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基底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794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基底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基底上的金属纳米粒子或金属微纳结构表面包裹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既能有效隔绝金属纳米粒子或金属微纳结构与外界化学环境的直接接触,还能显著增强泪液的拉曼信号强度,有助于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效应实现对人体眼部感染源的有效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基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基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眼睛感染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眼部所引起的局部组织炎症反应。最常受到感染的部位包括眼皮睑、结膜、角膜和巩膜。眼部感染原因很多,包括眼外伤、不注意眼部卫生、用手揉眼睛、人群之间的接触传染等引起的细菌或病毒感染等。不同病原体引起的眼部感染潜伏期长短不一,病程发展也是急慢不一。目前临床上针对眼部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眼部体征以及医生的临床经验,很容易混淆发病原因。特别是在疾病早期,临床特征不明显,导致误诊或漏诊,造成错误用药,往往会耽误病人病情的发展。眼部感染临床诊断普遍及主要使用的诊断仪器为裂隙灯。裂隙灯专利技术于1911年,使用至今,但使用裂隙灯诊断只能依靠医生的经验主观判断感染是由细菌、病毒还是真菌引起的,治疗效果与诊断分类结果息息相关。眼感染性疾病病因的确诊常常须进行细菌或真菌培养、病毒PCR扩增、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等手段:对疑似细菌感染的确诊要对泪液进行培养作为评判依据;对疑似真菌的感染要采用真菌培养和共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基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以及涂覆在所述基底上的复合纳米粒子,所述复合纳米粒子由内到外依次包括金属纳米粒子、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为金属氧化物、硅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介质层为具有氨基、羟基基团中的至少一种的高分子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基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以及涂覆在所述基底上的复合纳米粒子,所述复合纳米粒子由内到外依次包括金属纳米粒子、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为金属氧化物、硅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介质层为具有氨基、羟基基团中的至少一种的高分子材料。


2.一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基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以及在所述基底上形成的微纳结构,在所述微纳结构表面依次覆盖有金属层、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为金属氧化物、硅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介质层为具有氨基、羟基基团中的至少一种的高分子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为硅片、塑料片或玻璃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粒子为球形、椭球形、长方体、立方体、棱锥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纳米粒子的结构为实心、空心壳层、多层壳层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纳米粒子为单个粒子、双粒子、团聚的多个粒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纳米粒子为金、银、铝、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纳米粒子的直径为1纳米~1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结构为柱状、金字塔形、倒金字塔形、蘑菇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微纳结构的尺寸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文俊李炜陈启振曾勇明田中群
申请(专利权)人:普识和康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