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口结构、灭弧室及开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819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电气开关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断口结构、灭弧室及开断装置。断口结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静触头和与静触头匹配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为可通过运动与两个所述静触头同步分、合的双端触头。灭弧室及开断装置分别采用了上述断口结构。相同电压等级的条件下,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优异的开断能力的同时,能够摒弃现有技术中喷口等辅助灭弧机构,对于操动机构的操作功的要求也可相应的降低,从而可以减小灭弧室以及操动机构的成本投入,同时由于结构简单、质量轻,机构分合闸的速度也可以大大提升,使得开断装置的开断性能进一步得到优化,既经济又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口结构、灭弧室及开断装置本申请为下述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2016年11月21日,原申请的申请号:2016110222430,原申请的专利技术名称:断口结构、灭弧室及开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电气开关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断口结构、灭弧室及开断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开断装置的灭弧室一般都采用压气缸吹灭电弧的灭弧方式,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4134573A,申请公布日为2014.11.0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直流开断装置灭弧室,该灭弧室包括瓷套(即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静端组件和动端组件,静端组件包括静触座、静触指、静弧触头和屏蔽罩,动端组件包括动触头装置、压气缸、喷口、动触座和驱动杆,动触头装置包括动触头本体和套设在动触头本体的外周面上的导电滑环,动触头本体上固连有动弧触头。上述灭弧室的工作原理是:合闸时,传动杆带动动触头本体和压气缸持续向前运动,使动弧触头与静弧触头、动触头与静触指先后接触,在此过程中,气体被吸入压气缸中;分闸时,传动杆带动动触头本体和压气缸持续向后运动,动触头与静触指、动弧触头与静弧触头先后脱离,电弧产生,这时动触座挤压压气缸中的气体使气体从喷口朝向电弧喷出,形成强烈的气吹,吹灭电弧,在此过程中,传动杆需克服动触头和压气缸与动触座之间的压气反力,因此需要操动机构消耗一定的操作功。由于采用单断口结构,上述的灭弧室需采用压气缸吹灭电弧的灭弧方式,以使开断装置具有满足要求的开断能力,但是正因为如此,其部件多、结构复杂,灭弧室的体积庞大,质量也较大,进而导致所需消耗的操作功大,对于操动机构的要求高,会增加灭弧室以及操动机构的成本投入,而且还会影响分合闸的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保证开断能力又结构简单、质量小、操作功小、分合闸速度快的断口结构。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采用上述断口结构的灭弧室及开断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断口结构的技术方案为:断口结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静触头和与静触头匹配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为可通过运动与两个所述静触头同步分、合的双端触头。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静触头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动触头为可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的直动式触头,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互相垂直。进一步的,动触头的两端沿第一直线排布,两个所述静触头也沿第一直线排布。以上所述的断口结构中,所述静触头与动触头中的一个的分合端具有弹性分合口,另一个的分合端具有与所述弹性分合口匹配以用于导电的分合头。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分合口设于静触头上,分合头设于动触头上。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的分合头插入所述弹性分合口中后的嵌入长度等于弹性分合口长度的一半。或者当所述弹性分合口设于静触头上,分合头设于动触头上时,所述动触头为空心触头或管状触头。或者当所述静触头与动触头中的一个的分合端具有弹性分合口,另一个的分合端具有与所述弹性分合口匹配以用于导电的分合头时,所述弹性分合口是由C形触指的开口形成。进一步的,所述C形触指是由在套式触指的周面上切口后形成。进一步的,所述开口在套式触指圆周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其所在套式触指的1/2圆周且大于或等于其所在套式触指的1/4圆周。本专利技术中灭弧室的技术方案为:灭弧室,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断口结构,所述断口结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静触头和与静触头匹配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为可通过运动与两个所述静触头同步分、合的双端触头。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静触头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动触头为可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的直动式触头,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互相垂直。进一步的,动触头的两端沿第一直线排布,两个所述静触头也沿第一直线排布。以上所述的断口结构中,所述静触头与动触头中的一个的分合端具有弹性分合口,另一个的分合端具有与所述弹性分合口匹配以用于导电的分合头。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分合口设于静触头上,分合头设于动触头上。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的分合头插入所述弹性分合口中后的嵌入长度等于弹性分合口长度的一半。或者当所述弹性分合口设于静触头上,分合头设于动触头上时,所述动触头为空心触头或管状触头。或者当所述静触头与动触头中的一个的分合端具有弹性分合口,另一个的分合端具有与所述弹性分合口匹配以用于导电的分合头时,所述弹性分合口是由C形触指的开口形成。进一步的,所述C形触指是由在套式触指的周面上切口后形成。进一步的,所述开口在套式触指圆周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其所在套式触指的1/2圆周且大于或等于其所在套式触指的1/4圆周。本专利技术的开断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开断装置包括操动机构和与操动机构相连的灭弧室,灭弧室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断口结构,所述断口结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静触头和与静触头匹配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为可通过运动与两个所述静触头同步分、合的双端触头。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静触头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动触头为可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的直动式触头,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互相垂直。进一步的,动触头的两端沿第一直线排布,两个所述静触头也沿第一直线排布。以上所述的断口结构中,所述静触头与动触头中的一个的分合端具有弹性分合口,另一个的分合端具有与所述弹性分合口匹配以用于导电的分合头。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分合口设于静触头上,分合头设于动触头上。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的分合头插入所述弹性分合口中后的嵌入长度等于弹性分合口长度的一半。或者当所述弹性分合口设于静触头上,分合头设于动触头上时,所述动触头为空心触头或管状触头。或者当所述静触头与动触头中的一个的分合端具有弹性分合口,另一个的分合端具有与所述弹性分合口匹配以用于导电的分合头时,所述弹性分合口是由C形触指的开口形成。进一步的,所述C形触指是由在套式触指的周面上切口后形成。进一步的,所述开口在套式触指圆周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其所在套式触指的1/2圆周且大于或等于其所在套式触指的1/4圆周。以断口结构为代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一个动触头的动作即可同步出现两个开合点,从而增加了开合点的数量,分合闸时产生的电弧可以很快熄灭,不会对动、静触头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相同开断性能的条件下,本专利技术在保证优异的开断能力的同时,能够摒弃现有技术中喷口等辅助灭弧机构,当应用至灭弧室中时,可使整个灭弧室的结构大大简化,体积减小、质量减轻,尤其是需要驱动的功能部件只包括动触头,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压气缸、喷口、动触座等一大堆零部件而言,所需消耗的操作功能够大大减小,对于操动机构的要求也可相应的降低,从而可以减小灭弧室以及操动机构的成本投入,同时由于结构简单、质量轻,机构分合闸的速度也可以大大提升,使得开断装置的开断性能进一步得到优化,既经济又实用。更进一步的,动触头采用直动式触头的情况下,其运动更加容易实现和控制,同时也更加稳定;将动触头的两端和两静触头同设为沿第一直线排布的形式,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小灭弧室(当用于灭弧室中时,当然也可是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等)的体积,实现其小型化;弹性分合口能够保证动、静触头合闸后的可靠性;由于相当于母口的弹性分合口的结构势必相对复杂,在将弹性分合口设于静触头上的情况下,可最大限度简化运动部件,即动触头的结构,减轻其重量,将动触头设为空心触头或管状触头也是为了减轻其重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开断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灭弧室在合闸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开断装置,包括操动机构和与操动机构相连的灭弧室,灭弧室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断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口结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静触头和与静触头匹配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为可通过运动与两个所述静触头同步分、合的双端触头,两个所述静触头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动触头为可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的直动式触头,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互相垂直,合闸时动触头的两端沿第一直线排布,两个所述静触头也沿第一直线排布,所述静触头的分合端具有弹性分合口,动触头的分合端具有与所述弹性分合口匹配以用于导电的分合头,动触头的外表面呈圆柱状,所述动触头的分合头插入所述弹性分合口的嵌入长度等于弹性分合口长度的一半,所述弹性分合口是由C形触指的开口形成,所述C形触指是由在套式触指的周面上切口形成,所述开口在套式触指圆周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其所在套式触指的1/2圆周且大于或等于其所在套式触指的1/4圆周。

【技术特征摘要】
1.开断装置,包括操动机构和与操动机构相连的灭弧室,灭弧室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断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口结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静触头和与静触头匹配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为可通过运动与两个所述静触头同步分、合的双端触头,两个所述静触头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动触头为可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的直动式触头,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互相垂直,合闸时动触头的两端沿第一直线排布,两个所述静触头也沿第一直线排布,所述静触头的分合端具有弹性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博仝永刚孙珂珂马志华胡延涛熊萍萍朱继斌
申请(专利权)人: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