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中投毒类物质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中投毒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属于食品检测领域。
技术介绍
投放危险物质案件中“毒害性物质”指能对肌体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因而损害肌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毒物通过口服、注射、皮肤黏膜吸收和呼吸道吸入四种方式进入体内,经过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过程,可形成代谢产物。因而投毒案件现场毒物会以原形化合物和代谢产物形式广泛存在于盛装器皿、残留物、包装物、食物成品及原料、被害人体内、呕吐物、低、易污染、变化大,现场多为变动现场、致变原因复杂。如果能够快速对现场毒物进行检验,确定毒物种类、投毒途径和方式,将有利于快速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现场快速检测方法与实验室检测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快速的优点,能减少办案成本、提高办案效率,成为毒物检测手段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投毒案件现场毒物快速检验的方法也日新月异,由最初单一依靠化学反应、免疫法逐步向光谱分析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中投毒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样品处理:取0.1-10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1-50mL的极性溶剂,超声或振荡提取,所述的食品和极性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0.5至1:20;/n2)将提取液0.5-10mL转移至样品管中,加入N-丙基乙二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活性炭、石墨化碳、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氧化铝、无水硫酸钠、无水硫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振荡让样品充分吸附,离心,上清液作为待测液;/n3)拉曼检测:取100-500μL步骤1)中待测液于拉曼样品池中,加入100-500μL金属溶胶混匀,然后放在拉曼光谱仪检测室内进行检测;/n4)根据检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中投毒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处理:取0.1-10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1-50mL的极性溶剂,超声或振荡提取,所述的食品和极性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0.5至1:20;
2)将提取液0.5-10mL转移至样品管中,加入N-丙基乙二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活性炭、石墨化碳、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氧化铝、无水硫酸钠、无水硫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振荡让样品充分吸附,离心,上清液作为待测液;
3)拉曼检测:取100-500μL步骤1)中待测液于拉曼样品池中,加入100-500μL金属溶胶混匀,然后放在拉曼光谱仪检测室内进行检测;
4)根据检测结果与投毒物质的标准品SERS进行对比,判断食品中是否含有投毒类物质。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食品中投毒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操作完成后,取1-5mL上清液于样品管中,加入2-10mL非极性溶剂,振荡10-20s,静置分层,上层溶液吹干后,加入0.2-1mL极性溶剂洗脱,洗脱液作为待测液。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勇明,陈启振,陈宏炬,范梓涵,林惠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普识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