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2896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及方法,所述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包括:加压泵、高压水管、应变片、千分表、应变仪、终端设备、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设置在高压水管上,用于测量管内压力值;所述加压泵通过高压水管连接到待测管道;所述应变片和所述千分表设置在待测管道上,且所述应变片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到应变仪,所述千分表通过第二连接线连接到应变仪;所述应变仪通过第三连接线连接到终端设备,并将待测管道的变形数据上传至终端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及方法应用于不同规格和类型的压力管道,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而且各个部件之间相互独立,易于拆卸和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管道安全评估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压力管道应用广泛,一旦断裂有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特别是含缺陷的部分在载荷作用下成为管道薄弱环节,削弱了管道承载能力,所以对管道进行极限承载能力分析对于保障管道安全和减少经济损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实验法是通过管道真实服役情况下求解极限载荷值,对管道安全评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公开号为CN105403389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管道局部弯曲承压性能测试方法,通过模拟所述管道在所述深水铺设过程中受到的静水压力和弯曲载荷的联合作用,采集所述管道试件的应变数据,实现了对管道弯曲状态下承压性能的测试,该测试方法的通用性较差,不能应用于各种规格管道的压力测试。一般来说,目前的管道压力测试方案普遍存在通用性较差、拆卸不便、运输不便、设计不合理等缺陷。此外,管道在测试可能发生爆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目前的管道压力测试方案普遍存在通用性较差、拆卸不便、运输不便、设计不合理、数据可信度不高等缺陷。此外,管道在测试可能发生爆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述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包括:加压泵、高压水管、应变片、千分表、应变仪、终端设备、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设置在高压水管上,用于测量管内压力值;所述加压泵通过高压水管连接到待测管道;所述应变片和所述千分表设置在待测管道上,且所述应变片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到应变仪,所述千分表通过第二连接线连接到应变仪;所述应变仪通过第三连接线连接到终端设备,并将待测管道的变形数据上传至终端设备。进一步地,所述管道压力测试装置还具有用于监控测试过程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通过第四连接线连接到终端设备,并将视频数据上传至所述终端设备。进一步地,所述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具有多个应变片和多个千分表,用于测量所述待测管道外壁上多个位置的变形量。进一步地,所述管道压力测试装置还具有一用于固定待测管道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具有位于上侧位置的上支架、位于下侧位置的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均为三角形支架,且上支架与下支架通过支撑杆件连接;所述支撑杆件两端分别固定在上支架与下支架三角的位置;所述固定架还具有一固定杆件;所述固定杆件将待测管道限定于上支架与下支架的一角。进一步地,上支架与下支架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一固定杆件,所述固定杆件在长度方向设置有供螺栓穿过的长条形贯通槽,且上支架、下支架与固定杆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架在远离待测管道的一边上固定有两延伸杆件;两延伸杆件上设有配重块。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架、下支架、固定杆件、支撑杆件、延伸杆件均由铝合金型材构成,并在各个连接处使用角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待测管道在与固定架接触的地方套设有缓冲保护套。进一步地,所述待测管道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管道压力测试方法,所述管道压力测试方法包括步骤:使用加压泵将待测管道的内压增加至预设值;并根据压力表的读数变化情况判断待测管道是否存在压力泄露的情况;若待测管道不存在压力泄露情况,通过加压泵向待测管道加压,直至待测管道破裂;在加压过程中,依次在不同压力水平下进行保压并读取压力表、千分表、应变片的数据;根据压力表的压力值,以及千分表、应变片的形变数据,确定待测管道的极限载荷值。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及方法,其中,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包括有加压泵、高压水管、应变片、千分表、应变仪、终端设备、压力表;加压泵通过高压水管向待测管道加压,应变片和千分表设置在待测管道上,并连接到应变仪;终端设备从应变仪中读取待测管道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形数据。本申请提出的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及方法应用于不同规格和类型的压力管道,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而且各个部件之间相互独立,易于拆卸和运输。此外,本申请中的测试数据可在终端设备上进行查看,可远离待测管道,避免测试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状况。附图说明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管道压力测试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管道压力测试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管道压力测试装置的另一局部示意图。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待测管道上应变片和千分表的分布示意图。图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千分表在待测管道上的分布位置图。图6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应变片在待测管道上的分布位置图。图7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千分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8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管道压力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参考图1至图3,所述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包括:加压泵1、高压水管2、应变片3、千分表4、应变仪5、终端设备6、压力表7;所述压力表7设置在高压水管2上,用于测量管内压力值;所述加压泵1通过高压水管2连接到待测管道8;所述应变片3和所述千分表4设置在待测管道8上,且所述应变片3通过第一连接线31连接到应变仪5,所述千分表4通过第二连接线41连接到应变仪5;所述应变仪5通过第三连接线51连接到终端设备6,并将待测管道8的变形数据上传至终端设备6。具体地,加压泵1通过高压水管2向待测管道8内充水,使待测管道8的内部压力增高。进一步地,所述待测管道8一端设置有进水口81,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82。具体地,待测管道8两端焊有与高压水管2相同螺纹规格的进水口81和出水口82,且在出水口82配有相同螺纹规格的堵塞盖。加压泵1通过高压水管2向待测管道8内充水,使待测管道8空气从出水口82排出,排空空气后,使用该堵塞盖对出水口82进行密封。待测管道8在受到内部水压的作用发生形变;当形变量超过阈值时管道爆破。应变片3和千分表4设置在待测管道8的上,用于测量待测管道8的变形量,终端设备6从应变仪5中读取待测管道8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形数据。根据压力表7的压力值,以及千分表4、应变片3的形变数据,确定待测管道8的极限负载能力。需要说明的是,该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可用于不同规格和类型的压力管道,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而且各个部件之间相互独立,易于拆卸和运输。此外,本申请中的测试数据可在终端设备上进行查看,可远离待测管道,避免测试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状况。进一步地,所述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具有多个应变片3和多个千分表4,用于测量所述待测管道8外壁上多个位置的变形量。应变片3和千分表4在待测管道8上分布如图4至图6所示;图5是千分表4在待测管道8的分布位置图;图6是应变片3在待测管道8上的分布位置图。如图所示,应变片3和千分表4交叉分布在待测管道8上,通过多个应变片3和多个千分表4测量不同位置的形变量,数据更加全面可靠。进一步地,千分表4获取的是待测管道8径向绝对位移,应变片3测量的是待测管道8轴向和环向相对变形量。进一步地,所述管道压力测试装置还具有用于监控测试过程的摄像头10;所述摄像头10通过第四连接线101连接到终端设备6,并将视频数据上传至所述终端设备6。试验人员可通过终端设备6在安全距离以外对观察待测管道8,降低了试验风险。进一步地,所述管道压力测试装置还具有一用于固定待测管道8的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9具有位于上侧位置的上支架91、位于下侧位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包括:加压泵、高压水管、应变片、千分表、应变仪、终端设备、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设置在高压水管上,用于测量管内压力值;所述加压泵通过高压水管连接到待测管道;所述应变片和所述千分表设置在待测管道上,且所述应变片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到应变仪,所述千分表通过第二连接线连接到应变仪;所述应变仪通过第三连接线连接到终端设备,并将待测管道的变形数据上传至终端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包括:加压泵、高压水管、应变片、千分表、应变仪、终端设备、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设置在高压水管上,用于测量管内压力值;所述加压泵通过高压水管连接到待测管道;所述应变片和所述千分表设置在待测管道上,且所述应变片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到应变仪,所述千分表通过第二连接线连接到应变仪;所述应变仪通过第三连接线连接到终端设备,并将待测管道的变形数据上传至终端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压力测试装置还具有用于监控测试过程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通过第四连接线连接到终端设备,并将视频数据上传至所述终端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具有多个应变片和多个千分表,用于测量所述待测管道外壁上多个位置的变形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压力测试装置还具有一用于固定待测管道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具有位于上侧位置的上支架、位于下侧位置的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均为三角形支架,且上支架与下支架通过支撑杆件连接;所述支撑杆件两端分别固定在上支架与下支架三角的位置;所述固定架还具有一固定杆件;所述固定杆件将待测管道限定于上支架与下支架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士毅柳云恺毛剑峰何青辉胡英豪郑家裕郑磊林韩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