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前盖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60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前盖的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静模、静模模芯、注胶口、动模、动模模芯以及顶针组件,动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中子组件,中子组件包括中子板以及驱动件,中子板上设置有凸块;顶针组件包括顶针推板、多个推杆以及两个斜顶;每个斜顶沿倾斜向上的方向滑移连接于动模,斜顶靠近中子板的一端开设有与凹槽形状相同的成型槽;斜顶内滑移设置有第一滑块,静模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滑块移动的驱动组件,斜顶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滑块上固接有镶针,镶针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端面固接有与条形槽相同的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模具无法进行塑料前盖生产的问题,达到了可以对塑料前盖进行生产的效果。

Injection Mold for Plastic Front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前盖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主题名称塑料前盖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如图1所示,一种塑料前盖1,包括分别开设在塑料前盖1两端外端面的凹槽11以及开设在塑料前盖1内侧两端的条形槽12。但是,现有的模具无法使塑料前盖形成凹槽以及条形槽,这样无法进行塑料前盖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前盖的注塑模具,可以形成凹槽以及条形槽,这样可以进行塑料前盖的生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前盖的注塑模具,包括静模、安装在静模上的静模模芯、开设在静模上的注胶口、动模、安装在动模上的动模模芯以及安装在动模内的顶针组件,所述动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中子组件,所述中子组件包括滑移设置于动模上的中子板以及驱动中子板相对动模模芯靠近或者远离滑动的驱动件,所述中子板上设置有与凹槽形状相同的凸块;所述顶针组件包括顶针推板、铰接于顶针推板的多个推杆以及设置于动模上的两个斜顶;每个所述斜顶沿倾斜向上的方向滑移连接于动模,所述斜顶靠近中子板的一端开设有与凹槽形状相同的成型槽;所述斜顶内沿竖向滑移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静模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滑块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斜顶内设置有用于使第一滑块复位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滑块上固接有镶针,所述镶针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端面固接有与条形槽相同的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驱动中子板移动到指定位置,注塑机驱动动模朝向静模移动,动模在移动过程中,驱动组件可驱动第一滑块移动,此时第一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状态,第一滑块移动带动凸起移动,这样可以将凸起移动到指定位置,当凸起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并且动模与静模闭合后,此时动模模芯和静模模芯便形成塑料前盖的雏形,这时便可通过注胶口朝动模模芯和静模模芯注射液态塑料;当液态塑料注射完毕后,等待液态塑料冷却;当液态塑料冷却后,通过注塑机使动模远离静模移动,此时第一弹性件使第一滑块复位;当第一滑块复位后,通过驱动件驱动中子板上的凸块与塑料前盖上的凹槽分离;当中子板复位后,通过注塑机驱动顶针推板移动,顶针推板移动推动推杆移动,推杆移动推动斜顶斜向上移动,可使斜顶上的成型槽与塑料前盖上的凹槽外侧壁分离,通过顶针组件可使塑料前盖与动模模芯分离,综上所述,上述模具可以形成凹槽以及条形槽,这样可以进行塑料前盖的生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中子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缸跟气缸相比能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液压油缸材质采用45号优质碳素钢,具有抗疲劳强度、耐冲击、非磁性等特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接于静模上的斜导柱以及开设于第一滑块内的斜孔,所述斜导柱可沿斜孔的倾斜方向滑移连接于斜孔,所述斜顶内开设有供第一滑块沿竖向滑移的第一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模向静模移动带动第一滑块向静模移动,当第一滑块滑动到使斜导柱插入斜孔中后,动模带着第一滑块继续移动,这时斜导柱便会推动第一滑块朝竖向移动,这样便于第一滑块带动凸起运动到指定的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顶包括第一倾斜面,对应所述第一倾斜面在动模上设置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沿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滑移连接于第二倾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第二倾斜面对第一倾斜面具有导向作用,这样可以降低斜顶沿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斜顶在第二倾斜面上滑移,可使斜顶具有一个朝向静模的运动分量,这样可使斜顶上的凸块与塑料前盖的凹槽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模上设置有多个不共线的圆导柱,对应所述圆导柱在静模上开设有柱形槽,所述圆导柱插接于柱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柱形槽对圆导柱具有导向作用,可以降低动模在合模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模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顶针组件的通孔,所述顶针组件还包括多个不共线的导向杆,所述动模上开设有供导向杆沿动模运动方向滑移的导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对导向杆具有导向作用,这样可以降低斜顶在顶出产品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导向杆上套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顶针推板和导向槽的一端内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塑机上的液压缸的活塞杆推动顶针推板移动,顶针推板移动推动斜顶朝向动模模芯运动,此时第二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斜顶将塑料前盖顶出后,注塑机上的液压缸的活塞杆会复位,因为注塑机上的液压缸的活塞杆与顶针推板只是抵接,所以注塑机上的液压缸的活塞杆不会带动顶针推板复位,此时第二弹性件推动顶针推板复位,这样可以降低动模在合模过程中将斜顶压坏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静模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静模和动模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以及多个螺栓;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接于动模的侧壁和静模的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卸下模具时,通过连接组件将动模和静模连接起来,这样可以降低在卸模过程中静模与动模发生分离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驱动件驱动中子板移动到指定位置,注塑机驱动动模朝向静模移动,动模在移动过程中,驱动组件可驱动第一滑块移动,此时第一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状态,第一滑块移动带动凸起移动,这样可以将凸起移动到指定位置,当凸起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并且动模与静模闭合后,此时动模模芯和静模模芯便形成塑料前盖的雏形,这时便可通过注胶口朝动模模芯和静模模芯注射液态塑料;当液态塑料注射完毕后,等待液态塑料冷却;当液态塑料冷却后,通过注塑机使动模远离静模移动,此时第一弹性件使第一滑块复位;当第一滑块复位后,通过驱动件驱动中子板上的凸块与塑料前盖上的凹槽分离;当中子板复位后,通过注塑机驱动顶针推板移动,顶针推板移动推动推杆移动,推杆移动推动斜顶斜向上移动,可使斜顶上的成型槽与塑料前盖上的凹槽外侧壁分离,通过顶针组件可使塑料前盖与动模模芯分离,综上所述,上述模具可以形成凹槽以及条形槽,这样可以进行塑料前盖的生产;2.一方面第二倾斜面对第一倾斜面具有导向作用,这样可以降低斜顶沿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斜顶在第二倾斜面上滑移,可使斜顶具有一个朝向静模的运动分量,这样可使斜顶上的凸块与塑料前盖的凹槽分离;3.当需要卸下模具时,通过连接组件将动模和静模连接起来,这样可以降低在卸模过程中静模与动模发生分离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塑料前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动模和静模合模状态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突显注胶口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动模和静模分开后动模旋转180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突显凸块与成型槽的爆炸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突显推杆与斜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中突显镶针与斜顶连接的局部剖视图;图8为实施例中突显第一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中突显第二滑槽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塑料前盖;11、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前盖的注塑模具,包括静模(2)、安装在静模(2)上的静模模芯(21)、开设在静模(2)上的注胶口(22)、动模(3)、安装在动模(3)上的动模模芯(31)以及安装在动模(3)内的顶针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中子组件(4),所述中子组件(4)包括滑移设置于动模(3)上的中子板(41)以及驱动中子板(41)相对动模模芯(31)靠近或者远离滑动的驱动件(42),所述中子板(41)上设置有与凹槽(11)形状相同的凸块(411);所述顶针组件(5)包括顶针推板(51)、铰接于顶针推板(51)的多个推杆(52)以及设置于动模(3)上的两个斜顶(53);每个所述斜顶(53)沿倾斜向上的方向滑移连接于动模(3),所述斜顶(53)靠近中子板(41)的一端开设有与凹槽(11)形状相同的成型槽(531);所述斜顶(53)内沿竖向滑移设置有第一滑块(54),所述静模(2)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滑块(54)移动的驱动组件(6),所述斜顶(53)内设置有用于使第一滑块(54)复位的第一弹性件(55);所述第一滑块(54)上固接有镶针(541),所述镶针(541)远离第一滑块(54)的一端端面固接有与条形槽(12)相同的凸起(5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前盖的注塑模具,包括静模(2)、安装在静模(2)上的静模模芯(21)、开设在静模(2)上的注胶口(22)、动模(3)、安装在动模(3)上的动模模芯(31)以及安装在动模(3)内的顶针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中子组件(4),所述中子组件(4)包括滑移设置于动模(3)上的中子板(41)以及驱动中子板(41)相对动模模芯(31)靠近或者远离滑动的驱动件(42),所述中子板(41)上设置有与凹槽(11)形状相同的凸块(411);所述顶针组件(5)包括顶针推板(51)、铰接于顶针推板(51)的多个推杆(52)以及设置于动模(3)上的两个斜顶(53);每个所述斜顶(53)沿倾斜向上的方向滑移连接于动模(3),所述斜顶(53)靠近中子板(41)的一端开设有与凹槽(11)形状相同的成型槽(531);所述斜顶(53)内沿竖向滑移设置有第一滑块(54),所述静模(2)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滑块(54)移动的驱动组件(6),所述斜顶(53)内设置有用于使第一滑块(54)复位的第一弹性件(55);所述第一滑块(54)上固接有镶针(541),所述镶针(541)远离第一滑块(54)的一端端面固接有与条形槽(12)相同的凸起(5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前盖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42)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中子板(4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前盖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固接于静模(2)上的斜导柱(61)以及开设于第一滑块(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昌贵黄运航周煌林刘艳华欧阳顺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强本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