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道路施工期的节能减排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3379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道路施工期的节能减排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沥青道路施工期的评价指标,通过开展实测或现场踏勘,获取沥青道路施工期的实际状况,结合所提出的评价指标限值或者评价标准,确定沥青道路施工期的各指标的评价值,结合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总体节能减排评价值,作为该沥青道路施工期的节能减排水平量化体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一方面综合考虑沥青道路施工过程中材料应用、机械使用、工艺组织等因素,能够较强对沥青道路施工中的污染物及能源消耗水平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本技术基于大量施工环境测试数据及能源数据,提出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可以精准的对不同公路施工节能减排水平进行区分和评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道路施工期的节能减排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道路施工和节能减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道路施工期的节能减排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交通运输部于2018年8月1日实施了《绿色交通设施评估技术要求第1部分:绿色公路》(JT/T1199.1-2018),该标准针对公路从设计、施工、运营各阶段的绿色水平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从绿色理念、生态保护、资源节约、节能低碳、安全智慧、品质建设和温馨服务等7方面对公路建设提出了指标要求。该指标体系所面对的对象为全国公路从设计、建设、运营等整个建设周期,所覆盖的面较广,所提出的指标体现了较强的适用性,但缺乏对公路建设过程中更为深入的精准的评价分析。且该评价指标体系在环境空气保护方面,未提出更为精确的评价指标和限值要求,不利于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空气方面的评价。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公路整体的建设评价具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对于公路整个建设周期中施工环节的评价,缺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利于技术人员利用该技术对某条公路施工期节能减排水平的评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缺陷,针对沥青道路(含公路)整个建设周期中的施工环节开展研究工作,基于公路施工建设中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状况,分析主要污染物及能耗源,开展公路施工期主要污染物及能耗水平,构建了重点针对公路施工环节的节能减排评价方法,以便于公路施工各方科学客观的了解施工环节的节能减排水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沥青道路施工期的节能减排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沥青道路施工期的评价指标,通过开展实测或现场踏勘,获取沥青道路施工期的实际状况,结合所提出的评价指标限值或者评价标准,确定沥青道路施工期的各指标的评价值,结合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总体节能减排评价值,作为该沥青道路施工期的节能减排水平量化体现。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评价指标包括:污染物排放指标、能源消耗指标、施工管理指标和施工措施指标。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方法具体包括:步骤1)根据污染物排放指标内容,对沥青道路施工过程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开展检测,获取检测结果数值,根据限值查找相对应的评分值,综合确定污染物排放指标值Q1;步骤2)对沥青道路施工期一定周期内施工能源消耗进行统计,确定其施工能源消耗数值,将所得数值与能源消耗指标限值进行比对,确定能源消耗指标值Q2;步骤3)根据沥青道路施工期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施工管理情况,通过资料查阅和现场勘查确定施工管理情况,进行综合后确定该沥青道路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管理指标值Q3;步骤4)针对沥青道路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情况,通过现场勘查沥青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各环节,确定施工措施指标值Q4;步骤5)确定各指标值对应的权重,根据式(1)确定沥青道路施工期的总体节能减排评价值Q:其中,Wi为各指标值的权重。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包括: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步骤1-1)将污染物排放指标划分为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施工场界噪声;所述大气污染物排放包括:路基及铣刨施工阶段PM10浓度值、路面施工环节PM10浓度值和路面施工环节非甲烷总烃浓度值;所述施工场界噪声包括:昼间噪声和夜间噪声;确定各指标的限值和评分;步骤1-2)在路基及铣刨施工阶段,在标准状态下:温度273K,压力101.3kpa,路基及铣刨施工现场检测点任意1小时PM10浓度值;根据路基及铣刨施工阶段PM10浓度限值得到评分值;步骤1-3)在路面施工环节,在标准状态下,路面施工现场检测点确定任意1小时PM10浓度值;根据路面施工环节PM10浓度限值得到评分值;步骤1-4)路面施工现场检测点确定非甲烷总烃浓度,根据路面施工环节非甲烷总烃浓度限值得到评分值;步骤1-5)在昼间,在标准状态下,获取施工现场噪声检测值,根据昼间噪声限值得到评分值;步骤1-6)在夜间,在标准状态下,获取施工现场噪声检测值,根据夜间噪声限值得到评分值;步骤1-7)对以上的各评分值进行综合后确定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值Q1。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包括: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步骤2-1)将能源消耗指标划分为路面施工能源消耗指标和路基施工能源消耗指标;确定各指标的限值和评分;步骤2-2)在统计周期内统计沥青道路施工过程中路面施工能源消耗值,根据限值得到评分值;步骤2-3)在统计周期内统计沥青道路施工过程中路基施工能源消耗值,根据限值得到评分值;步骤2-4)对以上的各指标的评分值进行综合后确定能源消耗指标值Q2。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包括: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步骤3-1)将施工管理指标分解为施工管理制度建设指标和宣传培训指标;步骤3-2)对施工管理制度建设指标中的施工单位是否制定绿色施工管理责任制度,定期开展自检、考核和评比工作;施工单位是否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是否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施工单位是否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统筹规划,合理组织一体化施工进行确定,得到相应的评分值;步骤3-3)对和宣传培训指标中的施工单位是否组织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进行确定,得到评分值;步骤3-4)对以上的各指标的评分值进行综合后确定施工管理指标值Q3。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包括: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步骤4-1)将施工措施指标分解为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节能降碳及资源节约指标和安全指标;步骤4-2)判断所施工的沥青道路的类型,如果是城市道路或短期公路,进入步骤4-3),如果是高速公路及长期公路,进入步骤4-4);步骤4-3)对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中的施工现场周边是否采取围挡措施,门前及附近清扫,门前两侧100米三包;施工现场裸露地面、土堆是否按要求进行覆盖、固化或绿化;施工现场是否进行洒水降尘,采取雾炮或洒水车设施降尘,土方开挖是否采用湿法作业;拆除作业时是否实行湿法拆除、湿法运输作业;绿化工地施工前是否进行必要的铺垫,做到黄土不落地;施工中是否减少施工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工程结束后是否对施工现场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是否加强渣土运输车车辆管理,适用绿色达标车辆运输建筑和建筑垃圾,施工现场渣土运输车辆是否按要求密闭运输,做到车辆“三不进、两不出”;渣土运输车进入施工现场,是否做到严禁鸣笛,低速行驶,是否做到严禁使用冒黑烟机械,在低排放区内4类机械排放是否达标进行确定,得到评分值,进入步骤4-5);步骤4-4)对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中的施工现场周边是否采取围挡措施,门前及附近清扫,门前两侧100米三包;施工现场裸露地面、土堆是否按要求进行覆盖、固化或绿;施工现场是否进行洒水降尘,采取雾炮或洒水车设施降尘,土方开挖是否采用湿法作业;施工现场大门口是否设置冲洗车辆设施;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是否平整坚实;施工中是否减少施工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工程结束后,是否对施工现场及驻地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拆除作业时,是否实行湿法拆除、湿法运输作业;绿化工地施工前是否进行必要的铺垫,做到黄土不落地;是否加强渣土运输车车辆管理,适用绿色达标车辆运输建筑和建筑垃圾;施工现场渣土运输车辆是否按要求密闭运输,做到车辆“三不进、两不出”;渣土运输车进入施工现场,是否做到严禁鸣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道路施工期的节能减排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沥青道路施工期的评价指标,通过开展实测或现场踏勘,获取沥青道路施工期的实际状况,结合所提出的评价指标限值或者评价标准,确定沥青道路施工期的各指标的评价值,结合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总体节能减排评价值,作为该沥青道路施工期的节能减排水平量化体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道路施工期的节能减排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沥青道路施工期的评价指标,通过开展实测或现场踏勘,获取沥青道路施工期的实际状况,结合所提出的评价指标限值或者评价标准,确定沥青道路施工期的各指标的评价值,结合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总体节能减排评价值,作为该沥青道路施工期的节能减排水平量化体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搅拌站节能减排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指标包括:污染物排放指标、能源消耗指标、施工管理指标和施工措施指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混合料搅拌站节能减排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步骤1)根据污染物排放指标内容,对沥青道路施工过程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开展检测,获取检测结果数值,根据限值查找相对应的评分值,综合确定污染物排放指标值Q1;步骤2)对沥青道路施工期一定周期内施工能源消耗进行统计,确定其施工能源消耗数值,将所得数值与能源消耗指标限值进行比对,确定能源消耗指标值Q2;步骤3)根据沥青道路施工期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施工管理情况,通过资料查阅和现场勘查确定施工管理情况,进行综合后确定该沥青道路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管理指标值Q3;步骤4)针对沥青道路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情况,通过现场勘查沥青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各环节,确定施工措施指标值Q4;步骤5)确定各指标值对应的权重,根据式(1)确定沥青道路施工期的总体节能减排评价值Q:其中,Wi为各指标值的权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混合料搅拌站节能减排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步骤1-1)将污染物排放指标划分为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施工场界噪声;所述大气污染物排放包括:路基及铣刨施工阶段PM10浓度值、路面施工环节PM10浓度值和路面施工环节非甲烷总烃浓度值;所述施工场界噪声包括:昼间噪声和夜间噪声;确定各指标的限值和评分;步骤1-2)在路基及铣刨施工阶段,在标准状态下:温度273K,压力101.3kpa,路基及铣刨施工现场检测点任意1小时PM10浓度值;根据路基及铣刨施工阶段PM10浓度限值得到评分值;步骤1-3)在路面施工环节,在标准状态下,路面施工现场检测点确定任意1小时PM10浓度值;根据路面施工环节PM10浓度限值得到评分值;步骤1-4)路面施工现场检测点确定非甲烷总烃浓度,根据路面施工环节非甲烷总烃浓度限值得到评分值;步骤1-5)在昼间,在标准状态下,获取施工现场噪声检测值,根据昼间噪声限值得到评分值;步骤1-6)在夜间,在标准状态下,获取施工现场噪声检测值,根据夜间噪声限值得到评分值;步骤1-7)对以上的各评分值进行综合后确定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值Q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混合料搅拌站节能减排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步骤2-1)将能源消耗指标划分为路面施工能源消耗指标和路基施工能源消耗指标;确定各指标的限值和评分;步骤2-2)在统计周期内统计沥青道路施工过程中路面施工能源消耗值,根据限值得到评分值;步骤2-3)在统计周期内统计沥青道路施工过程中路基施工能源消耗值,根据限值得到评分值;步骤2-4)对以上的各指标的评分值进行综合后确定能源消耗指标值Q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沥青混合料搅拌站节能减排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步骤3-1)将施工管理指标分解为施工管理制度建设指标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莹沙川周瑜芳程颖周宏亮李华明何巍楠赵晋史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