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料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8368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涂料搅拌装置,用于新型涂料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包括搅拌釜和搅拌单元,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电机和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架,搅拌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L型圆杆,两个L型圆杆相对的一端分别设有一个插接套,两个插接套相互嵌合且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螺纹孔,搅拌轴的底部设有外螺纹并插接于螺纹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搅拌单元拆卸方便、容易从釜体中取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料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涂料搅拌装置,属于新型涂料制备及应用

技术介绍
涂料搅拌罐,是在涂料生产过程中对涂料进行粉碎、分散、乳化、混合,通过搅拌罐内的搅拌叶高速旋转达到上述目的高效搅拌设备,可以对物料进行高速、强烈的剪切、撞击、粉碎和分散,是涂料生产设备的组成部分之一。3D颗粒漆也称3D彩粒漆,是一种新型的水性装潢涂料,相比对普通水性涂料,3D颗粒漆中含有较大的颗粒物,涂覆在墙面上会形成粗糙的表面,给人刮砂的质感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一篇公告号为CN20667628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涂料生产的立式搅拌釜,包括釜体和搅拌装置,所述釜体上具有可储放物料的内腔,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以及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搅拌桨位于内腔中,所述内腔的内侧壁上具有第一螺旋部,所述搅拌轴的外壁上设置有环绕所述搅拌轴的第二螺旋部。上述专利中的用于涂料生产的立式搅拌釜,通过第一螺旋部和第二螺旋部,使物料具有良好的升流效果,内腔底部的物料和内腔上部的物料混合效果更好。但是,该立式搅拌釜的搅拌装置中,搅拌桨通过其一端的套筒固定在搅拌轴上,套筒与搅拌轴之间采用螺栓固定,当需要对搅拌装置拆卸时,需要先将整个搅拌装置从内腔中拿出,再逐个拆卸,整个搅拌装置通常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从内腔中取出搅拌装置并不容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涂料搅拌装置,具有搅拌单元拆卸方便、容易从釜体中取出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涂料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和搅拌单元,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电机和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架,搅拌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L型圆杆,两个L型圆杆相对的一端分别设有一个插接套,两个插接套相互嵌合且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螺纹孔,搅拌轴的底部设有外螺纹并插接于螺纹孔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上安装搅拌架,搅拌架可以使搅拌单元具有更大的搅拌范围,搅拌更充分;搅拌架由两个L型圆杆构成,两个L型圆杆之间通过端部的插接套进行插接,插接套上再开设螺纹孔,搅拌轴通过螺纹孔与两个L型圆杆保持固定;在拆卸搅拌架时,保持搅拌轴固定不动,转动两个L型圆杆,使搅拌轴与搅拌架分离,再将两个插接在一起的两个L型圆杆分离,单个L型圆杆占用空间更小,可以更方便地从较小的出口拿出,此过程工作人员可以全程站在搅拌釜外操作,拆卸搅拌架方便且容易取出。进一步优选为:L型圆杆包括竖杆和弯折杆,插接套设于弯折杆的一端,竖杆与弯折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L型圆杆由竖杆和弯折杆螺纹连接而成,则在L型圆杆从搅拌釜中取出后,可以将L型圆杆进行拆卸,从而使存放时所占空间更小,方便存放。进一步优选为:竖杆与搅拌轴之间设有若干支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竖杆与搅拌轴设置若干支杆,若干随着搅拌轴转动时可以对搅拌轴与竖杆之间的涂料进行搅拌,减少搅拌盲区,搅拌更充分。进一步优选为:支杆的一端设有挂钩,另一端设有竖直的插孔,搅拌轴上设有供挂钩挂套的挂环,竖杆靠近搅拌轴的一侧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与支杆上的插孔对应的插孔,两个插孔内插设有一根竖直插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杆的一端套挂在搅拌轴上的挂环上,另一端放置在支撑块上,并通过向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内插设一根竖直插杆,保持支杆与竖杆之间的相对固定,在需要支杆时,可以将竖直插杆抽出,再借助外部的套杆套挂支杆的挂钩,使挂钩从套环上脱离下来并将支杆勾出,支杆的拆卸方便。进一步优选为:弯折杆的向上一侧设有供竖直插杆插入的抵接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弯折杆上设置抵接槽,竖直插杆的底部插入插接槽中即可保持不下坠,稳定地将支杆的一端与竖杆保持固定,拆卸支杆时直接将支杆向上抽出即可,方便支杆的拆卸。进一步优选为:搅拌釜包括釜体和釜盖,釜盖包括固定盖和四个翻转盖,固定盖呈长条状并与釜体顶部固定,四个翻转盖分别两两一组铰接在固定盖的两侧,固定盖和翻转盖配合将釜体顶部完全盖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釜盖包括长条状的固定盖和四个翻转盖,釜盖拆分成多个部分,一个翻转盖的重量要远小于整个釜盖的重量,可以使工作人员在工作需要时更加方便省力地打开釜盖观察釜体内部情况。进一步优选为:釜体的侧壁内设有空腔,空腔内填充有隔热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涂料在搅拌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温度,从而使涂料保持一个合适的黏度,使各组分、助剂更加充分地混合,隔热油保温隔热,可以有效隔绝釜体内的热量流失。进一步优选为:电机通过底座固定安装在固定盖上,搅拌轴的顶部穿过固定盖、底座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底座一侧开口并设有散热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搅拌轴的热传导作用,釜体内的部分热量通过搅拌轴到达电机与搅拌轴连接处,底座上一侧开口并设置散热网,可以通过空气及时对搅拌轴散热,防止搅拌轴过热带来机械损伤。进一步优选为:相邻的两个翻转盖的接触面、翻转盖与固定盖的接触面、翻转盖与釜体的接触面上均设有密封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翻转盖的接触面、翻转盖与固定盖的接触面、翻转盖与釜体的接触面上均设有密封条,可以有效降低釜体内的热量通过这些接触面之间的缝隙处流失,同时也可以防止外部水汽和灰尘杂质进入釜体内而降低涂料质量。进一步优选为:固定盖上设有进料口和多个助剂口,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连接有出料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盖上设置进料口和助剂口,则在向釜体内添加涂料原料和助剂时,不必打开翻转盖,直接向进料口和助剂口内添加涂料原料和助剂即可,加料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搅拌轴上固定搅拌架使搅拌单元的搅拌范围更大,搅拌更加充分;搅拌架由两个通过插接套插接的L型圆杆组成,且两个L型圆杆通过插接套上的螺纹孔与搅拌轴螺纹连接,在需要拆卸搅拌架时,先保持搅拌轴不动并转动L型圆杆,使两个插接套与搅拌轴的底部分离,再将两个插接套分离,从而可以两个将L型圆杆依次从搅拌釜中拿出,搅拌单元的拆卸与拿出更加方便简单;2.在L型圆杆与搅拌轴之间设置支杆,支杆可以对搅拌轴与L型圆杆之间的涂料原料进行搅拌,搅拌更加充分;支杆的一端通过挂钩与搅拌轴上的挂环连接,另一端放置在支撑块上并通过向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内插设竖直插杆与L型圆杆固定,支杆的拆装更加简单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搅拌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搅拌轴与插接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竖杆与弯折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釜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搅拌釜;11、釜体;111、空腔;112、隔热油;12、釜盖;121、固定盖;122、翻转盖;123、进料口;124、助剂口;2、搅拌轴;21、挂环;22、外螺纹;3、电机;31、底座;311、散热网;4、搅拌架;41、L型圆杆;411、竖杆;412、弯折杆;413、插接套;4131、螺纹孔;414、抵接槽;5、支杆;51、挂钩;6、支撑块;61、竖直插杆;7、密封条;8、出料管;81、弯曲部;9、插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涂料搅拌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搅拌釜1和安装在搅拌釜1内的搅拌单元。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2、驱动搅拌轴2转动的电机3和固定安装在搅拌轴2上的搅拌架4。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料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1)和搅拌单元,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2)、驱动搅拌轴(2)转动的电机(3)和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轴(2)上的搅拌架(4),其特征是:所述搅拌架(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L型圆杆(41),两个L型圆杆(41)相对的一端分别设有一个插接套(413),两个插接套(413)相互嵌合且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螺纹孔(4131),所述搅拌轴(2)的底部设有外螺纹(22)并插接于所述螺纹孔(4131)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料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1)和搅拌单元,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2)、驱动搅拌轴(2)转动的电机(3)和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轴(2)上的搅拌架(4),其特征是:所述搅拌架(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L型圆杆(41),两个L型圆杆(41)相对的一端分别设有一个插接套(413),两个插接套(413)相互嵌合且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螺纹孔(4131),所述搅拌轴(2)的底部设有外螺纹(22)并插接于所述螺纹孔(413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料搅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L型圆杆(41)包括竖杆(411)和弯折杆(412),所述插接套(413)设于所述弯折杆(412)的一端,所述竖杆(411)与所述弯折杆(41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涂料搅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竖杆(411)与所述搅拌轴(2)之间设有若干支杆(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涂料搅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杆(5)的一端设有挂钩(51),另一端设有竖直的插孔(9),所述搅拌轴(2)上设有供所述挂钩(51)挂套的挂环(21),所述竖杆(411)靠近所述搅拌轴(2)的一侧设有支撑块(6),所述支撑块(6)上设有与所述支杆(5)上的插孔(9)对应的插孔(9),两个所述插孔(9)内插设有一根竖直插杆(6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涂料搅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弯折杆(4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林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蓝田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