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品抓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603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用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药品抓取装置,包括行走单元、升降单元、机架、抓取臂、控制单元;所述抓取臂包括:伸缩单元、接收篮,所述接收篮包括倾斜设置的底板、由所述底板的外缘分别向上延伸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由所述第一板顶部向远离所述第三板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五板、以及由所述第五板的顶端向远离所述第一板的方向水平延伸的第六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三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四板相对设置。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设计自动化的结构实现药品的自动抓取,能够提高药品的抓取效率,避免繁重的体力劳动。且通过设置具有缓冲功能的接收篮,能够避免药品在自动抓取中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品抓取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用自动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药品抓取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管理技术能准确管理大量数据,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在规模稍大的医院一般都采用电子管理系统管理管理挂号、诊断、缴费及药方等信息。相关技术中,医务人员在进行西药品的发放时,通过电子管理系统管理获取医生开具给患者药方的信息,并通过人工从西药房的药架上对应抓取各类药品,再集中放入摆药框中,完成药品的抓取。相关技术的不足在于:一方面,药品发放的效率与药师对药架上药品的熟悉程度有关,药师必须熟记大量药品的存放位置;另一方面,药师发放药品时需来回穿梭于各药架间,劳动强度大。如此,导致整体药品发放效率低。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药品抓取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药品抓取装置,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设计自动化的结构实现药品的自动抓取,能够提高药品的抓取效率,避免繁重的体力劳动。且通过设置具有缓冲功能的接收篮,能够避免药品在自动抓取中的损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药品抓取装置,包括:行走单元、升降单元、机架、抓取臂、控制单元;所述行走单元设于所述升降单元的下方;所述升降单元设于所述机架的下方;所述抓取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机架,另一端伸出所述机架;所述控制单元设于机架上;其中:所述行走单元包括导轨和导轮,所述导轨设于所述导轮的下方用于为所述导轮导向;所述抓取臂包括:伸缩单元、接收篮;所述伸缩单元的一端与所述机架固定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杆与所述接收篮相连;所述接收篮包括倾斜设置的底板、由所述底板的外缘分别向上延伸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由所述第一板顶部向远离所述第三板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五板、以及由所述第五板的顶端向远离所述第一板的方向水平延伸的第六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三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四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三板、所述第四板、所述第五板、所述底板共同围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三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或与所述第二板或与所述第四板卡接;所述第三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板和/或所述第四板铰接;所述接收篮内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多个缓冲条,所述缓冲条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缓冲条为由所述接收篮的内壁的一侧向相对的另一侧延伸的悬臂结构;所述缓冲条包括撑杆和撑盘;所述撑杆为柱状;且所述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接收篮的内壁固定且向上倾斜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撑盘相连;所述撑盘为盘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条的靠近所述撑盘的一端设有向上弯曲而成的曲杆。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缓冲条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且多个所述缓冲条在沿所述接收篮的高度方向上间隔且错开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条由橡胶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板为向远离所述第一板的方向凹陷的弧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板与所述连杆之间设有弹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单元为第一伸缩剪或第一伸缩气缸或第一伸缩油缸;所述升降单元为第二伸缩剪或第二伸缩气缸或第二伸缩油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为框架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轨为两条,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导轮为四个,四个所述导轮分别设于所述升降单元下方的四角处,每条所述导轨上设有两个所述导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取臂的数量为1-6套,所述伸缩单元为第一伸缩气缸,所述升降单元为第二伸缩剪,所述第二伸缩剪中包括控制气缸。本技术有益效果: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一种药品抓取装置通过设计自动化的结构实现药品的自动抓取,能够提高药品的抓取效率,避免繁重的体力劳动。且通过设置具有缓冲功能的接收篮,能够避免药品在自动抓取中的损伤,保证药品抓取的质量。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药品抓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药品抓取装置中的接收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药品抓取装置中的接收篮中的缓冲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导轨1,导轮2,第二伸缩剪3,机架4,第一伸缩气缸5,接收篮6,连杆7,控制单元8,弹簧9;控制气缸31;第一板61,第二板62,第三板63,第四板64,第五板65,第六板66,底板67,缓冲条68;撑杆681,撑盘682;曲杆6811;药品01,药架02,取药按钮0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药品抓取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一种药品抓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包括:行走单元、升降单元、机架4、抓取臂、控制单元8;行走单元设于升降单元的下方;升降单元设于机架4的下方;抓取臂的一端固定于机架4,另一端伸出机架4;控制单元8设于机架4上;其中:行走单元包括导轨1和导轮2,导轨1设于导轮2的下方用于为导轮2导向;所述抓取臂包括:伸缩单元、接收篮6,伸缩单元的一端与机架4固定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杆7与接收篮6相连。图2为本技术一种药品抓取装置中的接收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所述接收篮6包括倾斜设置的底板67、由底板67的外缘分别向上延伸的第一板61、第二板62、第三板63和第四板64、由第一板61顶部向远离第三板63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五板65、以及由第五板65的顶端向远离第一板61的方向水平延伸的第六板66;第一板61和第三板63相对设置,第二板62和第四板64相对设置,第一板61、第二板62、第三板63和第四板64、第五板65、底板67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第三板63的下端与底板67,或与第二板62,或与第四板64卡接;本实施例中,第三板63的下端与底板67卡接。第三板63的上端与第二板62和第四板64铰接;接收篮6内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多个缓冲条68,缓冲条68由弹性材料制成,缓冲条68为由接收篮6的内壁的一侧向相对的另一侧延伸的悬臂结构;缓冲条68包括撑杆681和撑盘682;撑杆681为柱状;且撑杆681的一端与接收篮6的内壁固定且向上倾斜设置,另一端与撑盘682相连;撑盘682为盘状。缓冲条68的靠近撑盘682的一端设有向上弯曲而成的曲杆6811,如图3所示。多个缓冲条分别设于第一板61、第二板62和第三板63;且多个缓冲条68在沿接收篮6的高度方向上间隔且错开设置。本实施例中,缓冲条68由橡胶材料制成。第三板63为向远离第一板61的方向凹陷的弧形板。第三板63与连杆7之间设有弹簧9。机架4为框架结构。导轨1为两条,且相互平行设置;导轮2为四个,四个导轮2分别设于升降单元下方的四角处,每条导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品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单元、升降单元、机架、抓取臂、控制单元;所述行走单元设于所述升降单元的下方;所述升降单元设于所述机架的下方;所述抓取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机架,另一端伸出所述机架;所述控制单元设于机架上;其中:所述行走单元包括导轨和导轮,所述导轨设于所述导轮的下方用于为所述导轮导向;所述抓取臂包括:伸缩单元、接收篮;所述伸缩单元的一端与所述机架固定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杆与所述接收篮相连;所述接收篮包括倾斜设置的底板、由所述底板的外缘分别向上延伸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由所述第一板顶部向远离所述第三板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五板、以及由所述第五板的顶端向远离所述第一板的方向水平延伸的第六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三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四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三板、所述第四板、所述第五板、所述底板共同围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三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或与所述第二板或与所述第四板卡接;所述第三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板和/或所述第四板铰接;所述接收篮内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多个缓冲条,所述缓冲条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缓冲条为由所述接收篮的内壁的一侧向相对的另一侧延伸的悬臂结构;所述缓冲条包括撑杆和撑盘;所述撑杆为柱状;且所述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接收篮的内壁固定且向上倾斜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撑盘相连;所述撑盘为盘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品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单元、升降单元、机架、抓取臂、控制单元;所述行走单元设于所述升降单元的下方;所述升降单元设于所述机架的下方;所述抓取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机架,另一端伸出所述机架;所述控制单元设于机架上;其中:所述行走单元包括导轨和导轮,所述导轨设于所述导轮的下方用于为所述导轮导向;所述抓取臂包括:伸缩单元、接收篮;所述伸缩单元的一端与所述机架固定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杆与所述接收篮相连;所述接收篮包括倾斜设置的底板、由所述底板的外缘分别向上延伸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由所述第一板顶部向远离所述第三板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五板、以及由所述第五板的顶端向远离所述第一板的方向水平延伸的第六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三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四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三板、所述第四板、所述第五板、所述底板共同围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三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或与所述第二板或与所述第四板卡接;所述第三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板和/或所述第四板铰接;所述接收篮内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多个缓冲条,所述缓冲条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缓冲条为由所述接收篮的内壁的一侧向相对的另一侧延伸的悬臂结构;所述缓冲条包括撑杆和撑盘;所述撑杆为柱状;且所述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接收篮的内壁固定且向上倾斜设置,另一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萍付士辉骆雷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