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捕获无人机的网捕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79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防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捕获无人机的网捕弹,其包括依序连接的内装捕网的上弹部、内装降落伞的下弹部、由尾翼座及尾翼片所构成的尾翼以及控制与引爆系统,其中所述上弹部包括一圆筒形上弹体,所述圆筒形上弹体内设有一外膛线管,所述捕网设于所述外膛线管内,所述外膛线管的外壁与所述上弹体之间设有捕网旋抛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网捕弹通过无后坐力发射筒以无坐力平衡抛发射的方式能实现微声、微光、微烟的要求,完全满足城市区域对无人机的管控抓捕作业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捕获无人机的网捕弹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搭载于无坐力发射筒,基于平衡抛射原理进行发射的无动力功能型网捕弹。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其在民用、军事领域的应用普及也越来越广泛,但随之而来的是民间的无人机管制以及军事上的以无人机为目标的作战压力也越来越大。由于无人机的管控抓捕作业大多发生在城市区域,因此也对发射系统提出了微声、微光、微烟的要求,而无坐力平衡抛发射的方式恰巧满足这个要求。本专利技术就是基于以上要求而提出的一种搭载于无坐力发射筒的无人机网捕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搭载于无坐力发射筒的无人机网捕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捕获无人机的网捕弹,包括依序连接的内装捕网的上弹部、内装降落伞的下弹部、尾翼以及控制与引爆系统,其中所述上弹部包括一圆筒形上弹体,所述圆筒形上弹体的上端设有风帽,所述上弹体内设有一外膛线管,所述捕网设于所述外膛线管内,所述外膛线管的外壁与所述上弹体之间设有捕网旋抛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网捕弹,其中所述的风帽的下端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上弹体的上端设有内螺纹,所述风帽以其下端外螺纹旋入上弹体上端的内螺纹而与上弹体连接;所述的外膛线管为圆筒形,所述外膛线管的下端外侧设有外螺纹,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圆筒形上弹体下端底部设有中心螺孔,所述外膛线管以其下端外螺纹旋入所述上弹体下端底部中心螺孔而与上弹体固接,且与上弹体内壁之间构成安置捕网旋抛机构的环形容纳室;所述的下弹部设有一下弹体,所述下弹体为外径与所述上弹体外径相等的圆形筒体,其下端敞开并设有内螺纹,其上端为桶底,于所述桶底中心向上设一具中心通孔的凸柱,所述下弹体的圆形筒体的内壁上,直径位置两端设有两条垂直于桶底的走电线槽,所述桶底面上亦设有两条分别连通所述垂直于桶底的走电线槽与凸柱中心通孔的走电线槽;所述凸柱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中心通孔的上端设有螺孔,所述下弹体以其凸柱外螺纹螺固于所述外膛线管的下端内侧的内螺纹而与上弹部连接;所述尾翼设有一尾翼座,所述尾翼座具有一圆盘形底座板,所述圆盘形底座板中心设有中心孔,并立设有中空座柱,所述圆盘形底座板的外侧设有外螺纹及二导电环,所述二导电环分别向中心孔内引入导线,所述尾翼以尾翼座的底座板外螺纹与下弹体下端内螺纹连接而成一体。前述的网捕弹,其中所述圆筒形外膛线管的外壁设有多条沿圆柱均布的螺旋线槽,外膛线管内设一隔板分隔外膛线管成上部捕网室与下部传爆药室,所述外膛线管的上端沿端口设有多个走线槽,所述外膛线管下端传爆药室的圆周侧壁上设有多个过火孔;所述传爆药室设有传爆药,所述传爆药的下面设有传火板,所述传火板的中心设有电引爆器,所述传火板的电引爆器周围设有多个传火孔;所述捕网为正多边形捕网,所述正多边形捕网的顶角均设有捕网拉绳;所述旋抛机构由牵引体、导向柱、托板及抛射药包构成,所述托板为套设于所述外膛线管上的圆环形件,且滑动设于所述环形容纳室内,所述圆环形托板侧面设有与所述外膛线管上的螺旋线槽数等量的螺孔,所述螺孔内设有顶入螺旋槽的导向柱,所述托板的上表面设有数量等于正多边形捕网顶角数的嵌槽,每一个嵌槽均嵌设一牵引体;所述捕网拉绳通过所述外膛线管上端口的走线槽进入捕网旋抛机构容纳室与所述牵引体连接,所述抛射药包是充塞于所述托板下面环形容纳室底部过火孔位置的环形炸药包。前述的网捕弹,其中所述的牵引体的顶部设有一头部有孔的螺钉,所述捕网拉绳通过螺钉头部的孔与所述牵引体固定。前述的网捕弹,其中所述正多边形捕网为正六边形捕网,所述托板上的嵌槽数及牵引体数均为6。前述的网捕弹,其中所述托板上的嵌槽两侧面与槽底面夹角为88°,所述牵引体为圆弧形立板,内外立面为与所述托板的圆环弧度一致的圆弧面,所述圆弧形立板牵引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托板上的嵌槽形状一致的嵌块,所述牵引体以底部嵌块插入所述托板嵌槽而与托板连接。前述的网捕弹,其中所述外膛线管的螺旋线槽数为4。前述的网捕弹,其中所述设于外膛线管的上部捕网室内的捕网上面设有捕网挡板。前述的网捕弹,其中所述的下弹部包括下弹体、伞筒、降落伞、降落伞推板及伞绳固定螺母,所述伞筒为由三块圆弧板拼成的圆管,所述伞筒设于所述下弹体内,所述降落伞置于所述伞筒内,所述降落伞推板设于所述伞筒上部,所述降落伞推板对向降落伞的表面中心设有螺纹凸柱,所述降落伞的伞绳通过伞绳固定螺固定于所述降落伞推板的螺纹凸柱上与降落伞推板连接。前述的网捕弹,其中所述的降落伞推板周边均匀设置有三个支耳,每个支耳侧向固定一可伸缩的弹簧销,所述下弹体内靠近下端也设有沿圆周均布的三个突沿。前述的网捕弹,其中所述的尾翼座上的中空座柱端部沿圆周均匀设有四个翼片座,所述尾翼片通过尾翼轴及扭簧设于所述翼片座上。前述的网捕弹,其中所述的控制与引爆系统包括接收天线、控制器、电池、控制开关、传爆药、电引爆器及抛射药包,所述接收天线、控制器及电池、控制开关均设于所述尾翼座上的中空座柱内,所述电池的正负极用导线通过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电引爆器,所述接收天线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本专利技术基于软杀伤抓捕无人机与安全回收的目的,通过网捕弹的前端抛出抓捕捕网抓捕无人机,与此同时在后端抛出与网捕弹壳体相连的降落降落伞,安全回收被抓捕的无人机以及与捕网相连接的弹体,避免坠落物对地面人员的伤害。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网捕弹通过无后坐力发射筒以无坐力平衡抛发射的方式能实现微声、微光、微烟的要求,完全满足城市区域对无人机的管控抓捕作业的要求。2、本专利技术的网捕弹内部装有提接收天线和控制系统,当地面发射系统检测到所发射的网捕弹到达所要捕捉的无人机上空位置时,立即发出信号引爆该网捕弹。由于外膛线管外表面加工有均布膛线,当托板受到抛射药包爆炸的轴向的推力时,在导向柱与膛线的共同作用下,托板带动牵引体绕外膛线管作旋转运动,使捕网旋转顺利张开,在牵引体重力下落过程中有效捕获目标无人机。4、本专利技术的网捕弹装有降落伞,当无坐力发射筒将网捕弹发射到目标上方区域,网捕弹的前端从发射方向抛出一张旋转展开的捕网的同时网捕弹的后端开仓,发射出降落伞,在捕网接触到目标并将目标牢牢束缚住,使目标失稳与剩余的弹体一同坠落,在坠落的过程中降落伞逐渐充气达到展开姿态,最终使目标与剩余的弹体缓慢降落到地面,完成抓捕回收作业。5、本专利技术的网捕弹,其中风帽与上弹体、外膛线管与上弹体、下弹体与外膛线管、尾翼座与下弹体都采用螺纹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有效的保证各部件的同轴度,有利于外弹道的稳定性。6、本专利技术的网捕弹,其中牵引体与托板的配合面为燕尾结构,可以保证牵引体在网捕弹勤务的过程中牢牢固定在托板上。7、本专利技术的网捕弹,其中装放降落伞的伞筒是由三瓣构成,使降落伞从弹体被推出时能顺利解开对降落伞的束缚以便于伞的正常展开。8、本专利技术的网捕弹,采用尾翼稳定的方式保证网捕弹在空中的飞行稳定性,尾翼片与尾翼座通过尾翼轴连接,尾翼片能够绕尾翼轴在一定角度内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捕获无人机的网捕弹,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连接的内装捕网的上弹部、内装降落伞的下弹部、由尾翼座及尾翼片所构成的尾翼以及控制与引爆系统,其中所述上弹部包括一圆筒形上弹体,所述圆筒形上弹体的上端设有风帽,所述上弹体内设有一外膛线管,所述捕网设于所述外膛线管内,所述外膛线管的外壁与所述上弹体之间设有捕网旋抛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捕获无人机的网捕弹,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连接的内装捕网的上弹部、内装降落伞的下弹部、由尾翼座及尾翼片所构成的尾翼以及控制与引爆系统,其中所述上弹部包括一圆筒形上弹体,所述圆筒形上弹体的上端设有风帽,所述上弹体内设有一外膛线管,所述捕网设于所述外膛线管内,所述外膛线管的外壁与所述上弹体之间设有捕网旋抛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捕获无人机的网捕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帽的下端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上弹体的上端设有内螺纹,所述风帽以其下端外螺纹旋入上弹体上端的内螺纹而与上弹体连接;所述的外膛线管为圆筒形,所述外膛线管的下端外侧设有外螺纹,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圆筒形上弹体下端底部设有中心螺孔,所述外膛线管以其下端外螺纹旋入所述上弹体下端底部中心螺孔而与上弹体固接,且与上弹体内壁之间构成安置捕网旋抛机构的环形容纳室;所述的下弹部设有一下弹体,所述下弹体为外径与所述上弹体外径相等的圆形筒体,其下端敞开并设有内螺纹,其上端为桶底,于所述桶底中心向上设一具中心通孔的凸柱,所述下弹体的圆形筒体的内壁上,直径位置两端设有两条垂直于桶底的走电线槽,所述桶底面上亦设有两条分别连通所述垂直于桶底的走电线槽与凸柱中心通孔的走电线槽;所述凸柱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中心通孔的上端设有螺孔,所述下弹体以其凸柱外螺纹螺固于所述外膛线管的下端内侧的内螺纹而与上弹部连接;所述尾翼设有一尾翼座,所述尾翼座具有一圆盘形底座板,所述圆盘形底座板中心设有中心孔,并立设有中空座柱,所述圆盘形底座板的外侧设有外螺纹及二导电环,所述二导电环分别向中心孔内引入导线,所述尾翼以尾翼座的底座板外螺纹与下弹体下端内螺纹连接而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捕获无人机的网捕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外膛线管的外壁设有多条沿圆柱均布的螺旋线槽,外膛线管内设一隔板分隔外膛线管成上部捕网室与下部传爆药室,所述外膛线管的上端沿端口设有多个走线槽,所述外膛线管下端传爆药室的圆周侧壁上设有多个过火孔;所述传爆药室设有传爆药,所述传爆药的下面设有设有传火板,所述传火板的中心设有电引爆器,所述传火板的电引爆器周围设有多个传火孔;所述捕网为正多边形捕网,所述正多边形捕网的顶角均设有捕网拉绳;所述旋抛机构由牵引体、导向柱、托板及抛射药包构成,所述托板为套设于所述外膛线管上的圆环形件,且滑动设于所述环形容纳室内,所述圆环形托板侧面设有与所述外膛线管上的螺旋线槽数等量的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坤杜忠华杨耀明王德胜胖世铭潘恋刘安博孙永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剑维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