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管的自动压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95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管的自动压管机,包括油压机以及设于油压机内的送料组件与压管组件。压管组件包括成型上模与成型下模,成型上模设于油压机的活塞上,成型下模固定在油压机的工作台上,成型下模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电热管的成型腔,成型腔一侧设有用于校正电热管位置的校正组件。送料组件设于成型下模一侧,送料组件包括滑轨以及安装在滑轨上的上料爪与卸料爪,送料组件可通过上料爪将电热管放入成型腔内,送料组件可通过卸料爪将电热管从成型腔取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该装置可实现对电热管的压管的全自动化生产,从而消除人工生产的安全隐患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

An Automatic Tube Pressing Machine for Electric Heat Pip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pipe pressing machine for electric heat pipe, which comprises an oil press, a feeding component and a pipe pressing component arranged in an oil press. The tube assembly includes a forming upper die and a forming lower die. The forming upper die is set on the piston of the hydraulic press. The forming lower die is fixed on the worktable of the hydraulic press. The forming low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forming cavity for placing the electric heat pipe, and a correction component for correc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electric heat pip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forming cavity. The feeding component is located on the side of the lower forming die. The feeding component includes the slide rail, the feeding claw and the unloading claw installed on the slide rail. The feeding component can put the electric heat pipe into the forming cavity through the feeding claw, and the feeding component can take the electric heat pipe out of the forming cavity through the unloading claw.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automatic production of the pressure tube of the electric heat pipe can be realized by the device, thereby eliminating the hidden safety hazard of the manual production, saving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and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管的自动压管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热管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热管的自动压管机。
技术介绍
电热管又名发热管,学名管状电加热器元件,是专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电器元件。其具有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热效率高、安全可靠、安装简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电热管一般由金属管、发热丝和具有良好耐热性、导热性和绝缘性的绝缘粉末构成。其中发热丝设于金属管内部。发热丝两端部具有引出棒。引出棒用于与导线连接。在电热管的加工中,通常需要通过油压机对电热管进行压管处理。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压管设备一般还是采取人工上料的方式进行加工,而采用人工上料的油压机具有以下缺点:一方面由于上料速度有限导致压管的加工效率很难提升;一方面手工无法保证每次都能精准的将待压的电热管放置在油压机中的模具内,产品容易出现次品;另一方面长时间的单一动作容易导致工人疲劳放松警惕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目前亟需一种电热管的自动压管机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热管的自动压管机,以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热管的自动压管机,包括:油压机,油压机内设有送料组件与压管组件。压管组件,压管组件包括成型上模与成型下模,成型上模设于油压机的活塞上,成型下模固定在油压机的工作台上,成型下模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电热管的成型腔,成型腔一侧设有用于校正电热管位置的校正组件。送料组件,送料组件设于成型下模一侧,送料组件包括滑轨以及安装在滑轨上的上料爪与卸料爪,送料组件可通过上料爪将电热管放入成型腔内,送料组件可通过卸料爪将电热管从成型腔取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滑轨上设有用于安装上料抓的第一滑座和用于安装卸料爪的第二滑座。第一滑座一端设有上料气缸,上料爪可通过上料气缸与第一滑座在滑轨上往返滑动。第二滑座一端设有卸料气缸,卸料爪可通过卸料气缸与第二滑座在滑轨上往返滑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料爪与卸料爪上均设有三条撑爪,上料爪上设有用于控制撑爪张合的第一三爪气缸,卸料爪上设有用于控制撑爪张合的第二三爪气缸。由此上料爪与卸料爪可在伸入加热弯管后通过第一、第二三爪气缸将撑爪张开从而对加热弯管进行夹持,上料爪到达成型腔上方时可通过第一三爪气缸将撑爪收合从而松开加热弯管使其进入成型腔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座上设有翻转气缸,第一滑座可通过翻转气缸带动上料爪在滑轨上翻转。由于电热管被折弯后机械手不便于将加热弯管从下方放入上料爪中,而加热弯管需要从上料爪下方放入成型腔内。而通过翻转气缸即可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上料爪向上承接折弯后的发热管后,夹紧翻转180°从而使加热弯管位于上料爪的下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成型腔下方设有用于顶出电热管的退料杆,成型下模中设有与退料杆连接的退料气缸。由此通过退料杆顶出电热管后可便于卸料爪对电热管的夹取,便于卸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校正组件包括校正气缸以及与校正气缸连接的两个校正块,校正块伸入成型腔内分别设于电热管两端,校正块可在校正气缸的作用下拨动电热管。由此可通过校正组件保证电热管每次都能精准摆放在成型腔内,提高电热管的压管质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成型下模内设有两个成型腔,滑轨上设有与两个成型腔对应的两个上料爪与两个卸料爪。由此可使油压机一次动作压制两个发热管,提高生产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座与第二滑座的底部均设有与滑轨对应的滑槽,第一滑座与第二滑座的上端均设有用于固定上料爪与卸料爪的安装座。第一滑座与上料气缸连接,上料气缸通过第一滑座控制上料爪的前后移动。第二滑座与卸料气缸连接,卸料气缸通过第二滑座控制卸料爪的前后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电热管的自动压管机中设有上料爪与卸料爪,通过上料爪与卸料爪可提高油压机的上料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成型腔一侧设有用于校正电热管位置的校正组件,通过校正组件保证电热管每次都能精准摆放在成型腔内,提高电热管的压管质量。因此通过该装置可实现对电热管的压管的全自动化生产,从而消除人工生产的安全隐患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电热管的自动压管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电热管的自动压管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一种电热管的自动压管机的送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一种电热管的自动压管机的压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电热管的自动压管机,包括:油压机1,油压机1内设有送料组件2与压管组件3。压管组件3,如图4所示,压管组件3包括成型上模301与成型下模302,成型上模301设于油压机1的活塞上,成型下模302固定在油压机1的工作台上,成型下模302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电热管的成型腔3021,成型腔3021一侧设有用于校正电热管位置的校正组件3022。送料组件2,如图3所示,送料组件2设于成型下模302一侧,送料组件2包括滑轨201以及安装在滑轨201上的上料爪202与卸料爪203,送料组件2可通过上料爪202将电热管放入成型腔3021内,送料组件2可通过卸料爪203将电热管从成型腔3021取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滑轨201上设有用于安装上料抓的第一滑座204和用于安装卸料爪203的第二滑座205。第一滑座204一端设有上料气缸206,上料爪202可通过上料气缸206与第一滑座204在滑轨201上往返滑动。第二滑座205一端设有卸料气缸207,卸料爪203可通过卸料气缸207与第二滑座205在滑轨201上往返滑动。该电热管的自动压管机中设有上料爪202与卸料爪203,通过上料爪202与卸料爪203可提高油压机1的上料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成型腔3021一侧设有用于校正电热管位置的校正组件3022,通过校正组件3022保证电热管每次都能精准摆放在成型腔3021内,提高电热管的压管质量。因此通过该装置可实现对电热管的压管的全自动化生产,从而消除人工生产的安全隐患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料爪202与卸料爪203上均设有三条撑爪2091,上料爪202上设有用于控制撑爪2091张合的第一三爪气缸208,卸料爪203上设有用于控制撑爪2091张合的第二三爪气缸209。由此上料爪202与卸料爪203可在伸入加热弯管后通过第一、第二三爪气缸209将撑爪2091张开从而对加热弯管进行夹持,上料爪202到达成型腔3021上方时可通过第一三爪气缸208将撑爪2091收合从而松开加热弯管使其进入成型腔3021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滑座204上设有翻转气缸210,第一滑座204可通过翻转气缸210带动上料爪202在滑轨201上翻转。由于电热管被折弯后机械手不便于将加热弯管从下方放入上料爪202中,而加热弯管需要从上料爪202下方放入成型腔3021内。而通过翻转气缸210即可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上料爪202向上承接折弯后的发热管后,夹紧翻转180°从而使加热弯管位于上料爪202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成型腔3021下方设有用于顶出电热管的退料杆,成型下模302中设有与退料杆连接的退料气缸3023。由此通过退料杆顶出电热管后可便于卸料爪203对电热管的夹取,便于卸料。在本实施例中,校正组件3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管的自动压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压机,所述油压机内设有送料组件与压管组件;压管组件,所述压管组件包括成型上模与成型下模,所述成型上模设于所述油压机的活塞上,所述成型下模固定在所述油压机的工作台上,所述成型下模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电热管的成型腔,所述成型腔一侧设有用于校正电热管位置的校正组件;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设于所述成型下模一侧,所述送料组件包括滑轨以及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上料爪与卸料爪,所述送料组件可通过所述上料爪将电热管放入所述成型腔内,所述送料组件可通过所述卸料爪将电热管从所述成型腔取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管的自动压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压机,所述油压机内设有送料组件与压管组件;压管组件,所述压管组件包括成型上模与成型下模,所述成型上模设于所述油压机的活塞上,所述成型下模固定在所述油压机的工作台上,所述成型下模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电热管的成型腔,所述成型腔一侧设有用于校正电热管位置的校正组件;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设于所述成型下模一侧,所述送料组件包括滑轨以及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上料爪与卸料爪,所述送料组件可通过所述上料爪将电热管放入所述成型腔内,所述送料组件可通过所述卸料爪将电热管从所述成型腔取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管的自动压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上设有用于安装上料抓的第一滑座和用于安装卸料爪的第二滑座;所述第一滑座一端设有上料气缸,所述上料爪可通过所述上料气缸与第一滑座在所述滑轨上往返滑动;所述第二滑座一端设有卸料气缸,所述卸料爪可通过所述卸料气缸与第二滑座在所述滑轨上往返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热管的自动压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爪与卸料爪上均设有三条撑爪,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雷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雷通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