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破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495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紧凑型破乳装置,包括一个破乳单元体或连通的多个破乳单元体,破乳单元体包括管体、第一筛板、填充物,第一筛板与填充物设置于管体内;管体的上端设置输入口,管体的下端设置输出口,第一筛板位于输出口的一端,填充物位于第一筛板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对两相或多相混合物中的乳化现象进行破除,在管体内设置筛板与填充物,当乳化溶液进入管体后,通过渗透流经填充物与筛板,再流出管体,实现破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管状结构呈现,破乳的关键部件:筛板、填充物均设置在管体内,结构紧凑,便于运输便携,且能够有效防止损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重力渗透,或者活塞杆的密封推动,提升流速,破乳速度快,乳化溶液损耗少,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破乳装置
本技术涉及两相或多相混合物内乳化现象破除的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紧凑型破乳装置。
技术介绍
乳化是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乳化是液-液界面现象,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油与水,在容器中分成两层,密度小的油在上层,密度大的水在下层。若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在强烈的搅拌下,油被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状液,该过程叫乳化。对于像化妆品这类产品,往往利用一些原料的特性,并向其中添加一部分表面活性剂,促使混合物某些成分完全乳化,获得混合均匀的乳状液体系。也就是说,对于化妆品,希望乳化,而且乳化越充分越好。但是在对两相或多相混合物进行分离净化提纯时却是必须杜绝乳化现象发生,分离提纯时某类物质乳化造成分离的困难,提纯的工艺时间和周期会因为乳化现象的产生而大幅延长。在利用某种物质萃取另外一种物质过程中,为保证萃取率和萃取效果,一般都会加强搅拌或振荡,使得混合体系内两相物质分散均匀及充分接触。但加强搅拌或振荡往往会导致混合相发生乳化,其后果一是使得重相和轻相的分离发生困难,使生产不能正常进行;二是需要的澄清分离时间过长,有时甚至难以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方便携带、使用便捷、能够快速破除两相或多相混合物内乳化现象的紧凑型破乳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紧凑型破乳装置,包括一个破乳单元体或连通的多个破乳单元体,破乳单元体包括管体、第一筛板、填充物,第一筛板与填充物设置于管体内;管体的上端设置输入口,管体的下端设置输出口,第一筛板位于输出口的一端,填充物位于第一筛板上方。作为优选,输出口的开口小于输入口的开口或管体横截面的大小。作为优选,输出口与管体的下端形成之间形成台阶或缩径过渡管,第一筛板设置于管体的下端。作为优选,多个破乳单元体间通过连接件连通,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破乳单元体的输出口与输入口。作为优选,填充物上方还设置有第二筛板,填充物限位于第一筛板与第二筛板之间。作为优选,第一筛板、填充物、第二筛板依次紧贴设置。作为优选,还包括活塞杆,活塞杆从输入口插入。作为优选,第一筛板、第二筛板为多孔结构。作为优选,第一筛板、第二筛板由规整或不规整丝网构成、或由规整或不规整网板构成。作为优选,填充物为颗粒状物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种紧凑型破乳装置,适用于对两相或多相混合物中的乳化现象进行破除,在管体内设置筛板与填充物,当乳化溶液进入管体后,通过渗透流经填充物与筛板,再流出管体,实现破乳。本技术以管状结构呈现,破乳的关键部件:筛板、填充物均设置在管体内,结构紧凑,便于运输便携,且能够有效防止损坏。本技术通过重力渗透,或者活塞杆的密封推动,提升流速,破乳速度快,乳化溶液损耗少,操作简单。本技术便于实施为不同规格的产品,只需更换柱管的大小,即可适用于大量或少量的乳化溶液。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三的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三的剖视图;图中:10是破乳单元体,11是管体,111是输入口,112是输出口,113是缩径过渡管,114限位板,12是第一筛板,13是填充物,14是第二筛板,15是活塞杆,16是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紧凑型破乳装置,包括一个破乳单元体10,破乳单元体10包括管体11、第一筛板12、填充物13,第一筛板12与填充物13设置于管体11内;通过第一筛板12与填充物13的组合对两相或多相混合物中的乳化现象进行破除。管体11的上端设置输入口111,管体11的下端设置输出口112,第一筛板12位于输出口112的一端,填充物13位于第一筛板12上方。为了控制液体的流出速度,保证破乳效果,输出口112的开口小于输入口111的开口或管体11横截面的大小;则液体的流出速度在第一筛板12与填充物13,以及输出口112的限制下,必然被减慢,从而保证乳化液体在管体11内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在保证破乳速度的同时,也保证破乳的效果。为了便于第一筛板12的定位安装,输出口112与管体11的下端形成之间形成台阶或缩径过渡管113,第一筛板12设置于管体11的下端,即第一筛板12定位安装于管体11下端的台阶或缩径过渡管113位置。第一筛板12也对填充物13形成保持作用,防止填充物13从输出口112掉出。为了使填充物13得到上下封装,填充物13上方还设置有第二筛板14,填充物13限位于第一筛板12与第二筛板14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筛板12、填充物13、第二筛板14依次紧贴设置,且管体11为圆管,材质选用金属或非金属均可。第一筛板12、第二筛板14为多孔结构,允许液体通过,而将固体拦截在管体11内。本实施例中,第一筛板12、第二筛板14由规整或不规整丝网构成、或由规整或不规整网板构成。填充物13为颗粒状物质,本实施例中,填充物13为沙子。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一进行实现,即本实施例包括连通的多个破乳单元体10,如图2所示,多个破乳单元体10间通过连接件20连通,连接件20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破乳单元体10的输出口112与输入口111。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三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减少了第二筛板14,增加设置活塞杆15,活塞杆15从输入口111插入。通过压推活塞杆15,可以加快液体的流出速度。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单手操作,进行压推活塞杆15,管体11的上端外壁设置有横向对称延伸的限位板114。进行压推活塞杆15的操作时,食指与中指张开,管体11置于食指与中指之间,两个限位板114分别架设在食指与中指上,拇指压推活塞杆15。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凑型破乳装置,包括一个破乳单元体或连通的多个破乳单元体,其特征在于,破乳单元体包括管体、第一筛板、填充物,第一筛板与填充物设置于管体内;管体的上端设置输入口,管体的下端设置输出口,第一筛板位于输出口的一端,填充物位于第一筛板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破乳装置,包括一个破乳单元体或连通的多个破乳单元体,其特征在于,破乳单元体包括管体、第一筛板、填充物,第一筛板与填充物设置于管体内;管体的上端设置输入口,管体的下端设置输出口,第一筛板位于输出口的一端,填充物位于第一筛板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破乳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出口的开口小于输入口的开口或管体横截面的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破乳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出口与管体的下端形成之间形成台阶或缩径过渡管,第一筛板设置于管体的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破乳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破乳单元体间通过连接件连通,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破乳单元体的输出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振曾勇明陈宏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普识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