑块的顶面相互抵接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块与支撑块顶面的抵接,能够对推杆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防止推杆因滑动方向偏移而出现弯曲,从而延长推杆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的顶面上开设有四个与支撑块一一对应的安装槽,安装槽的横截面与支撑块的横截面的大小和形状都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撑块底部插入到安装槽中之后再与顶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提高了支撑块与顶板安装的牢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的顶部四个侧边都设置有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倒角,在将支撑块插入到安装槽中时,更加的方便快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杆横截面的尺寸小与斜顶杆横截面的尺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防止斜顶杆穿过凸模座从凸模座的顶部脱离。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推杆、支撑块、斜顶杆、凸模、限位块和限位槽,斜顶杆在向上滑动的过程当中,在限位槽和限位块的配合作用下,不容易发生弯曲,从而延长了斜顶杆的使用寿命,并且提高了汽车注塑件加工的质量;2、本技术通过设置凸字形的滑块和滑槽,能够防止推杆在支撑块上滑动的过程当中沿竖直方向从支撑块上脱离。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的完整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在进行使用时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体现支撑块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体现倾斜孔的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体现滑槽的示意图;图7为图6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6的C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汽车注塑件;2、动模;3、模座;31、支撑板;4、顶板;41、安装槽;411、倒角;5、凸模座;51、倾斜孔;6、凸模;61、让位槽;62、限位块;7、斜顶杆;71、限位槽;8、推杆;81、滑块;82、定位块;9、支撑块;91、滑槽;911、圆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模具用斜顶出机构,参见附图1和附图2,包括设置在动模2中间位置的凸模座5、设置在支撑板31顶面位于两支撑板31中间位置的顶板4、固定连接在凸模座5顶部中间位置的凸模6、设置在凸模6四周的斜顶杆7、设置在顶板4顶部中间位置与斜顶杆7一一对应的支撑块9以及位于支撑块9与斜顶杆7之间的推杆8。推杆8的倾斜程度与斜顶杆7相同并且穿过凸模座5与斜顶杆7固定连接在一起。斜顶杆7与凸模6共同组成汽车注塑件1的内部形状。注塑完成之后,固定连接在动模2上的液压油缸(图中未示出)推动顶板4向上运动,顶板4通过支撑块9和推杆8推动斜顶杆7向上运动,在斜顶杆7的作用下将注塑件从涂抹上顶下。参见附图3和附图4,斜顶杆7的顶部四个侧边出开设有四个让位槽61,斜顶杆7位于让位槽61当中并且与让位槽61相互配合,四个斜顶杆7的倾斜方向分别与自己对应的汽车注塑件1的侧边的倾斜方向相互平行。让位槽6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长度方向与斜顶杆7倾斜方向相同的限位块62,斜顶杆7顶部开设有与限位块62相互配合的限位槽71,限位槽71的大小尺寸与限位块62的大小尺寸相等。通过限位块62和限位槽71的配合,斜顶杆7在将注塑件顶出的过程当中,能够对斜顶杆7进行限位,减少斜顶杆7的弯曲程度,从而提高斜顶杆7的使用寿命以及对注塑件加工的质量。参见附图5,凸模座5顶部开设有四个与推杆8一一对应的倾斜孔51,倾斜孔51的倾斜方向与自己相对应的推杆8的倾斜方向相同,并且倾斜孔51的横截面的形状和大小与倾斜杆的横截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推杆8穿过倾斜孔51与斜顶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推杆8横截面的尺寸小于斜顶杆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用斜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动模(2)中间位置的凸模座(5)、设置在支撑板(31)顶面位于两支撑板(31)中间位置的顶板(4)、固定连接在凸模座(5)顶部中间位置的凸模(6)、设置在凸模(6)四周的斜顶杆(7)、设置在顶板(4)顶部中间位置与斜顶杆(7)一一对应的支撑块(9)、位于支撑块(9)与斜顶杆(7)之间的推杆(8)以及设置在动模(2)上用于推动顶板(4)向上运动的液压油缸;凸模(6)的四周开设有让位槽(61),斜顶杆(7)与让位槽(61)相互配合,四个斜顶杆(7)的倾斜方向分别与自己对应的汽车注塑件(1)的侧边的倾斜方向相互平行;让位槽(6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长度方向与斜顶杆(7)倾斜方向相同的限位块(62),斜顶杆(7)顶部开设有与限位块(62)相互配合的限位槽(71);推杆(8)穿过凸模座(5)与斜顶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推杆(8)的倾斜方向与斜顶杆(7)的倾斜方向相同,推杆(8)的底部与支撑块(9)顶部滑动连接在一起,推杆(8)在支撑块(9)上沿靠近和远离顶板(4)中心的方向进行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用斜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动模(2)中间位置的凸模座(5)、设置在支撑板(31)顶面位于两支撑板(31)中间位置的顶板(4)、固定连接在凸模座(5)顶部中间位置的凸模(6)、设置在凸模(6)四周的斜顶杆(7)、设置在顶板(4)顶部中间位置与斜顶杆(7)一一对应的支撑块(9)、位于支撑块(9)与斜顶杆(7)之间的推杆(8)以及设置在动模(2)上用于推动顶板(4)向上运动的液压油缸;凸模(6)的四周开设有让位槽(61),斜顶杆(7)与让位槽(61)相互配合,四个斜顶杆(7)的倾斜方向分别与自己对应的汽车注塑件(1)的侧边的倾斜方向相互平行;让位槽(6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长度方向与斜顶杆(7)倾斜方向相同的限位块(62),斜顶杆(7)顶部开设有与限位块(62)相互配合的限位槽(71);推杆(8)穿过凸模座(5)与斜顶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推杆(8)的倾斜方向与斜顶杆(7)的倾斜方向相同,推杆(8)的底部与支撑块(9)顶部滑动连接在一起,推杆(8)在支撑块(9)上沿靠近和远离顶板(4)中心的方向进行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用斜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9)顶部背离顶板(4)中心的一侧沿朝向顶板(4)中心的方向开设有滑槽(91),推杆(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昌贵黄运航周煌林刘艳华欧阳顺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强本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