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辅助湿法改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8395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声辅助湿法改性装置,涉及无机粉体湿法改性技术领域,包括筒体、搅拌电机、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传感器,搅拌电机固定安装于筒体的顶部中心处,搅拌电机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搅拌杆,搅拌杆伸入筒体内、且沿靠近筒体底部方向延伸,搅拌杆与筒体的中心线重合,搅拌杆远离搅拌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桨叶,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均固定安装于筒体的侧壁上;筒体顶部设有浆料入口和改性剂加入口,筒体侧壁底部设有浆料出管;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超声辅助湿法改性装置,通过超声波发生器以及在内壁装有交错分布的限流板,可在原机械搅拌的基础上,加强粉体颗粒在浆料体系的分散,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湿法改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辅助湿法改性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机粉体湿法改性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超声辅助湿法改性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无机粉体湿法改性领域,实现粉体颗粒在浆料体系的充分分散是后续改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分散不好的浆料体系,其改性较为困难,改性效果也较差。目前国内外针对无机粉体湿法改性所采用的设备大多是配备机械搅拌的温控反应釜。这类反应釜在一定温度和机械力作用下可实现一定的改性效果。但是,单一的机械搅拌无法实现粉体颗粒在浆料体系中的充分分散,仍可能存在较多的团聚体,该状态下的粉体也无法实现单一颗粒的完整包覆,因而最终影响了粉体湿法改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超声辅助湿法改性装置,通过在筒体侧壁上加装超声波发生器,可在原机械搅拌的基础上,加强粉体颗粒在浆料体系的分散,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湿法改性效果。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声辅助湿法改性装置,包括筒体、搅拌电机、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传感器,所述搅拌电机固定安装于筒体的顶部中心处,所述搅拌电机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伸入所述筒体内、且沿靠近所述筒体底部方向延伸,所述搅拌杆与所述筒体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搅拌杆远离所述搅拌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桨叶,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和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均固定安装于所述筒体的侧壁上;所述筒体顶部设有浆料入口和改性剂加入口,所述筒体侧壁底部设有浆料出管。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筒体为双层不锈钢圆柱体,所述筒体的双层不锈钢之间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填有导热硅油。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的数量至少为二,两个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分别位于所述筒体侧壁的两侧。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各个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到所述筒体底部的距离等于所述筒体高度的1/5~1/4,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到所述筒体底部的距离等于所述筒体高度的1/3~1/2。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筒体内壁固定设有等间距分布的限流板,所述限流板包括限流一板、限流二板,所述限流一板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设有第一缺口,所述限流二板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筒体内壁的对称两侧;所述搅拌杆沿自身轴线方向依次贯穿各个限流板、且各个限流板均与所述搅拌杆轴承连接,所述搅拌杆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限流板之间均设有所述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杆在所述筒体底壁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限流板之间同样设有所述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杆在所述筒体顶壁与位于最上方的所述限流板之间同样设有所述搅拌桨叶。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位于最上方的所述限流板的缺口和所述浆料入口分别位于所述筒体的两侧,所述改性剂加入口的数量为多个,各个所述改性剂加入口和所述浆料入口均位于所述筒体的同一侧;位于最下方的所述限流板的缺口和所述浆料出管分别位于所述筒体底部的对称两侧,所述浆料出管上安装有出料阀。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限流一板的数量和所述限流二板的数量均至少为二,所述搅拌桨叶包括沿所述搅拌杆轴线方向等间距的第一桨叶、第二桨叶,所述第一桨叶和所述第二桨叶分别位于所述搅拌杆的对称两侧,所述第一桨叶的数量和所述第二桨叶的数量均至少为二。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桨叶的长度和所述第二桨叶的长度均大于所述筒体半径的3/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超声辅助湿法改性装置,通过在筒体侧壁上加装超声波发生器,可在原机械搅拌的基础上,加强粉体颗粒在浆料体系的分散,实现粉体颗粒的充分分散,进而实现单一颗粒表面的改性剂分子的均匀包覆,改善湿法改性效果,本技术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同时通过在筒体内设置沿搅拌杆轴线方向等间距交错排布的限流一板和限流二板,使得筒体内腔垂直分布为多个搅拌分层,且各个搅拌分层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位于不同两侧,从而使得筒体内的浆料呈弓字型从上往下流,而每个搅拌分层内均分布有一个搅拌桨叶,使得浆料需要通过各个搅拌分层的搅拌充分分散,充分利用了各个搅拌桨叶,从而使得筒体内的浆料的搅拌效果达到最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超声辅助湿法改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超声辅助湿法改性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超声辅助湿法改性装置的限流一板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超声辅助湿法改性装置的限流二板俯视图。图中:100、筒体;110、浆料入口;120、改性剂加入口;130、浆料出管;131、出料阀;140、加热腔;200、搅拌电机;210、搅拌杆;220、搅拌桨叶;221、第一桨叶;222、第二桨叶;300、超声波发生器;400、超声波传感器;500、限流板;510、限流一板;511、第一缺口;520、限流二板;521、第二缺口;600、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及技术方案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仅为示意图,并不对装置的尺寸进行限定,其实际尺寸以实物为准。如图1~图2所示,包括筒体100、搅拌电机200、超声波发生器300、超声波传感器400,所述搅拌电机200固定安装于筒体100的顶部中心处,所述搅拌电机200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搅拌杆210,所述搅拌杆210伸入所述筒体100内、且沿靠近所述筒体100底部方向延伸,所述搅拌杆210与所述筒体100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搅拌杆210远离所述搅拌电机20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桨叶220,所述搅拌桨叶220用于对所述筒体100内浆料进行分散,所述超声波发生器300和所述超声波传感器400均固定安装于所述筒体100的侧壁上,所述超声波发生器300与超声波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超声波传感器400用于感应所述筒体100内超声波的强弱,感应结果反馈到超声波控制装置,通过超声波控制装置调节所述超声波发生器300的功率强弱,以此形成一个超声系统达到控制整个装置超声强度的要求,实现粉体颗粒的充分分散;所述筒体100顶部设有浆料入口110和改性剂加入口,所述浆料入口110可通过管道与浆料原料箱连接,所述改性剂加入口120可通过管道与改性剂箱连接,所述筒体100侧壁底部设有浆料出管130。进一步地,所述筒体100为双层不锈钢圆柱体,所述筒体100的双层不锈钢之间设有加热腔140,所述加热腔140内填有导热硅油,所述加热腔140内安装有电热圈,通过外部的电加热控制装置控制电热圈可实现对筒体100内的浆料进行加热。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发生器300的数量至少为二,两个所述超声波发生器300分别位于所述筒体100侧壁的两侧,只在筒体100的一侧安装一个超声波发生器300,由于筒体100内各处的粉体颗粒与超声波发生器300的距离各不相同,筒体100内各处的粉体颗粒受到超声波的振动各不相同,特别是容易导致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辅助湿法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00)、搅拌电机(200)、超声波发生器(300)、超声波传感器(400),所述搅拌电机(200)固定安装于筒体(100)的顶部中心处,所述搅拌电机(200)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搅拌杆(210),所述搅拌杆(210)伸入所述筒体(100)内、且沿靠近所述筒体(100)底部方向延伸,所述搅拌杆(210)与所述筒体(100)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搅拌杆(210)远离所述搅拌电机(20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桨叶(220),所述超声波发生器(300)和所述超声波传感器(400)均固定安装于所述筒体(100)的侧壁上;所述筒体(100)顶部设有浆料入口(110)和改性剂加入口(120),所述筒体(100)侧壁底部设有浆料出管(1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辅助湿法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00)、搅拌电机(200)、超声波发生器(300)、超声波传感器(400),所述搅拌电机(200)固定安装于筒体(100)的顶部中心处,所述搅拌电机(200)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搅拌杆(210),所述搅拌杆(210)伸入所述筒体(100)内、且沿靠近所述筒体(100)底部方向延伸,所述搅拌杆(210)与所述筒体(100)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搅拌杆(210)远离所述搅拌电机(20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桨叶(220),所述超声波发生器(300)和所述超声波传感器(400)均固定安装于所述筒体(100)的侧壁上;所述筒体(100)顶部设有浆料入口(110)和改性剂加入口(120),所述筒体(100)侧壁底部设有浆料出管(1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辅助湿法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0)为双层不锈钢圆柱体,所述筒体(100)的双层不锈钢之间设有加热腔(140),所述加热腔(140)内填有导热硅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辅助湿法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300)的数量至少为二,两个所述超声波发生器(300)分别位于所述筒体(100)侧壁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声辅助湿法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超声波发生器(300)到所述筒体(100)底部的距离等于所述筒体(100)高度的1/5~1/4,所述超声波传感器(400)到所述筒体(100)底部的距离等于所述筒体(100)高度的1/3~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辅助湿法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0)内壁固定设有等间距分布的限流板(500),所述限流板(500)包括限流一板(510)、限流二板(520),所述限流一板(510)与所述筒体(100)内壁之间设有第一缺口(511),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斌邓鑫彭鹤松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广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连州市广源碳酸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