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364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两组以上的电池组,每组所述电池组包括两个以上的单体电池;模组框架,包括端板和侧板,所述端板与所述侧板围成固定所述电池组的容置腔;中板,所述中板设置于两个所述电池组之间,内部设置有容置槽;电池管理单元,设置于所述中板的所述容置槽内,与所述单体电池的采样线连接。电池管理单元设置于中板内部的容置槽内,可防止单体电池膨胀压力而导致的电池管理单元失效;并且将所述电池管理单元设置于所述中板内还可防止单体电池与汇流线路发热而导致的温度过高,从而大大提高了电池管理单元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电池模组中包含有多个单体电池,为了监测各单体电池的电压、温度等参数,通常在电池模组内设置有电池管理单元。在现有技术中,所述电池管理单元通常是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其中一端板上,或与汇流线路一同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上方的线束隔离板上。由于单体电池膨胀时会挤压所述端板,因此若所述电池管理单元设置于所述端板上,则存在电池管理单元受压变形而失效的风险。而由于单体电池和汇流线路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所述电池管理单元设置于所述线束隔离板上,则存在电池管理单元受热,导致温度偏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池模组,用于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电池管理单元易受压失效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两组以上的电池组,每组所述电池组包括两个以上的单体电池;模组框架,包括端板和侧板,所述端板与所述侧板围成固定所述电池组的容置腔;中板,所述中板设置于两个所述电池组之间,内部设置有容置槽;电池管理单元,设置于所述中板的所述容置槽内,与所述单体电池的采样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由所述中板的顶部向底部方向凹陷。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的两侧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两侧与所述定位结构接触,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前、后表面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包括电池管理电路板和壳体,所述电池管理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设置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中板的顶部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中板的底部设置有弹性垫。进一步的,所述中板的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弹性垫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单体电池的采样线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顶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底部设置有L形翻边,所述单体电池的底部位于所述L形翻边上。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模组的输出电极设置于所述中板的上表面。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两组以上的电池组,两组电池组之间设置有所述中板,将电池管理单元设置于中板内部的容置槽内,可防止单体电池膨胀压力而导致的电池管理单元失效;并且将所述电池管理单元设置于所述中板内还可防止单体电池与汇流线路发热而导致的温度过高,从而大大提高了电池管理单元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池模组的爆炸图;图3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3中未设置电池管理单元时的示意图;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管理单元与所述中板装配好后的俯视图;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管理单元与弹性垫的装配示意图;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管理单元与所述中板的装配示意图;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爆炸图;图9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板与中板的连接示意图(由底部往上观看);附图标记说明:1、模组框架;11、端板;12、侧板;121、翻边;13、盖板;2、中板;21、容置槽;211、定位结构;3、电池管理单元;31、电池管理电路板;32、壳体;321、固定耳;322、凹槽;33、弹性垫;4、电池组;41、单体电池;42、负极输出电极;43、正极输出电极;5、采样线;6、隔离板;7、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如图1所示和图2所示,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框架1、两个以上的电池组4、中板2和电池管理单元3。其中,所述电池组4由两个以上的单体电池41前后排列组成,相邻的两个所述单体电池41的壳体大面相对设置。所述单体电池41是电池模组的储能单元,用于存储电能并对外提供电能。电池组4中的所述单体电池41可采用串联或并联等方式连接,并且,每组所述电池组4可分别设置有输入正极输出电极与输出负极输出电极。当所述电池组4内有多个所述单体电池41时,所述电池组4可形成单体电池41的壳体大面朝向两端的长方体结构。图1中坐标系Z1为X轴,即长度方向,Z2为Y轴,即宽度方向,Z3为Z轴,即高度方向。所述模组框架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板11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12,所述端板11与所述侧板12首尾相互连接,围成用于容置所述电池组4的容置腔(即所述电池组4放置的位置)。所述模组框架1可以起到固定和保护所述电池组4的作用,防止电池组4以及所述单体电池41移位或被外部物体撞击或划破。所述模组框架1可以由铝合金或钢片等金属片材连接而成。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模组框架1还可包括盖板13,所述盖板13设置于所述电池组4上的上方,起到顶部防护的作用。如图2所示,所述电池组4的容置腔内至少可同时容置两组所述电池组4,并且所述两组电池组4沿长度方向前后设置。所述中板2设置于所述两组电池组4之间,所述中板2的两个大面分别与所述两组电池组4的一端面相对,所述两组电池组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11相对。所述端板11一方面可限位所述电池组4以及单体电池41的位置,另一方面可吸收单体电池41膨胀时的应力,防止单体电池41膨胀破裂。其中,所述模组框架的端部是指模组框架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中板2与所述端板11相互平行的设置于两个所述端板11之间,所述中板2的内部设置有容置槽21。其中,所述中板2可设置于两个端板11的中间位置,也可以设置于两个端板11之间的非中间位置,即所述中板2到两个端板11的距离可以是不相等的。所述中板2可以由金属材料或其他硬质材料制成。所述电池管理单元3设置于所述中板2的所述容置槽21内,并且所述电池管理单元3与所述单体电池41的采样线5连接,从而采集所述单体电池41的温度、电压等数据。所述电池管理单元3用于采集所述单体电池41的电压、温度等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电池模组外的电池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电池管理单元3设置于所述中板2内部的容置槽21内,所述电池管理单元3与所述单体电池41的采样线5连接。所述采样线5可以与所述单体电池41的极柱电连接,从而采集电芯的电压数据,所述采样线5还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与所述单体电池41的壳体或极柱相接触,从而采集单体电池41的温度数据。其中,所述中板2内部的所述容置槽21是指在所述中板2内部被部分挖空,从而形成具有能够容置所述电池管理单元3的槽体或空腔。所述容置槽21只要能够容置所述电池管理单元3,并使所述电池管理单元3的表面不超出所述中板2的前后两个大面即可。所述容置槽21设置于所述中板2的内部,所述电池管理单元3的表面不会超出所述中板2的前后两个大面,从而使所述电池管理单元3不与所述电池组4的端面相接触。因此所述单体电池41膨胀时的压力直接作用于所述中板2上,而不会作用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3上,从而可防止单体电池41膨胀压力而导致的电池管理单元3变形失效。由于所述中板2是位于两个电池组4之间,其温度要低于单体电池41的上方,从而可避免电池管理单元3的温度过高。如图2所示,在所述电池组4的顶部可设置有隔离板6,所述单体电池41的采样线5可以为柔性电路板,并且设置于所述电池组4顶部的所述隔离板6的上表面。所述柔性电路板又称为FPC,具有厚度薄、可弯折等优点,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两组以上的电池组,每组所述电池组包括两个以上的单体电池;模组框架,包括端板和侧板,所述端板与所述侧板围成固定所述电池组的容置腔;中板,所述中板设置于两个所述电池组之间,内部设置有容置槽;电池管理单元,设置于所述中板的所述容置槽内,与所述单体电池的采样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两组以上的电池组,每组所述电池组包括两个以上的单体电池;模组框架,包括端板和侧板,所述端板与所述侧板围成固定所述电池组的容置腔;中板,所述中板设置于两个所述电池组之间,内部设置有容置槽;电池管理单元,设置于所述中板的所述容置槽内,与所述单体电池的采样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所述容置槽由所述中板的顶部向底部方向凹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所述容置槽的两侧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两侧与所述定位结构接触,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前、后表面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包括电池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爱芳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