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尾气排放测量通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753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尾气排放测量通用装置,涉及汽车污染物排放检测装置领域。包括测量管,测量管上设置压力传感器、排气输送管、取样管和温度传感器,测量管一侧设置变径接头,变径接头与测量管相连接,装置还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一侧设置升降杆,升降杆远离升降装置一端设置支撑杆,支撑杆与升降杆之间铰接,支撑杆上设置若干托车圆盘;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一侧设置报警器,报警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升降装置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装置使用的通用性,而且能够模拟出汽车正常行驶的环境来对汽车尾气进行检测,灵活高效,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和真实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尾气排放测量通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汽车污染物排放检测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载尾气排放测量通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尾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已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世界各国对汽车尾气排放建立了相应的法规制度,并通过国家认可的监督检验机构进行检测认证,对尾气的检测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现有技术中,专利ZL201721402520.0公开了一种车载尾气排放测量通用装置,包括排气连接套筒、测量管;压力传感器Ⅰ,压力传感器Ⅱ,排气输送管安装在测量管上;压力传感器Ⅰ、压力传感器Ⅱ分别与位于测量管内的取样管Ⅰ、取样管Ⅱ连接,排气输送管与于测量管内的取样管Ⅲ连接;取样管Ⅰ、取样管Ⅱ、取样管Ⅲ穿过并垂直于测量管轴线,相邻取样管之间呈45°夹角;温度传感器穿过测量管并垂直于测量管轴线;本专利技术对传感器的布置具有科学性,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有效;同时本专利技术使用时不改变测量车辆结构,无需进行破坏性的拆装,通过卡箍整体安装,拆装方便,车型适用范围广,具有很好的通用性。但是这种装置需要配合传统的底盘测功机测湿法,该方法的工作原理是在室内,结合底盘测功机和气体分析仪,在预设汽车行驶工况下来测试汽车的尾气排放量。由于这种方法必须在室内,且要求按固定行驶工况对汽车进行测试,即使采用上述通用装置也不能真实反映实际路况上的汽车尾气排放,汽车实际运行时其尾气所含的污染物不能及时掌握,从而无法及时有效地控制汽车的尾气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尾气排放测量通用装置,它在现有测量通用装置的基础上,通过改进,不仅能够适应不同类型车辆的尾气测量,提高了装置使用的通用性,而且能够模拟出汽车正常行驶的环境来对汽车尾气进行检测,灵活高效,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和真实性。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车载尾气排放测量通用装置,包括测量管,所述测量管上设置压力传感器、排气输送管、取样管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测量管一侧设置变径接头,所述变径接头与测量管相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一侧设置升降杆,所述升降杆远离升降装置一端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升降杆之间铰接,所述支撑杆上设置若干托车圆盘;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一侧设置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升降装置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与支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油缸一侧设置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下方设置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设置传动链,所述传动链位于液压油缸一侧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传动链与升降杆相连接,所述升降杆位于传动链上与连接杆相对一侧,当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位于液压油缸内部时,连接杆位于升降杆的上方。所述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传动链为两组,两个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均设置转动杆,所述升降杆和连接杆均位于两个传动链之间。所述升降装置为两组,两组升降装置相对呈前后错开设置。所述支撑杆为伸缩杆机构。所述托车圆盘上设置橡胶垫和/或橡胶凸起。所述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对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在现有测量通用装置的基础上,通过将连接套筒替换为变径接头,在使用时通过更换不同型号的变径接头,能够套在不同直径的车辆排气管上,提高了装置使用的通用性,而且通过升降装置和托车圆盘将车辆托起,能够测量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尾气排放情况,并通过控制系统将检测到的尾气排放情况通过报警器及时报警,灵活高效,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和真实性。2、升降装置采用液压油缸和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传动链组成的升降机构配合,占用空间小,位置设置合理,功率和驱动力大,能够平稳有效的将汽车进行升降,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3、两组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传动链的设置,使得连接杆和升降杆可以固定在两个传动链之间,传动更加平稳,增强了连接杆和升降杆的支撑力,进一步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4、两组升降装置的设置,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升降杆间隔进行升降,使得车辆能够在支撑杆和托车圆盘上进行升降,从而模拟出车辆在晃动情况下的汽车尾气排放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和真实性。5、支撑杆采用伸缩杆机构,能够灵活调整托车圆盘在汽车底部的位置,将其置于汽车底部支架的适当位置,提高托车圆盘托起汽车的稳定程度,提高了托车圆盘使用的灵活性。6、橡胶垫和/或橡胶凸起的设置,在托车圆盘和汽车底部支架之间起到缓冲和紧密接触的作用,增强了托车圆盘与汽车底部之间的稳固程度,减少磨损。7、采用PLC对报警器和液压油缸进行控制,技术成熟,操作简便,提高了控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主视图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支撑杆部分俯视图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升降装置部分立体图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测量管;2、压力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变径接头;5、支架;6、升降杆;7、支撑杆;8、托车圆盘;9、控制系统;10、报警器;11、液压油缸;12、第一链轮;13、第二链轮;14、传动链;15、连接杆;16、转动杆。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左右指的是附图中1的方向。同时,为了清楚地表达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说明书附图采用机构运动简图的方式进行了整理绘制。本专利技术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所采用的电路连接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型号,在此不再详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到的信号对控制报警器发出控制属于已知控制系统程序的常规的、适应性的应用,发出信号控制液压油缸的运行,也只涉及到对参数的调整来控制执行元件,不涉及到程序的改进,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一种车载尾气排放测量通用装置,包括测量管1,所述测量管1上设置压力传感器2、排气输送管、取样管和温度传感器3,如附图1所示,测量管及其上的压力传感器、排气输送管、取样管和温度传感器部分,均与现有技术中ZL201721402520.0中的技术方案相同。所述测量管1一侧设置变径接头4,所述变径接头4与测量管1相连接,变径接头与测量管之间可采用卡箍进行连接,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变径接头与汽车尾气管连接部分可采用现有的套筒与尾气管相连的卡箍,扎带,密封垫等常规形式。所述装置还包括支架5,所述支架5上设置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一侧设置升降杆6,所述升降杆6远离升降装置一端设置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与升降杆6之间铰接,所述支撑杆7上设置若干托车圆盘8;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9,所述控制系统9一侧设置报警器10,报警器采用现有灯光、蜂鸣报警器即可,用来提醒相关操作人员。所述报警器10、压力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3和升降装置均与控制系统9相连接。本装置在现有测量通用装置的基础上,通过将连接套筒替换为变径接头,在使用时通过更换不同型号的变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尾气排放测量通用装置,包括测量管(1),所述测量管(1)上设置压力传感器(2)、排气输送管、取样管和温度传感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1)一侧设置变径接头(4),所述变径接头(4)与测量管(1)相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支架(5),所述支架(5)上设置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一侧设置升降杆(6),所述升降杆(6)远离升降装置一端设置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与升降杆(6)之间铰接,所述支撑杆(7)上设置若干托车圆盘(8);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9),所述控制系统(9)一侧设置报警器(10),所述报警器(10)、压力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3)和升降装置均与控制系统(9)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尾气排放测量通用装置,包括测量管(1),所述测量管(1)上设置压力传感器(2)、排气输送管、取样管和温度传感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1)一侧设置变径接头(4),所述变径接头(4)与测量管(1)相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支架(5),所述支架(5)上设置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一侧设置升降杆(6),所述升降杆(6)远离升降装置一端设置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与升降杆(6)之间铰接,所述支撑杆(7)上设置若干托车圆盘(8);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9),所述控制系统(9)一侧设置报警器(10),所述报警器(10)、压力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3)和升降装置均与控制系统(9)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尾气排放测量通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油缸(11),所述液压油缸(11)与支架(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油缸(11)一侧设置第一链轮(12),所述第一链轮(12)下方设置第二链轮(13),所述第一链轮(12)和第二链轮(13)之间设置传动链(14),所述传动链(14)位于液压油缸(11)一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铮张弢张华李刚徐格静项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