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曳引机机座的浇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043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曳引机机座的浇注系统,包括与曳引机机座形状相应的型腔,所述型腔包括:机座主轴型腔、连通在机座主轴型腔轴向一端且沿机座主轴型腔径向延展的连接部型腔、与连接部型腔相连通且环绕机座主轴型腔布置的机壳型腔,所述机座主轴型腔背离连接部型腔的轴向端部设有与浇口杯相对接的浇注口,所述机壳型腔背离连接部型腔的轴向端部设有与冷冒口相对接的溢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曳引机机座的浇注系统,解决机座主轴内部易出现缩孔或缩松,造型复杂等问题,提高曳引机机座铸件的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

A gating system for the frame of tr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曳引机机座的浇注系统
本技术涉及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曳引机机座的浇注系统。
技术介绍
曳引机的机座主轴需要承担曳引机运转过程中反复旋转的大扭矩,机座主轴部位需保证不能有任何铸造缺陷,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如下:首先,浇注液沿机座铸件的外侧边入水,机座主轴顶部部位使用冷冒口,如果浇注时浇注液温度低,冷冒口会提前凝固,导致机座主轴内部出现缩孔或缩松,铸造工艺余度小;其次,为了提高机座主轴部位的冷却速度,机座主轴部位采用铬铁矿砂,由于树脂砂和铬铁矿砂的导热系数不同,造型时无法确认砂型内部主轴部位的铬铁矿砂是否硬化,容易出现败模,增加造型工作量及工作成本;最后,机座铸件工艺出品率低。上述问题导致生产成本和生产工作量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曳引机机座的浇注系统,解决机座主轴内部易出现缩孔或缩松,造型复杂等问题,提高曳引机机座铸件的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一种曳引机机座的浇注系统,包括与曳引机机座形状相应的型腔,所述型腔包括:机座主轴型腔、连通在机座主轴型腔轴向一端且沿机座主轴型腔径向延展的连接部型腔、与连接部型腔相连通且环绕机座主轴型腔布置的机壳型腔,所述机座主轴型腔背离连接部型腔的轴向端部设有与浇口杯相对接的浇注口,所述机壳型腔背离连接部型腔的轴向端部设有与冷冒口相对接的溢流口,浇注口与溢流口之间的型腔兼做浇注道。本技术适用于集成有主轴的曳引机机座铸件的浇注,将浇注口设置在机座主轴的轴向端部,浇注液直接从浇注口进入型腔内,浇注道完全由型腔兼做,降低了造型的难度,提高了浇注液的利用率。浇注液依次流经机座主轴型腔、连接部型腔和机壳型腔,浇注液填充满型腔后,过量的浇注液由机壳型腔轴向端部的溢流口溢流排出。作为优选,所述浇注口的面积为机座主轴型腔横截面积的1/3~1/2。所述浇注口的面积决定了浇注液的流量,调控浇注液填充型腔的速度和方向,调节曳引机机座各部位的温度和凝固顺序,避免在机座主轴部位出现缩孔或缩松。作为优选,所述浇注口为旋转对称图形,所述浇注口的中心位于机座主轴型腔的轴线上。所述浇注口的中心位于机座主轴型腔的轴线上,浇注液由主轴型腔的轴线部位进入主轴型腔内,在型腔各部位均匀流动。作为优选,在机座主轴型腔的轴向上,所述浇注口与连接部型腔的距离不小于溢流口与连接部型腔的距离。在比较浇注口和溢流口与连接部型腔的距离时,选取连接部型腔内的任一点为基准,浇注口与该基准的距离即为浇注口与连接部型腔的距离,同理,溢流口与该基准的距离即为溢流口与连接部型腔的距离。浇注状态下,浇注口的位置高于溢流口的位置,保证在不施加额外压力的前提下,浇注液能够填充满型腔。作为优选,所述溢流口为3~6个。所述溢流口连通有冷冒口。作为优选,各溢流口环绕机座主轴型腔的轴线均匀分布。作为优选,浇注状态下,所述浇注口对接有浇口杯,所述浇口杯内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有效去除浇注液中的大块夹杂物,同时能够吸附细小杂质,起到稳流作用,减少曳引机机座的缺陷,提高曳引机机座的质量。作为优选,所述浇注口与浇口杯之间通过工艺凸台型腔相连通。浇口杯分离后,通过打磨工艺凸台保证机座主轴轴向端面的平整。一种曳引机机座的浇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浇注液通过位于机座主轴型腔轴向端部的浇注口进入与曳引机机座形状相应的型腔内,过量浇注液由溢流口溢流排出。使用状态下,通过浇口杯向浇注口中添加浇注液,浇注液直接进入机座主轴型腔内,全部浇注道由型腔兼做,不额外设置横浇道,避免浇注液因流经横浇道导致的温度降低,进而避免出现缩孔或缩松。所述浇注液为铁水,浇注温度为1340℃~1380℃,浇注时间为30~35秒,保温时间为4~5h。采用上述生产参数,可保证本新型浇注工艺生产的产品质量。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浇注液直接从机座主轴型腔进入型腔内,机座主轴型腔的浇注液始终处于最高温度,由于不设横浇道,避免了浇注液因流经横浇道导致的温度降低;2)取消了传统铸造工艺中的横浇道,提高了曳引机机座铸件的出品率;3)浇注杯与机座主轴型腔轴向端部的浇注口对接,不仅起到浇口杯的作用,同时起到热冒口的作用,增强补缩作用;4)浇口杯位于机座主轴型腔轴向端部,增加浇注液的静压头,提高机座主轴部位的致密度。附图说明图1为曳引机机座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曳引机机座的浇注系统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图中:1、机座主轴;2、机壳;3、连接部;4、浇口杯;5、过滤器;6、机座主轴型腔;7、连接部型腔;8、机壳型腔;9、冷冒口;10、工艺凸台;11、溢流口;12、浇注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曳引机机座的浇注系统做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曳引机机座包括:机座主轴1、连接在机座主轴1轴向一端且沿机座主轴1径向延展的连接部3、与连接部3连接且环绕机座主轴1布置的机壳2。机壳2并非完整围绕机座主轴1的环形,而是分为四个部分,各部分围绕机座主轴1均匀分布。如图2所示,曳引机机座的浇注系统,包括与曳引机机座形状相应的型腔,型腔由上砂型和下砂型合型而成。型腔包括:机座主轴型腔6、连通在机座主轴型腔6轴向一端且沿机座主轴型腔6径向延展的连接部型腔7、与连接部型腔7相连通且环绕机座主轴型腔6布置的机壳型腔8。机座主轴型腔6背离连接部型腔7的轴向端部设有与浇口杯4相对接的浇注口12,机壳型腔8背离连接部型腔7的轴向端部设有与冷冒口9相对接的溢流口11,浇注口12与溢流口11之间的型腔兼做浇注道。浇注口12的面积为机座主轴型腔6横截面积的1/3~1/2。浇注口12为圆形,浇注口12的中心位于机座主轴型腔6的轴线上。在机座主轴型腔6的轴向上,浇注口12与连接部型腔7的距离不小于溢流口11与连接部型腔7的距离,即浇注状态下,浇注口12与溢流口11具有高度差H。溢流口11为4个,各溢流口11环绕机座主轴型腔6的轴线均匀分布,浇注状态下,溢流口11连接有冷冒口9。浇注状态下,浇注口12对接有浇口杯4,浇口杯4内设有过滤器5。浇口杯4与浇注口12对接的一端具有缩径段,过滤器5设置在缩径段上。过滤器5为圆柱形结构,过滤器5的轴线与浇注杯的轴线重合,且过滤器5的横截面积不小于所在浇口杯4相应部位的横截面积。过滤器5可采用泡沫陶瓷过滤器5。如图2、图3所示,浇注口12与浇口杯4之间通过工艺凸台10型腔相连通。工艺凸台10型腔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底角为45度,等腰梯形的高度为1.5mm,等腰梯形的较短的顶边与浇口杯4相邻,等腰梯形较长的底边与浇注口12相邻。采用如实施例1所述的浇注系统进行曳引机机座的浇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浇注液通过位于机座主轴型腔6轴向端部的浇注口12进入与曳引机机座形状相应的型腔内,过量浇注液由溢流口11溢流排出。浇注液为铁水,浇注温度为1340℃~1380℃,浇注时间为30~35秒,保温时间为4~5h。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造型时,将上模和下模分别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上砂箱放置在上模上,调整好曳引机机座的吃砂量,将浇口杯4对准上模的机座主轴型腔6的浇注口12,在机壳型腔8的溢流口11连接有冷冒口9,放砂紧实后,得到上砂型;将下砂箱放置在下模上,调整好曳引机机座的吃砂量,放砂紧实后,得到下砂型;上砂型和下砂型流涂后点火干燥,干燥完成后,清理上砂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曳引机机座的浇注系统,包括与曳引机机座形状相应的型腔,所述型腔包括:机座主轴型腔、连通在机座主轴型腔轴向一端且沿机座主轴型腔径向延展的连接部型腔、与连接部型腔相连通且环绕机座主轴型腔布置的机壳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主轴型腔背离连接部型腔的轴向端部设有与浇口杯相对接的浇注口,所述机壳型腔背离连接部型腔的轴向端部设有与冷冒口相对接的溢流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曳引机机座的浇注系统,包括与曳引机机座形状相应的型腔,所述型腔包括:机座主轴型腔、连通在机座主轴型腔轴向一端且沿机座主轴型腔径向延展的连接部型腔、与连接部型腔相连通且环绕机座主轴型腔布置的机壳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主轴型腔背离连接部型腔的轴向端部设有与浇口杯相对接的浇注口,所述机壳型腔背离连接部型腔的轴向端部设有与冷冒口相对接的溢流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机座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口的面积为机座主轴型腔横截面积的1/3~1/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机座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口为旋转对称图形,所述浇注口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平曹先峰王文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西子富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