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头热压式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546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件加工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弯头热压式模具,其可以将需要被加工的管坯在下模上固定住,增强管坯放置的稳定性,提高加工精度;并且可以通过改变芯模的高度使芯模轻松便利的在加工后的管坯的穿透腔内取出来;包括操作台、四组支杆、液压缸、支撑板、上模、下模、芯模和管坯,支撑板的顶端中部贯穿设置有动力孔;还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左连接片、右连接片、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两组左夹杆、两组右夹杆、左拉伸弹簧、右拉伸弹簧、两组左紧固夹和两组右紧固夹,左支架的底端与操作台的顶端左侧中部连接;还包括挤压弹簧和两组卡位头,芯模还包括伸缩台、支撑台和模具块支撑台内部设置有伸缩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头热压式模具
本技术涉及管件加工设备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弯头热压式模具。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弯头热压式模具是一种在采用热压工艺制造弯头的过程中,用于将管坯加工成弯头的装置,其在管件加工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弯头热压式模具包括操作台、四组支杆、液压缸、支撑板、上模、下模、芯模和管坯,所述四组支杆的底端分别与操作台顶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四组支杆的顶端分别与支撑板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中部贯穿设置有动力孔,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自支撑板上侧穿过动力孔并伸入到支撑板的下侧,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底端与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输出端与上模的顶端中部连接,所述下模的底端与操作台的顶端中部连接,所述下模的顶端设置有盛放槽,所述管坯的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卡装在盛放槽的左右两端,所述管坯的内部设置有穿透腔,所述穿透腔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左插入口和右插入口,所述芯模的底端与穿透腔的底端中部紧贴,所述芯模顶端与穿透腔的顶端中部接触;现有的弯头热压式模具使用时,首先将液压缸按照购买时所带的安装说明书安装完毕,然后将已经加热完毕的管坯固定在下模上,再将芯模放入到放置好的管坯的穿透腔中部区域,最后启动液压缸使液压缸的输出端带动上模对管坯挤压,挤压完毕之后将加工成弯头的管坯内部的芯模取出即可;现有的使用中发现,首先在将加热后的管坯放置在下模上的时候,下模上没有对管坯的固定装置,从而使管坯的放置的稳定性差,而且在上模对管坯挤压的过程中一旦管坯发生了移动那么最后管坯的加工精度会受到很大影响,从而导致使用局限性较高;并且在将管坯加工成弯头之后,由于管坯的穿透腔的顶端和底端均发生了弯折,而且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管坯加工成弯头之后温度会下降,从而导致管坯的穿透腔会收缩,这时芯模更难在穿透腔中取出来,从而导致了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将需要被加工的管坯在下模上固定住,增强管坯放置的稳定性,提高加工精度,同时降低使用局限性;并且可以通过改变芯模的高度使芯模轻松便利的在加工后的管坯的穿透腔内取出来,增强实用性的弯头热压式模具。本技术的一种弯头热压式模具,包括操作台、四组支杆、液压缸、支撑板、上模、下模、芯模和管坯,所述四组支杆的底端分别与操作台顶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四组支杆的顶端分别与支撑板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中部贯穿设置有动力孔,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自支撑板上侧穿过动力孔并伸入到支撑板的下侧,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底端与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输出端与上模的顶端中部连接,所述下模的底端与操作台的顶端中部连接,所述下模的顶端设置有盛放槽,所述管坯的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卡装在盛放槽的左右两端,所述管坯的内部设置有穿透腔,所述穿透腔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左插入口和右插入口;还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左连接片、右连接片、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两组左夹杆、两组右夹杆、左拉伸弹簧、右拉伸弹簧、两组左紧固夹和两组右紧固夹,所述左支架的底端与操作台的顶端左侧中部连接,所述左支架的顶端右侧壁与左连接片左端活动铆接,所述左连接片的右端与左支撑杆的左侧壁中部连接,所述左支撑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左夹杆的左端活动铆接,所述两组左夹杆的右端分别与两组左紧固夹的固定端活动铆接,所述左拉伸弹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左夹杆的内侧壁的左侧连接,所述两组左紧固夹的夹放端内侧壁分别与管坯的圆周外侧壁的左前侧和左后侧紧贴,所述右支架的底端与操作台的顶端右侧中部连接,所述右支架的顶端左侧壁与右连接片右端活动铆接,所述右连接片的左端与右支撑杆的右侧壁中部连接,所述右支撑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右夹杆的右端活动铆接,所述两组右夹杆的左端分别与两组右紧固夹的固定端活动铆接,所述右拉伸弹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右夹杆的内侧壁的右侧连接,所述两组右紧固夹的夹放端内侧壁分别与管坯的圆周外侧壁的右前侧和右后侧紧贴;还包括挤压弹簧和两组卡位头,所述芯模还包括伸缩台、支撑台和模具块,所述模具块的底端中部与管坯的穿透腔的底端中部紧贴,所述支撑台的底端与模具块的顶端中部连接,所述支撑台内部设置有伸缩腔,所述伸缩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穿透孔,所述伸缩台的顶端底端自伸缩腔上侧穿过穿透孔并且伸入到伸缩腔内,所述伸缩台的底端设置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顶端与伸缩腔的顶端紧贴,所述支撑台的中部设置有限位腔,所述限位腔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两组限位口,所述两组卡位头的固定端自限位腔左侧和右侧分别穿过两组限位口并且分别伸入到了限位腔的内部,所述两组卡位头的固定端顶部区域分别设置有两组卡块,所述两组卡块分别与限位腔的两端活动卡装,所述挤压弹簧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卡位头的固定端紧贴,所述伸缩台的顶端与穿透腔的顶端中部接触。本技术的一种弯头热压式模具,还包括左拉伸头和右拉伸头,所述左拉伸头和右拉伸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伸缩台的外侧壁上侧的左端和右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弯头热压式模具,还包括两组左挤压垫和两组右挤压垫,所述两组左挤压垫的固定端分别与两组左紧固夹的夹放端内侧壁连接,所述两组右挤压垫的固定端分别与两组右紧固夹的夹放端内侧壁连接,所述两组左挤压垫和两组右挤压垫的夹放端均设置有多组咬合齿。本技术的一种弯头热压式模具,还包括两组左拉手和两组右拉手,所述两组左拉手的固定端分别与两组左夹杆的外侧壁螺接,所述两组右拉手的固定端分别与两组右夹杆的外侧壁螺接。本技术的一种弯头热压式模具,还包括稳固底座,所述稳固底座的顶端与操作台的底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弯头热压式模具,还包括清扫刷和双拖卡子,所述双拖卡子的左端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左端与操作台的右侧壁连接,所述清扫刷与双拖卡子活动卡装。本技术的一种弯头热压式模具,还包括推力杆和挂钩,所述挂钩的右端与四组支杆的左前侧支杆的圆周壁左端中部连接,所述推力杆的顶端活动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与挂钩活动套装。本技术的一种弯头热压式模具,还包括测量尺子,所述模具块的右端下侧设置有两组连接片,所述两组连接片与测量尺子的左端活动铆接,所述测量尺子的右端设置有把手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将需要被加工的管坯放置在下模的顶端,然后分别通过拽动左侧和右侧的两组拉手使左侧的两组挤压杆和右侧的两组挤压杆张开较大的角度,之后再调节左侧两组紧固夹和右侧两组紧固夹在管坯侧面的夹放位置,定好了位置之后松开四组拉手使四组紧固夹在两组拉伸弹簧的拽动下均竖向夹紧管坯,从而使管坯稳固的放置在下模的顶端,增强了稳定性,同时保证了加工精度,降低了使用局限性;并且管坯加工成弯头之后,用推力杆分别先后从管坯的左端和右端的插入口插入到穿透腔内,然后用推力杆分别去挤压两组卡位头使两组卡位头不再对伸缩台限位,从而将伸缩台的底端压缩到支撑台的伸缩腔内,此时伸缩台的顶端与管坯的穿透腔的顶端分离,因而芯模不再卡装在穿透腔内,从而可以便捷的将芯模在加工之后的管坯的穿透腔内取出来,增强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拉伸弹簧和夹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头热压式模具,包括操作台(1)、四组支杆(2)、液压缸(3)、支撑板(4)、上模(5)、下模(6)、芯模和管坯(8),所述四组支杆(2)的底端分别与操作台(1)顶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四组支杆(2)的顶端分别与支撑板(4)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中部贯穿设置有动力孔,所述液压缸(3)的输出端自支撑板(4)上侧穿过动力孔并伸入到支撑板(4)的下侧,所述液压缸(3)的缸体底端与支撑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3)输出端与上模(5)的顶端中部连接,所述下模(6)的底端与操作台(1)的顶端中部连接,所述下模(6)的顶端设置有盛放槽,所述管坯(8)的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卡装在盛放槽的左右两端,所述管坯(8)的内部设置有穿透腔,所述穿透腔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左插入口和右插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支架(9)、右支架(7)、左连接片(10)、右连接片、左支撑杆(11)、右支撑杆、两组左夹杆(12)、两组右夹杆、左拉伸弹簧(13)、右拉伸弹簧、两组左紧固夹(14)和两组右紧固夹,所述左支架(9)的底端与操作台(1)的顶端左侧中部连接,所述左支架(9)的顶端右侧壁与左连接片(10)左端活动铆接,所述左连接片(10)的右端与左支撑杆(11)的左侧壁中部连接,所述左支撑杆(1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左夹杆(12)的左端活动铆接,所述两组左夹杆(12)的右端分别与两组左紧固夹(14)的固定端活动铆接,所述左拉伸弹簧(1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左夹杆(12)的内侧壁的左侧连接,所述两组左紧固夹(14)的夹放端内侧壁分别与管坯(8)的圆周外侧壁的左前侧和左后侧紧贴,所述右支架(7)的底端与操作台(1)的顶端右侧中部连接,所述右支架(7)的顶端左侧壁与右连接片右端活动铆接,所述右连接片的左端与右支撑杆的右侧壁中部连接,所述右支撑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右夹杆的右端活动铆接,所述两组右夹杆的左端分别与两组右紧固夹的固定端活动铆接,所述右拉伸弹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右夹杆的内侧壁的右侧连接,所述两组右紧固夹的夹放端内侧壁分别与管坯(8)的圆周外侧壁的右前侧和右后侧紧贴;还包括挤压弹簧(15)和两组卡位头(16),所述芯模还包括伸缩台(17)、支撑台(18)和模具块(19),所述模具块(19)的底端中部与管坯(8)的穿透腔的底端中部紧贴,所述支撑台(18)的底端与模具块(19)的顶端中部连接,所述支撑台(18)内部设置有伸缩腔,所述伸缩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穿透孔,所述伸缩台(17)的顶端底端自伸缩腔上侧穿过穿透孔并且伸入到伸缩腔内,所述伸缩台(17)的底端设置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顶端与伸缩腔的顶端紧贴,所述支撑台(18)的中部设置有限位腔,所述限位腔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两组限位口,所述两组卡位头(16)的固定端自限位腔左侧和右侧分别穿过两组限位口并且分别伸入到了限位腔的内部,所述两组卡位头(16)的固定端顶部区域分别设置有两组卡块,所述两组卡块分别与限位腔的两端活动卡装,所述挤压弹簧(15)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卡位头(16)的固定端紧贴,所述伸缩台(17)的顶端与穿透腔的顶端中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头热压式模具,包括操作台(1)、四组支杆(2)、液压缸(3)、支撑板(4)、上模(5)、下模(6)、芯模和管坯(8),所述四组支杆(2)的底端分别与操作台(1)顶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四组支杆(2)的顶端分别与支撑板(4)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中部贯穿设置有动力孔,所述液压缸(3)的输出端自支撑板(4)上侧穿过动力孔并伸入到支撑板(4)的下侧,所述液压缸(3)的缸体底端与支撑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3)输出端与上模(5)的顶端中部连接,所述下模(6)的底端与操作台(1)的顶端中部连接,所述下模(6)的顶端设置有盛放槽,所述管坯(8)的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卡装在盛放槽的左右两端,所述管坯(8)的内部设置有穿透腔,所述穿透腔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左插入口和右插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支架(9)、右支架(7)、左连接片(10)、右连接片、左支撑杆(11)、右支撑杆、两组左夹杆(12)、两组右夹杆、左拉伸弹簧(13)、右拉伸弹簧、两组左紧固夹(14)和两组右紧固夹,所述左支架(9)的底端与操作台(1)的顶端左侧中部连接,所述左支架(9)的顶端右侧壁与左连接片(10)左端活动铆接,所述左连接片(10)的右端与左支撑杆(11)的左侧壁中部连接,所述左支撑杆(1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左夹杆(12)的左端活动铆接,所述两组左夹杆(12)的右端分别与两组左紧固夹(14)的固定端活动铆接,所述左拉伸弹簧(1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左夹杆(12)的内侧壁的左侧连接,所述两组左紧固夹(14)的夹放端内侧壁分别与管坯(8)的圆周外侧壁的左前侧和左后侧紧贴,所述右支架(7)的底端与操作台(1)的顶端右侧中部连接,所述右支架(7)的顶端左侧壁与右连接片右端活动铆接,所述右连接片的左端与右支撑杆的右侧壁中部连接,所述右支撑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右夹杆的右端活动铆接,所述两组右夹杆的左端分别与两组右紧固夹的固定端活动铆接,所述右拉伸弹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右夹杆的内侧壁的右侧连接,所述两组右紧固夹的夹放端内侧壁分别与管坯(8)的圆周外侧壁的右前侧和右后侧紧贴;还包括挤压弹簧(15)和两组卡位头(16),所述芯模还包括伸缩台(17)、支撑台(18)和模具块(19),所述模具块(19)的底端中部与管坯(8)的穿透腔的底端中部紧贴,所述支撑台(18)的底端与模具块(19)的顶端中部连接,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万林高砚松高文兴高峰于敏英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亚都管道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